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学案(含答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学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学习目标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1.重点:(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及其历史意义。(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及其对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作用;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2.难点: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内容及其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意义。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工作重点
2、的转移1会议召开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2主要内容(1)思想路线: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2)政治路线: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3)经济总方针:实行改革开放。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提出应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坚决按经济规律办事等。实行对外开放。3历史意义(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开始了从“以阶段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
3、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3)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图解识记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原因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中,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2)措施: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体的责任制。(3)过程1978 年 12 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安徽、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推行联产到组和试行包产到组等责任制。1980 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1980 年 9 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
4、生产责任制的文件,使“包产到户” 、 “包干到户”的责任制迅速推广。1983 年初,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达 93%。(4)意义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开始: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2)内容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任务: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3)结果到 1987 年,全国有 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
5、经营责任制。企业内部实行以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也迅速推进。易错警示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两点误区(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过程(1)设立经济特区背景:1979 年 7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设立:1980 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后来又划定海南岛为经
6、济特区。意义: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2)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概况:1984 年 5 月,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意义: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3)开辟经济开放区:从 1985 年起,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4)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2对外开放格局(1)形成: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2)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7、3)意义: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概念阐释 经济特区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知识网络(教师用书独具) 知识精要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的标志。2.中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 “包产到户” “包干到户”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活力。3.从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到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
8、开发上海浦东,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全面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史料一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用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1983 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相关史实,从农业与市场关系变动的角度分析我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产生的意义。史料解读 1983 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 ,介绍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关键信息:“联产承包责任制” “打破了” “促进”说明了实行联产承包责
9、任制的意义。【提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注重农业的市场导向,发展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史料二 用农民的话来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完成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多剩少全都是自己的” ;农民取得了对农产品的实际支配权。所以说这种办法“责任明确,利益直接,方法简单,群众放心”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还是公有的?史料解读 史料二表明了经营方式和产品分配方式上有所变化。【提示】 家庭联产承包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民 高中历史 必修 专题 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探索 伟大 历史性 转折 学案含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