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2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第一框 坚持改革开放1.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强国富民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P4-5)(1) 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2) 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
2、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4.改革开放的意义、作用(3-5)(1)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5.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表现在哪些方面?(P6-7)(1)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
3、,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3)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6. 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P8) 7. 怎样正确认识改革开放?谈一谈你对改革开
4、放的认识? (P5-8)(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决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3)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4)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5)改革开
5、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第二框 走向共同富裕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 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P9-11)(1) 我国过去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2)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将
6、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4) 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5)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4.怎样全面深化改革?(P9-11)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
7、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5. 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P11-13)(1)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2)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3)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4)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6.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措施 如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P11-
8、13)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第一框 创新改变生活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创新的地位)(2) 创新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创新。 (3)
9、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4) 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5) 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6)创新让生活更美好。2.创新的意义(创新的作用):(P16-17)(个人)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社会)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可以创新,也都需要创新。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创新让生活更美好。3. 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P17-19)(重点识记)(1) 创新是引领
10、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2)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3)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4)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5)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6)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
11、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4.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是什么?(P18-19)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第二框 创新永无止境1.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能力2. 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是怎样的?(P20)(1) 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2) 不足: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
12、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3.我国为什么必须建设创新型国家?(补充)(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重要性)(2)从整体上看,我国还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选。(3)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上一节第3个问题)4. 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P21-24)(1) 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
13、质的轨道上来。(2) 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3) 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5 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重要性)(P22-23)(1) 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3) 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4)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14、6.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成绩有哪些? 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7. 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P24-28)(1) 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2)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3) 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4) 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8.创新对企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P25)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
15、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创新的目的:创新的目的是 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第一节生活在民主国家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是 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1、民主价值的要求和实现方式是什么?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2、百年中国是探求民主价值,这一探求过程证明了什么?(P33)证明:(1)、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2)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
16、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3)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新”在哪里?(P33-34)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分为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17、,其中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5、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内容主要有哪些?(P35)(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第二节 参与民主生活1、公民要参与民主生活(P38)为什么 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
18、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依法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怎么办 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丰富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增强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2、公民参与的内涵(P38)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3、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4、民主选举的地位、形式和要求(P38)(1)地位: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2)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3)要求: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同时,公民要积极、主动、理
19、性地参与民主选举。5、民主决策的地位、要求和有力保证(P39)(1)地位: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2)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3)有力保障: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6、民主监督的地位和意义(P40)(1)地位: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2)意义: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7、为什么增强民主意识?( P41-42)(1)在现代
20、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2)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3)一个国家拥有什么素养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4)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8、怎样增强民主意识?(P41-42)(1) 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2) 公
21、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3)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4)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一节夯实法治基石1、法治的含义:法治,意味着依法治国。2、法治的作用有哪些?(为什么要实行法治?)(P45-48)(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的生活。(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22、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3)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4)社会因法治而进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补充的)3、法治的要求(P45-46)(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P49-50)(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
23、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第二节凝聚法治共识1、政府的作用?(为什么说日常生活与政府息息相关?)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2、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和宗旨(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在我国,政府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九年级 上册 道德 法治 期末 复习 温习 知识点 考点 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60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