江苏省淮安市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淮安市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
2、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距今4300-4000年左右的山西陶寺遗址中,发现了各种质地的礼器和各类乐器,如陶礼器、玉礼器、漆木礼器、鼍鼓、土鼓、铜铃、陶埙、陶铃、口簧等。大墓里出土的乐器还出现了“三固定现象”:鼍鼓、土鼓、石磬构成的乐器组合是固定的;两个鼍鼓、一个石磬、一个土鼓,乐器数量固定;其在墓中的摆放位置固定。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原始手工业分工细致B.早期的礼乐制度初显C.奴隶制国家已经形成D.阶级的分化不断加强2.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主要反映了当时( )人物内容将军冯邕之妻元氏母义三恪,道著二王,肃穆闺闱
3、,见重君子。长乐长公主元瑛允备,四德无违,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性。乐安郡公主元仲英女节茂于公宫,妇道显于邦国。A.女性教育得到发展 B.女性的自主意识增强C.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D.社会伦理道德儒家化3.下图是唐代江南经济区示意图,对此图分析正确的是( )A.市镇经济空前繁荣B.城市辐射能力大大增强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呈现多中心多层级特点4.大元大一统志是忽必烈下令修纂的全国地理志书,记载了疆域内路府州县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风俗、里至等内容。该志书修纂时,由各行省提供所辖郡邑的图志及各路府州县的沿革,并利用了西域地图,引进了阿拉伯地图制图法。这反映元朝( )A.建立了中原传统影响下的统治
4、秩序 B.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全面发展C.地理志的修纂体例发生了根本变化 D.正式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5.明会典载:“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有故事云: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由此推论,明代( )A.女性婚姻自主已成大势B.理学在民间已不受尊崇C.商品经济冲击封建纲常D.政府对民间管理的式微6.北京中轴线于2024年7月27日申遗成功。该中轴线属于文化遗产中“建筑群”类型,始建于13世纪,成型于16世纪,全长7.8公里。这些
5、遗产构成要素涵盖了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五种不同类型的历史遗存,联系起宏伟庄严的国家礼仪场所和繁华热闹的市井街市。此建筑群的成型和建构主要反映了( )A.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局面B.中华文明宏大丰富的文化价值C.北京拥有完备的基础设施D.北京城市化水平已领先于西方7.有学者认为,研究中国近代史有两个基本点:一是以“近代性”(科学与民主)区分近代史与晚清史;二是把中国近代史当作世界史,这两个点是我们看历史的“眼睛”,它是立体的、全方位的“眼睛”。该学者的研究突出强调了()A唯物史观的科学性B家国情怀的实践性C史料实证的探源性D时空观念
6、的特定性8.1878年,左宗棠上复陈新疆情形折,建议在新疆广设义塾,教授汉文,使民众“略识字义”,“征收所用券票,其户民数目,汉文居中,旁行兼注回字,令户民易晓”。这一建议旨在( )A.改革税收制度 B.改进教育方法 C.增强国家认同 D.引导社会风尚9. 19 世纪 50 年代之前,江苏镇江府土地多集中于地主手中。而到了六七十年代,镇江府“大地主不复存在”,十之八九的土地为耕者所有,1888年后基本集中在小农户手上。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西方列强入侵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太平天国运动 D.土地商品化程度提高10.近代史上的中国以“睡狮”的面貌频繁出现,成为影响国人深远的文化
7、现象。下图是1903年第32期新民丛报的封面,该封面反映了( )A.民众强烈的救国强国愿望B.大众传媒成为介绍西学的主力C.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D.传统知识分子开始放眼看世界11.1912年初,为普及女子的政治学识,培养女子政治能力,中国某些女校专门开设“法政女子课程”,在上海,还出现女子创办的学校如“女子法政学堂”,专为议院成立、女子参政储备法政知识。此种现象折射出该时期( )A.民主革命运动推动社会变迁B.妇女参政推动政党政治建立C.学堂选官符合女子参政需要D.法政知识成为女性教育核心12.陈独秀在创办新青年月刊时,曾表示:“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
8、也”。 而他和李大钊在1918年12月创办的每周评论时则希冀以此周刊来评判现实的政治,以此来消除人们对现实政治的冷漠,促使人们认清世界之大势等。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周刊比月刊更能满足社会需求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C.思想解放已奠定政治变革基础 D.北洋军阀政府践踏了民主制度13.苏维埃政府鼓励私人资本自由投资经营工商业,曾颁布商业法令规定,从白区运往苏区的火柴、洋油、棉花、盐、棉布、线布、医药器具、药品、钢铁、兵工厂原料等物品,在本应缴纳的营业税额基础之上,全部减收半税。这一规定( )A.使人民政府掌握了市场主动权 B.保障了苏区军民基本生活需求 C.使苏区政府赢得了人民的
9、信任 D.有利于苏区政权的巩固和发展14.下表是在华西方人士关于西安事变的部分报道。这些报道( )来源内容英文周报密勒氏评论报张氏此次突然叛变,公然劫持以一身系国家民族安危之领袖,其用心殆不可解,惟不论其动机如何,自解如何,其敢于犯上作乱,实自绝于国人英国记者贝特兰中国第一幕:西安事变秘闻没有共产党员参加这次事件计划的深夜会议,陕北保安的中华苏维埃民主共和国中央政府直到听到委员长被拘留的消息才知道这个计划美国驻华大使詹森在中国的詹森大使致国务院电(南京,1936年12月19日)如果中国政府在没有外界力量帮助的情况下,解决该困局,将会有利于中国声望的提高。但如果蒋介石被处死了,则会不可避免地导致
10、国家陷入分裂状态A.反映美英两国对华外交立场B.丰富了西安事变的多重解读C.表明西方人士关注中国安危D.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5.有学者整理了1938-1945年新华日报“七七事变” 纪念文章,发现其数量变化呈现下图趋势。下图从侧面反映了( )A.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救国的艰难性和曲折性B.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矛盾不可调和C.报刊媒介救国方式从根本上影响了战争走向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减轻了抗战的压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16题13分,第17题12分,第18、19题各15分,共55分。16.(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淮安市 2024 2025 学年 上学 第一次 联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9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