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4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第一课 第一框 问题清单一、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和两大基本规律 教材P66中的第一、二段1.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和两大基本规律2.生产力的三要素,主要标志是什么;生产关系的三要素,其中决定因素是什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3.经济基础的含义;上层建筑的含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4.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准是什么?二、原始社会 教材P1-3页1.地位 2.原始社会的生产力状况 3.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4.原始社会的组织单位和管理方式(上层建筑)5.原始社会的解体过
2、程或私有制确立:时间、原因、过程三、奴隶社会 教材P3-4页1.阶级的产生和含义 2.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特点 3.奴隶社会主要阶级和主要矛盾 4.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国家的含义 5.奴隶社会的评价(或生产力状况)四、封建社会 教材P5-61.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2.封建社会生产力的状况3.地主阶级维护统治的手段(封建制国家的特点)4.封建社会的两个基本阶级和主要矛盾五、资本主义社会 教材P7-111.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2.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建立必须具备的条件?3.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基本特征;(2)主要表现;(3)原因:直接、根本5.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
3、要矛盾6.资本主义发展趋势及原因?具体背诵内容:一、人类的社会两大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 结合教材P66第1、2段1.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2.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3.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将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生产力: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
4、标志。2.生产关系:内容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配制度。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即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它两个方面。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经济基础。2.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以及与之相应的政治法律机构、制度、组织和设施等。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上层建筑对经济
5、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四、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资料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对象。五、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准是什么?一种社会形态替代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志,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
6、演进(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1.原始社会(1)地位: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级阶段。(2)生产力状况: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工具:石器发展阶段:旧石器时代:大部分时间处于旧石器时代,采集天然食物。 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生产者。那些得益于畜牧农耕而使人类实现了定居的地方,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3)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特点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人与人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产品分配)(4)原始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和管理方式(上层建筑):基本单位、制度、管理、发展在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
7、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在氏族制度下,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到了原始社会晚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注:氏族长和军事首领由氏族议事会民主选举产生,没有任何特权,管理没有强制手段。氏族内部没有压迫现象。(5)原始社会解体原因: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逐渐盛行。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贫富分化的
8、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解体了。(解体过程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劳动代替共同劳动生产工具和牲畜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土地变成私有财产私有制确立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原始社会解体。)2.奴隶社会(1)奴隶社会的产生(阶级的产生和含义)阶级的产生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逐渐形成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前者处于剥削者的地位,后者处于被剥削者的地位。阶级的含义: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2)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的全
9、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3)奴隶制社会的两大阶级和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4)奴隶制社会的发展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利益,镇压奴隶的反抗,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一一奴隶制国家产生了。国家的产生、本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5)对奴隶制社会的评价: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奴隶社会历史进步性)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
10、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是历史的进步。(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文字的出现。)思考:存在剥削的奴隶社会代替无剥削的原始社会,是否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什么?(背诵)提示:是一种社会形态替代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志,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如果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则是历史的进步;如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则是历史的倒退。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也极为缓慢。(原始社会不是一种理
11、想的社会)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是历史的进步。(奴隶社会生产力状况)(6)奴隶社会的衰亡(封建社会产生的原因)奴隶社会后期,当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时,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奴隶制日渐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就被封建制所代替。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1.封建社会(1)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少量土地,
12、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整合: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少量土地。(所有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人与人的关系)地主通过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的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分配关系)(2)封建社会生产力的状况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显着进步。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冶铁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唐朝的长安、阿拉伯帝国的巴格达、拜占庭帝国的君士坦丁被誉为封建时代的三大世界名城。(3)地主阶级维护统治的手段(封建制国家的特点)经济剥削: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
13、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是收取地租。地租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此外,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政治压迫: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思想钳制:地主阶级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注意:属于经济基础;属于封建社会上层建筑。(4) 封建社会的两个基本阶级和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封建社会的两个基本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面对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种斗争常常由分散的小规模的抗租抗税运动,发展成大规模的
14、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5)封建社会的衰亡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一个新的社会即将来临。2.资本主义社会(1)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 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专家点评】剩余价值的实质:剩余价值就是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剩余价值的隐蔽性:资本家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力,从表面上看工资就是劳动力的价格;但工人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工人的工资,超过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这表明,资本
15、家无偿占有了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但这种占有隐藏在生产过程中,是隐蔽的。(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在历史上,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是一个充满侵略和奴役的过程。(3) 资产阶级革命背景: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但是,封建制度的存在使新兴资产阶级的这种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只有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方式或手段:新兴资产阶级和思想家们提出“自由、平等、博爱”口号,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发动资产阶级
16、革命。标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4)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进步性):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注:在反封建斗争中,是由资产阶级而不是由工人或农民阶级发挥了领导作用。这是因为:当时工人阶级还没有形成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基本特征:生产相对过剩。主要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
17、入混乱。 原因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个別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决定了经济危机难以治愈。(6)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内容: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阶级上的表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性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地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解决: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
18、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7) 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及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总结:1.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比较:社会形态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分配制度、人与人的关系)上层建筑原始社会非常低下(石
19、器时代)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氏族制:血缘、氏族,氏族议事会、成年人;部落-部落联盟奴隶社会金属工具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保障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并被强制劳动国家产生奴隶主专制封建社会铁器农耕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地主向农民收取地租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剥削方式:地租;苛捐杂税、徭役),农民占有部分劳动成果农民有一定人身自由封建君主专制、等级森严、封建道德、封建迷信、君权神授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生产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劳动者失去生产资料资本
20、家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工人获得维持生活的工资劳动者有人身自由,但不得不受雇于资本家,出卖劳动力,成为雇佣工人自由、平等、博爱民主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无产阶级政权2.比较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异同3.运用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
21、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3)社会主义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证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上层建筑更能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清单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三个) 2.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3.无产
22、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是什么?4.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两大理论基石及各自的来源、内容,两大理论基石的意义?5.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意义)6.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有哪些? 7.十月革命的爆发:时间、意义8.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9.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实践:发展、曲折、认识10.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政权是什么。具体内容(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三个条件-下面的三个标题)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1)空想社会主义三个时期的特点时期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特点初期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莫尔乌托邦
23、康帕内拉太阳城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各种灾难和罪恶,描述了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中期18世纪摩莱里自然法典论法制与或法律的原则开始摆脱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纯粹虚构的幻想,从法律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提出了人人平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等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晚期最高阶段19世纪初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2)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评价:为什么是空想?空想社会主义具有历史进步性。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具有历史局限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25 高考 政治 一轮 复习 统编 必修 知识点 考点 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60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