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琮带有神徽,而殷墟遗址和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琮没有神徽。这说明()A.中华文化有多元一体特点B.玉在生产实践中普遍运用C.神权对政治的影响逐渐衰退D.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2.以“大汉”“皇汉”“圣汉”“强汉”自称的汉代虽然也有边患,但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这反映出汉代()A.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B.具有鲜明文化自信力C.具有发达的农耕文明D.儒家思想是主流思想3.(2024大庆高二检测)顾炎武编修肇域志,密切联系天下利
2、病,生民疾苦。这表明顾炎武()A.改变学术发展方向B.非常注重历史研究C.重建儒家思想体系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补偿训练】论及自己的学术旨趣,顾炎武说:“夫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下后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知,其“学术旨趣”在于()A.无为而治B.经世致用C.再续春秋D.中体西用4.下表是中国近代史上先进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历程。他们探索的共同主题是()代表人物探索方案林则徐、魏源等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曾国藩、李鸿章等师夷之长技以自强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变法孙中山、宋教仁等民主共和陈独秀、李大钊、毛
3、泽东等马克思主义A.民主科学B.救亡图存C.中西并重D.实业救国【补偿训练】可以把新文化运动看作南宋、南明时代的读书人面对异族入侵、国破家亡之际激起的一场场新的思想革命,而西方新思潮的东渐只是为这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材料()A.认为新文化运动以救亡图存为目的B.指出知识分子正式登上近代历史舞台C.消弭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之间差异D.夸大西方对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作用5.(2024临沂高二检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强调,引导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是()A.敬天保民B.与民休息C.崇德尚贤D.天人合一6.(2024驻马店高
4、二检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其中“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诗句,能够体现出的中华文化的内涵主要是()A.自强不息B.和而不同C.崇德尚贤D.家国情怀【深化点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深厚基础,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各民族、各阶层的最大共识,是共同奋斗的坚强纽带,因此,民族复兴离不开文化自觉与自信。7.“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辞海中“小康”的含义有两点:一是指经济比较宽裕;二是指儒家所说的比“大同”社会再低一些的社会。这表明中国的现代化()A.顺应经
5、济全球化历史潮流B.避免了西方资本主义弊病C.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补偿训练】(2024太原高二检测)唐朝贞观年间,政府对外国人入境和中国人出境视为平常,既不担心外国人入境后会喧宾夺主、鸠占鹊巢,也不担心中国人出境后会忘本忘祖、一去不返。这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是()A.本土性B.多样性C.连续性D.凝聚性8.(2024张家口高二检测)下表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部分典籍对周公的记述。这些记述()典籍记述尚书(周公)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墨子昔者周公旦朝读书百篇,夕见漆(七)十士孟子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
6、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A.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诉求B.意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C.讽刺了诸侯国之间的纷争D.反映出儒墨两家实现融合9.研究者通过敦煌文书识别出敦煌20处佛教寺院。据下图可知,唐朝时期当地()A.均田制度遭到破坏B.佛教颇为兴盛C.儒学正统地位动摇D.小农经济发达【补偿训练】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10.(2024沧州高二检测)鲁迅说,魏晋以来,渐译释典,天竺故事亦
7、流传世间,文人喜其颖异,于有意或无意中用之,遂蜕化为国有。这表明魏晋时期()A.佛教已实现了中国本土化B.统治者力促佛道思想融合C.佛教传播影响了文学发展D.儒学复兴已经提上了日程【补偿训练】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为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在中国,佛教()A.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B.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C.与印度早期佛教理论背离D.变成了世俗化的伦理学说11.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华,在中国刊印了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并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这体
8、现出明朝晚期思想文化的特点是()A.承古萌新B.批判总结C.西学东渐D.中体西用【补偿训练】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B.审慎接受外来事物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D.承认西方超越中国12.(2024马鞍山高二检测)20世纪20年代初以梁漱溟、冯友兰等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学派诞生,他们主张“援西学入儒”“儒化、华化西洋文化”,用儒学来会通消融西学。该主张意在()A.强调传统儒学的重要性B.表明了传统制度的重要C.全盘否定西方思想文化D
