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地理(含答案)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地理(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地理(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10月月考试卷地理考生注意: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一轮复习(至地球上的水及其运动)。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4年暑假,某校地理研学小组对安徽省金寨县某区域进行考察。下图是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1. 研学小组
2、在图示区域最高点进行观察()A. 能看到甲处有车辆行驶B. 能看到乙处有人划船C. 能看到丙处有人在攀岩D. 能看到丁处有人在爬山2. 图中过境省道选线的主要理由是()A. 海拔低,沿河谷伸展B. 避开断崖,减少地震C. 起伏小,尽量为直线D. 不跨河,减少工程投入3. 过境省道在图示路段,路面的最大高差可能是()A. 18米B. 28米C. 38米D. 48米地表净辐射是地表通过短波、长波辐射得到的净能量,大致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与地面辐射之间的差额。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地表净辐射年内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4. 图中表示省份分别是()A河南、黑龙江、湖南B. 湖南
3、、河南、黑龙江C. 黑龙江、湖南、河南D. 黑龙江、河南、湖南5. 56月,省地表净辐射减少原因是()A. 地面辐射增强B. 大气逆辐射减弱C. 天空云量增多D. 白昼时间变短如图为哈尔滨(45N,125E)某小区圆形小广场照片,该日天气晴好,拍摄时体育健身器材立柱影长与立柱高度接近,拍摄时间为上午9:2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该时的太阳高度角约为( )A. 20B. 30C. 45D. 657. 稍后,从图示角度观察体育器材立柱影子长短变化以及移动方向分别是( )A. 变短、向右B. 变长、向左C. 变短、向左D. 变长、向右2023年10月4日21点53分,随着超强台风“小犬”的靠近,
4、兰屿岛出现95.2米/秒的极端风速(三倍于12级风),刷新台湾省气象观测风力的纪录。下图为当时兰屿岛及其附近海域的风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8. 丙地与丁地的风向不同主要是由于()A. 等压线疏密B. 地形阻挡C. 气压差异D. 地转偏向力9. 推测当时风力最大的地点及依据是()A. 甲点,海面摩擦力小B. 乙点,位于台风中心C. 丙点,地形平坦开阔D. 丁点,狭管效应显著2024年6月,我国江淮流域自南向北进入梅雨期。梅雨具有显著的年际和代际变化,常导致江淮流域旱涝灾害,因此对于梅雨过程的监测和统计十分重要。一般将江淮流域分为江淮区、长江中下游区和江南区三个子区。下图为长江中下游子区2000
5、-2020年梅雨部分指标的统计数据图。完成下面小题。10. 与梅雨期长度的年际变化关联度最小的因素是()A. 盛行西风B. 地形地势C. 洋流因素D. 季风环流11. 2024年7月上旬,长江中下游子区进入降雨间歇期,同时江淮子区迎来降雨。此次降雨间歇期的主要成因是()A. 西太平洋副高暂时北进B. 西太平洋水汽来源减少C. 西太平洋副高暂时南退D. 西太平洋水汽来源增多森林拦蓄洪水的作用是有条件的,降雨的强度与历时、土壤前期含水量、枯枝落叶层含水量的饱和程度、地形地貌等条件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森林的削洪作用。下图为影响河流水文的因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 森林拦蓄洪水作用主要影响水循环环
6、节是()A. 水汽输送B. 降水C. 植物蒸腾D. 下渗13. 森林可以调节洪水发生过程,连续性降水量过大时,森林与洪水径流的关系是()A. 削减洪峰流量B. 延长洪峰持续时间C. 调节功能丧失D. 缩短洪峰持续时间在全球气候系统中,海气相互作用在形成和调节天气模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作为太平洋赤道海域的海温异常,能够显著影响全球的天气模式。这些现象不仅影响海洋温度,还通过改变大气的压力模式和风场分布,进而影响降水模式和产生极端天气事件。完成下面小题。14. 厄尔尼诺年直接影响印度和东南亚的降雨模式变化,主要是因为厄尔尼诺现象()A. 加强赤道附近的西风B. 削弱亚洲季风系
7、统C. 强化北大西洋涛动D. 降低北太平洋高压强度15. 厄尔尼诺现象期间,最可能引发()A. 南美洲西岸的洪水B. 澳大利亚的洪水C. 北美洲西岸的极端寒冷D. 南亚地区的寒潮16. 推测拉尼娜现象期间,降水明显增多的国家是()A. 尼日利亚B. 希腊C. 孟加拉国D. 巴西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某科技公司研发制造的“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用于路灯照明。该设备的太阳能电池板可随太阳升落的轨迹进行上下、左右“追日”旋转,保证电池板以最佳角度朝向太阳,提高太阳能利用率。下图为“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示意图。材料二2024年6月20日,北
