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点精讲PPT课件(统编版2024)
《专题04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点精讲PPT课件(统编版202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4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点精讲PPT课件(统编版2024)(3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 期中考点精讲 目 录 C O N T E N T 考点解读 题型归纳 典例引领 实战演练 2 3 4 1 5 新课标中对记叙文阅读的考查有如下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1.1.本部分涉及的主要考查点有:本部分涉及的主要考查点有:一、线索要点题【事件、角度、阶段、特点】二、结
2、构思路题【开头、中间(过渡、插叙、引用)、结尾、详略安排】三、词句分析题【词语含义分析、句子含义分析、语言特色赏析】四、形象分析题【概括特点、分析描写方法和作用、设置目的】五、表达技巧题【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谋篇布局】六、主旨分析题【议论句、抒情句、总结句】2.2.命题趋势命题趋势 新版课程标准提到了“核心素养内涵”,其中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这
3、里首次提到了“革命文化”,这是一个新亮点,必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考试中有所体现。主要考查散文,选材贴近社会生活,关注情感体验,侧重情境设置,使学生在阅读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并进行个性化的表达。题型一: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既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又具有特定社会的某种共性。因此人物形象具有能反映某种社会现实的典型性。准确捕捉人物形象的具体特质,也就准确理解了文章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此题一定要注意审题,分清是概括还是分析,还是先概括再分析;是概括或分析形象还是性格。A、若概括,只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征即可。B、若分析,需在概括的基础上结合文中人物具体的行为进行分析。C、“性格”范围小于“形象”,若概括
4、性格,只写出性格特征即可;若概括形象,还需考虑外貌、身份、地位、职业等。【答题思路答题思路】A、抓典型事例。B、抓人物描写的语句。C、抓文中交代的有关人物身份、地位、经历、言行等语句。D、关注作者或他人对人物的评价。E、通过与环境、与他人的关系,补充人物性格。【答题模板答题模板】A、(概括类)xx是一个(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B、(分析类)xx是一个的人。特点一+事例;特点二+事例 题型二:句段的作用 1.根据段落位置,分析段落作用(内容/结构)。开头开头 内容上: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心情,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5、等作用;(设置悬念/引用诗歌、谚语)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对比等表现手法,突出;开篇点题,表明文章主旨;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结构上:照应题目;引出下文的内容/为下文做铺垫;首尾照应;总领全文。中间中间 内容上:突出强调某事/某种感情;揭示某事意义;丰富内涵;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结构上:承上,总结上文;启下(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承上启下;与前文.照应。结尾结尾 内容上:总结全文,归纳主旨;暗示主题,强化感情;委婉含蓄,发人深省。结构上:呼应标题/开头,首尾圆合。【小结】内容上:1概括该段具体内容;2深化主题。结构上:1总结全文;2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注意:结尾段如果戛然而止,则
6、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如果提出问题,则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如果是景物或环境描写,则要从: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的气氛;表现(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性格这两方面作答。2 2.根据句子的不同特点分析句子的作用根据句子的不同特点分析句子的作用 诗句:标题中引用诗句使文章标题更加鲜明、醒目;文中引用诗句,可使文章锦上添花,增色不少;文末引用诗句,一箭双雕,既可以总结全文,又可以深化主题。名人名言:名人名言往往在读者心中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妙手偶得之”,可使文章更加出彩,给人亲切感,增强感染力。题型三:描写方法及作用 1.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正面描写)。
7、正面(直接)描写、侧面烘托(间接)。细节描写。人物描写作用:形象准确地揭示了人物的心情(心理、性格)等。2.景物(环境)描写 作用:渲染了的气氛(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性格等;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深化作品的主题;暗示社会环境的;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环境;题型四:题型四:修辞方法及作用修辞方法及作用。常见修辞:比喻、排比、对比、反复、反问、反语、借代、设问、引用、夸张、拟人、对偶。比喻的作用: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排比的作用:强调了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语言气势,表达了作者的之情。拟人的作用:赋予物以人的动作(情感),写出了特点,表达了作者的之
8、情。对比的作用:通过与相比,突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之情。题型五:标题含义及作用 1.1.标题的含义标题的含义 从中心思想、主要内容、思想感情等方面具体分析。同时还应注意标题的生动性、凝练性和概括性等特点。理解标题含义:表层含义(标题中特殊词语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深层含义(修辞手法的运用;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引申义);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文章主旨综合分析。2.2.标题的作用(妙处)标题的作用(妙处)概括文章所述的中心事件;交代文章行文线索;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含蓄隽永,一语双关,具有象征意义。另外还可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标题特点及其表达效果等。题型六:文章线索
9、文章线索:串起情节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反复出现的物品、事件或情感,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命题形式命题形式 1、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什么?2、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把握文章的线索可按照以下方法:1、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如藤野先生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2、关注文章标
10、题。有的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的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3、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这些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往往是为了突出强调文章的主题,同时也显示了文章的脉络层次。4、找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因为文章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5、有的文章同时具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对此要善于辨别。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草帽是父亲的徽饰 段奇清 回首数十年前的父亲,虽然对父亲的容颜模样已不再十分清晰,但象征父亲精神家园的草帽,常常从麦梢的朝朝暮暮里走来。永远的父爱,携带阳光、汗水,淌过我思念的河。几阵春阳暖照,麦苗儿开始吐穗扬花,太阳的威力也一天比一天大起来。这时父亲说,是该去买一顶草
11、帽了!父亲平时购买物什,对好与坏并不很在意,唯独对草帽的要求几近苛刻:一定得是麦子的穗秆儿编织的,因为这样的草帽一绺绺圈绕着,细密非常,也白亮得耀眼。草帽买回后,父亲还要拿了细密的白布,给草帽的圈沿缝上,要缝上的还有帽肚儿,因为这些地方是最容易破损的。但是,一顶草帽总也敌不过岁月的敲打侵蚀。雨来时,雨水敲响出流逝的音符,“噗噗噗”,草帽的韶华被敲得有几分苍老起来;收割间,火辣辣的太阳穿不透草帽的故事和寓言,却把帽檐敲出了龙钟之态 村人们都说,父亲是村里手最巧的。一天,父亲对我说:“清儿,和我一起去弄一些麦秸来。”是的,父亲要自己来编织草帽。对那些韧性十足的麦秸秆儿进行一番整理修饰后,父亲便拿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04 记叙文 阅读 答题 技巧 2024 2025 学年 年级 语文 学期 期中 考点 PPT 课件 统编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60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