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模拟卷五四制通用(原卷+详解详释)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统编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模拟卷五四制通用(原卷+详解详释)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统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模拟卷五四制通用(原卷+详解详释)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统编版(2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2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0分)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希望陪着残疾的孩子到北海公园去欣赏菊花:黄色的花_,白色的花_,紫红色的花热烈而_,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_。散步中父亲担负责任,兼顾家里老小的意愿,最终选择了小路: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散文诗二首中孩子天真孝顺,或化作金色花逗笑母亲,或偎依在母亲身边A赏雨中莲花,感悟B心中的雨点来了C除了母亲,谁是孩子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D这些文本都从不同角度书写
2、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只要【甲】,【乙】,【丙】,那么才可以加重我们对亲情的感悟和理解,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及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泼泼洒洒(b) B水波粼粼(ln) C偎依 D荫蔽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希望陪着残疾的孩子到北海公园去欣赏菊花:黄色的花_,白色的花_,紫红色的花热烈而_,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_。A淡定高贵深沉烂漫 B淡雅高洁烂漫深沉C淡雅高洁深沉烂漫 D淡定高贵烂漫深沉3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散文诗二首中孩子天真孝顺,或化作金色花逗笑母亲,或偎依在母亲身边A赏雨中莲花,感悟B
3、心中的雨点来了C除了母亲,谁是孩子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DA。B:C。D?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那么才可以加重我们对亲情的感悟和理解,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A就可以丰富对我们亲情的感悟和理解,加大对我们的情感体验。B那么才可以丰富对我们亲情的感悟和理解,加大我们的情感体验。C那么才可以加大我们对亲情的感悟和理解,丰富对我们的情感体验。D就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悟和理解,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5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甲】,【乙】,【丙】处,正确的一项是()并在感知整体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在朗读的时候把握感情基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ABCD6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8分)观沧海中诗
4、人借“ , ”在动静相衬间描绘出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两句选取两种富有季节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江春入旧年”借朝阳出海表现时光匆匆、光阴荏苒;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断肠人在天涯”借黄昏之景烘托天涯游子肝肠寸断的思乡之情;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 ”描绘凄神寒骨的边城夜色,表现诗人内心的凄凉。论语为政中揭示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思而不学则殆。7.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编写英烈图册的小任务。(6分)【材料一】英烈形象目录【材料二】红梅赞歌词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
5、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新春来(1)请仿照材料一中的题目,结合你读过的英雄故事,补充一个题目。(2分)(2)读材料二红梅赞的歌词,想想红梅与英雄的相似之处,代编者写出在图册选编这首歌词的两个理由。(4分)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6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5分)蓟北旅思唐张籍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注释】蓟(j):州名,在今天津市蓟县以北地区。白苎(zh)词:指白苎舞歌,它是一首吴声歌曲。客亭:即离亭,是行者出发,