8、京天气晴,气温2635。该市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10位同学于10:00到校园楼顶阳光房讨论研学方案。值班老师已经在8:00开启了空调制冷模式。同学们感到非常热,开着空调仍然越来越热,同学们对此展开了讨论。下图为校园楼顶阳光房示意图。(1)材料一中,若该设备在北京和上海(31N,121E)使用,仅考虑昼夜长短状况,分析一年中两地路灯开启时刻的差异。(2)指出二至日正午北京太阳能电池板与地面夹角的大小,并说明一年中正午夹角的变化特征。(3)从地球运动角度,分析同学们感觉楼顶阳光房开着空调仍然越来越热的原因。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云顶温度能够决定水成物的初始相态,若云顶温度低于一10,
9、水成物初始相态为固态,相反,云顶温度大于一10且小于0则为过冷水。研究表明云顶温度、暖层(大于0的逆温层)和次冻结层(小于0的冷层)的强度和厚度均是冻雨形成的关键气象因子。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和云顶温度,提出了冻雨形成两种机制,“冰相机制”和“过冷暖雨机制”。冷暖气团交汇有利于冻雨的形成。下图示意冻雨形成的“冰相机制”(a)和“过冷暖雨机制”(b)。(1)简述两种冻雨形成机制中的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异同特征。(2)分析“冰相机制”冻雨的形成过程。(3)简述冻雨形成的必要大气温度条件。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水中两种性质不同的水体在相互接触时,密度越相近越容易相互扩散。如果水体密度相
10、差较大,就会在接触面形成一个狭窄的过渡带,称其为“海洋锋”。北欧海是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最主要的海洋通道,大西洋水和极地水在北欧海中部相遇,形成北欧海海洋锋(如下图),其强弱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两支水流相遇后下沉,形成深层水向南输送,并逐渐进入全球深层洋流系统。(1)简述北欧海海洋锋存在的条件,并分析下沉水流的性质。(2)推测北欧海海洋锋最显著月份(6月、9月、12月选一个)并分析原因。(3)简析海洋锋所在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10月月考试卷地理考生注意: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
11、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一轮复习(至地球上的水及其运动)。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4年暑假,某校地理研学小组对安徽省金寨县某区域进行考察。下图是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1. 研学小组在图示区域最高点进行观察()A. 能看到甲处有车辆行驶B. 能看到乙处有人在划船C. 能看到丙处有人在攀岩D. 能看到丁处有人在爬山2. 图中过境省道选线的主要理由是()
12、A. 海拔低,沿河谷伸展B. 避开断崖,减少地震C. 起伏小,尽量为直线D. 不跨河,减少工程投入3. 过境省道在图示路段,路面的最大高差可能是()A. 18米B. 28米C. 38米D. 48米【答案】1. B 2. C 3. A【解析】【1题详解】由图可知,图示区域最高点为丙处陡崖西边的山峰,最高点到乙处河流中间等高线上密下疏,先陡坡后缓坡,为一个凹坡,可以通视,B正确;最高点和甲处中间被山脊阻挡,看不到行驶的车辆,A错误;最高点和丙处有陡崖,不能通视,C错误;最高点和丁之间有山峰阻挡,不能看到丁处有人在爬山,D错误。故选B。【2题详解】图中过境省道经过的地区等高线数值小且稀疏,地势起伏较
13、小,因此没有沿等高线修建,线路平直,C正确;过境省道穿过河流,没有沿河谷伸展,A错误;避开断崖是为了避免崩塌、落石,并不是为了减少地震,B错误;过境省道跨越了河流,需修建桥梁,工程投入大,D错误。故选C。【3题详解】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计算图中过境省道最高处海拔为40米H高50米,最低处为30米H低40米之间,相对高度为0米H20米,因此四个选项中路面的最大高差可能是18m,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两点之间能否通视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两点间有无山脊 阻挡,无山脊阻挡则可以通视;二是看两点间是凸坡还是凹坡。若等高线上密下疏,则坡度 上陡下缓,为一个凹坡,可以通视