9、.重塑民族文化的新系统【补偿训练】(2024洛阳高二检测)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抨击封建思想,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这些新思想()A.丰富了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B.开始突破传统夷夏观念束缚C.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D.表明追求民主成为社会共识13.下图为韩国景福宫思政殿,中国古代诗经中有“君子万年,介尔景福”的诗句,此宫由此而得名,建筑风格酷似中国北京紫禁城的宫苑。据此可知,古代朝鲜半岛()A.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B.建筑技术的重大突破C.高丽王朝的国力强盛D.继承儒学的正统思想14.(2024南昌高二检测)18世纪的日本画家以“五常”(仁、
10、义、礼、智、信)为主题绘制了一系列浮世绘。下图所示为其中之一,展现了一个年纪略长的女子,手把手地教年幼的小姑娘写字的场景。这反映了当时日本()A.女性的社会地位较高B.儒学伦理的社会影响C.科举制带动向学风气D.天皇推动了文化专制15.史载,仅在永乐年间,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东南亚及非洲国家使节来华共三百余次;其中有三位国王访问中国期间病逝,根据其遗嘱,明政府按照亲王的礼仪将其厚葬于中国。这反映出()A.明朝政府长期推行对外开放政策B.中华文明对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C.朝贡贸易促进了明朝的经济发展D.郑和下西洋为明朝带来持续繁荣16.明末清初,欧洲传教士不仅在中国传教并介绍西方科技知识,也将中国文
11、化介绍到西方,用拉丁文翻译了“四书” “五经”等著作。多位启蒙思想家曾从儒家经书译本中汲取思想因素。17-18世纪,“中国热”在欧洲持续长达百年。这表明()A.西学东渐成为时代潮流B.文明互鉴推动华夏认同C.中西之间双向文化交流D.西方科技知识广泛传播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大题,共52分)17.(14分)(2024济南高二检测)宋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表现出的独特气质,被称为宋韵文化。在时人及今人的文献中均能觅得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宋韵文化,薪火相传序号引文出处甲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然天下久安,则政必有弊者,三王所不能免富弼范文正公仲淹墓志
12、铭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横渠语录治天下,蔽以一言,曰公而已,朕(宋高宗)亦安得而私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丙宋神宗赵顼:“东南利国之大,舶商亦居其一焉。昔钱(指吴越政权)、刘(指南汉政权)窃据浙、广,内足自富,外足抗中国者,亦由笼海商得术也。”黄以周等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中经杭州湾和福州、漳州、泉州金三角,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生贸易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1)试举两例宋韵文化的其他研究角度,并加以说明。(6分)(2)以宋韵文化为切口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何典型性?(8分)18.(12分)(20
13、24东莞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产生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纪念戊戌变法一百周年根据材料并结
14、合中国史相关知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19.(12分)(2024临沂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明互鉴材料一材料二中国文化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汲取营养,先后融合了多种外来文化。中国文化系统或以外来文化作补充,或以外来文化作强壮剂,使整个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结合材料一中外来文化传入中国的史实说明材料二的观点。20.(14分)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确立了研究课题“中华文化与世界”,但课题组还面临一系列任务,请帮其完成。(1)请围绕主课题“中华文化与世界”,确立两个子课题。(4分)(2)如果以“中华传统文化
15、对东亚文化的影响”为研究子课题,请确立观点,选择两个视角结合史实对其说明。(8分)(3) 指出上述课题研究需要哪些研究途径。(2分)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测试卷教师版(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琮带有神徽,而殷墟遗址和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琮没有神徽。这说明()A.中华文化有多元一体特点B.玉在生产实践中普遍运用C.神权对政治的影响逐渐衰退D.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无论是良渚遗址还是殷墟遗址或者是三星堆遗址,都有玉琮出土,说明中华文化具有一体性,而它们的区别是有无神徽,这反映了中
16、华文化的多元化,故选A。玉琮是古人用于祭祀的器物,与生产实践无关,排除B;“神权对政治的影响逐渐衰退”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D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2.以“大汉”“皇汉”“圣汉”“强汉”自称的汉代虽然也有边患,但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这反映出汉代()A.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B.具有鲜明文化自信力C.具有发达的农耕文明D.儒家思想是主流思想【解析】选B。材料中的“大”“圣”“强”以及“自信心”都指向了文化自信力,故选B。汉朝有边患,“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说法错误,排除A;发达的农耕文明是材料所反映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并不是材料反映的内容,排除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与材料无关,排除D