6、居者送别之所。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以叠字领起,使人触摸到诗人急切而又失望、惆怅的感情脉搏。B诗首联落笔自身,侧重现在;颔联重点写身外,侧重过去。C颈联写出了诗人只能孤寂地向自己倾诉无限愁怀的孤寂与悲凉。D尾联借助送行者的折柳,写出来南归行人之多和诗人归家之乐。9诗歌以“独语”极尽失意人的懑顿和愁绪之状,请结合诗歌谈谈诗人为何“多愁”?(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
7、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选自论语十二章)【乙】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此何惧?”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选自论语颜渊)【注释】司马牛,相传为宋国大夫桓魋(tu)的弟弟。传说他的哥哥桓魋参与宋国叛乱,失败后逃跑,司马牛也被迫离宋逃亡到鲁。10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1)学而时习之时: (2)内省不疚
8、省: (3)我独亡 亡: 11请用“/”给画波浪线句断句,限断两处。(2分)商 闻 之 矣 死 生 有 命 富 贵 在 天1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13刚刚开启全新的初中生活,或许也有同学正困扰于暂时没有结交到新的“兄弟朋友”。结合【甲】【乙】选文,说说你将如何劝导有类似困扰的同学。(4分)(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8分)材料一近年来,不少人喜欢晒小时候的老课本,而装入山川美景的“语文课本封面”,则是用另一种方式唤醒藏在课本里的记忆。有网友如此说:“一不小心拍到语文课本封面后,才让我发现,语文课本早就在学
9、生时代带我行了万里路,但当时只忙着埋头苦读,刷题赶路,还来不及细细品味,如今亲眼看过了祖国不少美景,才更体会到了语文的浪漫。”去年暑假,“跟着课本去旅游”的旅行方式悄然兴起,不少家长带孩子奔赴全国各地,实地感受课本里描述的山川美景、文化古迹。很多中小学课本中描绘的或优美或壮阔的场景,展现着祖国各地颇具特色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实际上,祖国大地上的山川美景、文化古迹数不胜数,都配得上“框”进语文课本封面,或被写进课本。网友除了自制“语文课本封面”,还延伸到自制“历史课本封面”“地理课本封面”等,这一自发的网络创作活动展现出网友对家乡、对祖国山川美景的热爱。有的还把山川美景的静态照片配上音乐,剪辑出会
10、动的“语文书”。这样的创意表达方式迎合了年轻人的口味。(摘编自装入山川美景的“语文课本封面”何以刷屏)材料二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下册课本封面与网络版语文课本封面:材料三最近,“教育闭环”话题引起讨论。所谓教育闭环,是指学生时代背过的、读过的文章、古诗词,彼时不明何意只能死记硬背,长大后却在某个瞬间明白了其中含义,有了更深切的现实感悟。也就是说,在你拥有阅历的那一刻,教育提前教授给你的思想,会立马使你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对此,不少网友纷纷感慨:“就像你在学生时代贪玩时射出的一个弹珠,许多年后,终于狠狠击中了此时此地的你,教育此时才完成闭环。”其实教育无所谓是否“闭环”。世事洞明皆学问。知识不止存在
11、于课本里,教育不止框限于教室内,学习不止停留于校园中。教育不是一个环,而是一条与生命同长的射线。因为,学习知识只是第一步,真正的理解和运用需要时间躬行不辍。当我们进入社会后,有了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的历练,才能真正读懂其背后的含义,此时,知识像是射向远方的光,会照亮你我脚下的路。(摘编自语文课本里的人生,需要躬行不辍才能读懂)14对上面三则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材料一中的画线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材料三中提到的“教育闭环”话题。B网友们自发创作网络课本封面,体现出他们对家乡、对祖国山川美景的热爱。C“教育闭环”就是指在长大拥有阅历后的某个瞬间,突然对年少时所读过的诗文有了更深的理
12、解和感悟。D“知识不止存在于课本里,教育不止框限于教室内,学习不止停留于校园中”,所以学校的教育并不是真正的教育。15装入山川美景的“语文课本封面”何以刷屏?请根据材料一概括作答。(3分)16有同学看到网络上各具特色的语文课本封面后,认为网络版语文课本封面比现在使用的部编版语文课本封面更好,你怎样看待?请结合材料二说说你的观点。(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3分)版纳,在黎明中醒来陈朝慧在群山的怀抱里,景洪的梦很香。澜沧江像一个提着裙裾的少女,她把脚步放得很轻很轻。苗条的槟榔树捧着一个弯弯的月亮。一失手跌进了江心。景洪从甜睡中醒了,用风的手臂揉着孔雀湖惺忪的眼睛。街道上的两排
13、油棕树,像两行对仗整齐的诗,未灭的街灯给它打上了发光的标点,可淡淡的薄雾偏要渲染朦胧的意境,微风只好悄悄地透露主题。挑着竹箩的龙因(姑娘)从晨雾里走了出来,像从帷幕的后面走上舞台。她的竹箩里装的是什么?她走过的旅程坎坷吗?这我不知道。但她的眼神是幸福的,微笑是甜蜜的。她的竹箩里,尚未褪尽的夜色盖着一缕晨光色彩从街上流过,花香在街上飘溢。小和尚那金黄色的袈裟又给这黎明添了一笔古老的神秘。早班的汽车启动了,待航的汽轮鸣笛了。车轮在转,独木舟在摇。火红的朝阳是黎明城金子的车轮,一轱辘从山那边滚了过来。黎明城,从一个黎明驶向又一个黎明葫芦岛,你是大森林失落了的一个梦。时钟花在这里开了又谢,神秘果在这里