14、。若等高线上疏下密,则坡度上缓下陡,为一个凸坡,不能通视。地表净辐射是地表通过短波、长波辐射得到的净能量,大致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与地面辐射之间的差额。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地表净辐射年内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4. 图中表示的省份分别是()A. 河南、黑龙江、湖南B. 湖南、河南、黑龙江C. 黑龙江、湖南、河南D. 黑龙江、河南、湖南5. 56月,省地表净辐射减少的原因是()A. 地面辐射增强B. 大气逆辐射减弱C. 天空云量增多D. 白昼时间变短【答案】4. D 5. C【解析】【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地表净辐射=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地面获得的
15、太阳辐射总量是影响地表净辐射的主导因素。读图可知,地年内地表净辐射变化最大,说明地年内太阳辐射变化最大,即地纬度最高,依据选项可知,为黑龙江;和相比,大部分时间地表净辐射较更小,说明从总体来看获得的太阳辐射较更少,故的纬度较更高,结合选项可知,为河南、为湖南。综上所述,D正确,排除ABC。故选D。【5题详解】由上一题可知,省为湖南省,地表净辐射较小的原因是太阳辐射弱或是地面辐射强,再结合时间“5、6月份”可判断,湖南省在5、6月份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处于梅雨季节,降水较多,天空云量增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地表净辐射较小,C正确;降水较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地面辐射也随之减
16、弱,A错误;降水较多,云量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B错误;5-6月,直射点先北移再南移,白昼时间先变长至最长再变短,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辐射的强弱主要受纬度(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海拔、天气及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如图为哈尔滨(45N,125E)某小区圆形小广场照片,该日天气晴好,拍摄时体育健身器材立柱影长与立柱高度接近,拍摄时间为上午9:2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该时的太阳高度角约为( )A. 20B. 30C. 45D. 657. 稍后,从图示角度观察体育器材立柱影子长短变化以及移动方向分别是( )A. 变短、向右B. 变长、向左C. 变短、向左D. 变长、向右【答案】6. C 7.
17、 C【解析】【6题详解】太阳高度为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根据材料可知,此时体育健身器材立柱影长与立柱高度接近,所以太阳高度角约为45,C正确,ABD错误,故选C。【7题详解】根据时间和影子的方位,可知现在拍摄方向偏东,右侧为南。稍后,太阳高度角增大,影长应变短,BD错误;面向太阳,太阳的移动方向应向右(顺时针),影子方位与太阳方位相反,所以目视方向影子转向左(以拍摄者为参考),C正确,A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高度角为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可以通过测量物体影长的方法间接测量太阳高度角,如果物体影长与物体的高度相等,则表明太阳高度角约为45。2023年10月4日21点53分,随着超强台风“小
18、犬”的靠近,兰屿岛出现952米/秒的极端风速(三倍于12级风),刷新台湾省气象观测风力的纪录。下图为当时兰屿岛及其附近海域的风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8. 丙地与丁地的风向不同主要是由于()A. 等压线疏密B. 地形阻挡C. 气压差异D. 地转偏向力9. 推测当时风力最大的地点及依据是()A. 甲点,海面摩擦力小B. 乙点,位于台风中心C. 丙点,地形平坦开阔D. 丁点,狭管效应显著【答案】8. B 9. D【解析】【8题详解】据图分析,丙地与丁地位于岛屿的不同位置,丙处风向来自海洋,受地形阻挡较小,丁处位于两山之间,受两侧山地阻挡较大,故地形对风的阻挡作用使得不同位置风向出现差异,B正确;等
19、压线疏密主要影响风力大小,A错;气压差异会影响风的方向,但不是丙地与丁地风向不同的主要原因;地转偏向力主要影响风的偏转方向,不是造成两地风向不同的主要因素,C、D错,故此题选B。 【9题详解】甲点在海面,海面摩擦力小会使风力相对较大,仅摩擦力小这一因素,其风力增强的程度有限,A错;距台风中心近不一定风力最大,通常台风中心附近有时会是风平浪静的区域,被称为台风眼,而在台风眼外围的眼墙附近区域风力才较大,B错;丙点地形平坦开阔对风力有一定影响,风在平坦开阔的地区受到的阻碍较小,但这种情况下风力的增大程度不如狭管效应显著,C错;丁点位于两山之间的狭窄通道处,狭管效应会使流通过狭窄通道时加速,风速被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绥化市 绥棱县 2024 2025 学年 上学 10 月月 考试卷 地理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60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