17、。3.(2024大庆高二检测)顾炎武编修肇域志,密切联系天下利病,生民疾苦。这表明顾炎武()A.改变学术发展方向B.非常注重历史研究C.重建儒家思想体系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解析】选D。据材料“密切联系天下利病,生民疾苦”可得出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思想,故选D。顾炎武的主张对当时影响有限,并未改变学术发展方向,也没能重建儒家思想体系,排除A、C;顾炎武并不是单纯为了历史研究,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排除B。【补偿训练】论及自己的学术旨趣,顾炎武说:“夫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下后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
18、可知,其“学术旨趣”在于()A.无为而治B.经世致用C.再续春秋D.中体西用【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顾炎武反对空谈,注重实学,提倡经世致用,故选B。A是道家的思想主张,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经世致用思想,而非再续春秋,排除C;D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排除。4.下表是中国近代史上先进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历程。他们探索的共同主题是()代表人物探索方案林则徐、魏源等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曾国藩、李鸿章等师夷之长技以自强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变法孙中山、宋教仁等民主共和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A.民主科学B.救亡图存C.中西并重D.实业救国【解析】选B。由表格中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马克思主义”的探
19、索历程可知,近代先进国人的探索历程都围绕救亡图存这一主题,故选B。民主科学、中西并重和实业救国都不能全面体现表格内容,排除A、C、D。【补偿训练】可以把新文化运动看作南宋、南明时代的读书人面对异族入侵、国破家亡之际激起的一场场新的思想革命,而西方新思潮的东渐只是为这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材料()A.认为新文化运动以救亡图存为目的B.指出知识分子正式登上近代历史舞台C.消弭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之间差异D.夸大西方对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作用【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新文化运动是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发生的,即以救亡图存为目的,故选A。材料主要论述新文化运动的目的和背景,而不是其运动
20、主体,排除B;材料没有强调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之间的关系和差异,排除C;西方新思潮的传播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这并未夸大西方对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作用,排除D。5.(2024临沂高二检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强调,引导人们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是()A.敬天保民B.与民休息C.崇德尚贤D.天人合一【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故选D。材料只涉及人们如何对待“自然”,不涉及如何对待“民”,也不涉及“崇德尚贤”,排除A、B、C。6.(2024驻马店高二检
21、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其中“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诗句,能够体现出的中华文化的内涵主要是()A.自强不息B.和而不同C.崇德尚贤D.家国情怀【解析】选D。据“一寸丹心图报国”“苟利国家生死以”等信息可知,材料中的诗句都体现了对国家的责任心,是家国情怀的表现,故选D。材料没有体现自强不息、和而不同和崇德尚贤的内涵,排除A、B、C。【深化点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深厚基础,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各民族、各阶层的最大共识,是共同奋斗的坚强纽带,因此,民族复兴离不开文化自觉
22、与自信。7.“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辞海中“小康”的含义有两点:一是指经济比较宽裕;二是指儒家所说的比“大同”社会再低一些的社会。这表明中国的现代化()A.顺应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B.避免了西方资本主义弊病C.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析】选C。从材料中的“小康社会”的含义二是指儒家所说的比“大同”社会再低一些的社会可知其内涵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选C。材料并未涉及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排除A;材料强调古为今用,而非辩证审视西方文化,排除B; 材料并未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排除D。【补偿训练】(2024太原高二检测)唐朝贞观年间,政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统编 高中历史 选择性 必修 第一 单元 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 测试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59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