14、落了又结。美丽的鲜花不认识自己的名姓,参天的古木不知道自己的年龄。这里,藤蔓捆死了岁月,静寂凝固了生命。多少年月无端地消逝了,谁也不知道这葫芦里装的什么秘密。望天树呆呆地望着发蓝的天空。终于有那么一天,一匹马驮着一个植物学家,驮着他绿色的理想来到这里。他智慧的眼睛被龙血树点亮了,他的思想在美登木上发芽了。植物王国第一次引爆了他的狂欢,他找到了他寻觅多年的梦。当这儿的秘密一个又一个地被揭破,在祖国植物学研究的天平上,葫芦岛成了一个有分量的砝码。如今,虽然他已经长眠在这里了,也只有这儿的沃土才有资格陪伴他的灵魂,但深夜研究所那不灭的灯光里,他的生命依旧在燃烧。看萝芙木那不断新生的幼芽吧,那不是这个
15、老植物学家还在不断探索、不断奋进吗?罗梭江,你光着脚丫从原始森林里走了出来。你奔腾,跳跃,你有过粗犷的野性。可当你一头扑进小勐仑的怀抱里,你却变得恬静而温柔了。你静静地流着,把焦躁和喧嚣都留在深山峡谷里了。你把葫芦岛接在怀里,你偎依着它,爱的甜蜜醉了你。雾里看你,你像梦。梦里见你,你是虹。罗梭江,你是美的结晶呀!你是会歌唱的彩霞,你是流淌着的柔云,你是无数小溪流弹奏出来的和声,你是松针上滴落的诗韵。你载着傣家人的独木舟,像载着半边月亮。在通往竹楼的小路上,傣族姑娘的竹扁担颤悠悠的,我听见你在她的瓦罐里甜甜地唱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交代了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并
16、借助“捧”“跌”“揉”这一系列动词,引出破晓时分苏醒的西双版纳。B作者按顺序写了“醒来的景洪全景”“罗梭江奔腾的江水”“葫芦岛植物研究所”三个景致。C本文有着诗一样的语言,作者借助多种修辞,勾勒出西双版纳神奇、灵动的意境。D情感在写景、叙事、写人时常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本文就是一篇以情感为主线的散文。18做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批注角度有赏词语、辨修辞、谈感悟、作评价等。请任选一个角度批注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19文章标题“版纳,在黎明中醒来”意蕴丰富,分析其妙处。(4分)20作者在文中大量使用了第二人称“你”来行文,让人想到刘湛秋雨的四季中最后一段的内容,请结合两文,试分析第二人称写
17、作的作用。(3分)【链接材料】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跃,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雨的四季节选)(五)名著阅读。(7分)21阅读朝花夕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有关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迅原名周树人,“鲁迅”是其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用的笔名。B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C朝花
18、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原名为旧事重提。D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共十篇,真实生动地叙写了他青少年时的生活经历,蕴含着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2)有人这样评价朝花夕拾:“一方面以儿童的视角追忆往昔,一方面又以成人的眼光审视过去”。如:狗猫鼠这篇文章中,一方面以儿童的视角追忆童年时期“我”饲养的小隐鼠遭受摧残的经历,交代了“我”讨厌猫的原因;另一方面又以成人的眼光加以审视,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以及对当权者的讽刺和憎恨。请从五猖会无常两篇文章中任选一篇,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第三部分 写作(50分)22阅读下
19、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一: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习近平材料二:长大不仅意味着独立,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懂得感恩,尊重法制,强调担当,年轻的心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民日报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500600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2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0分)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模拟卷 五四制通用原卷+详解详释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统编版 年级 语文 上册 期中 模拟 五四 通用 详解 2024 2025 学年 第一 学期 统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60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