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学业质量监测历史第卷(选择题共30分)第卷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考古学家经过长期发掘,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中发现了厚达6米的灰烬积层,灰烬中有很多石块、兽骨和朴树籽等。根据这一考古发现可以推测,北京人已经()A掌握钻孔技术B开始栽培水稻C能够直立行走D学会了使用火2距今约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中游,主要种植粟、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的居民是()A元谋人B山顶洞人C仰韶先民D河姆渡人3据考古发现,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山西陶寺公共墓地中,大型墓的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并有整猪骨架;中型墓的随葬品有几件
2、至一二十件不等,常有猪下颌骨;小型墓大多没有随葬品。这些发现证明当时()A贫富分化现象显著B农业生产技术先进C早期国家已经出现D各地文化汇聚中原4河南二里头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两组相似度很高的文物(如下图)。它们可用于实证()A奴隶制王朝的相继更替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C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D远古传说是真实可信的5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悠久的古代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朝代兴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6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都在扩建自己的都城,如鲁国都城曲阜、秦国都城雍城其规模不小于周王都城洛邑,这反映了当时()A政治腐败B经济发展C华夏
3、认同D王室衰微7唐朝诗人胡曾有咏史诗句:“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这一诗句反映的是()A唐朝时期文化繁荣昌盛B春秋时期诸侯纷纷争霸C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D秦末农民起义声势浩大8近代法国一个考察团留下记载:他们“进入了令人赞叹的成都平原它遍地庄稼,人口稠密繁荣富庶,令人难以置信,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当地人充分领、广泛使用的灌溉体系。”与成都平原的富庶密切相关的历史原因是()A都江堰的修建B灵渠的开凿C耧车的发明D秦的统一9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一书中收录了一组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名称及其功能(图)。据此可知,当时青铜器()A种类丰富B功能单一C工艺简单D象征皇权10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是世界
4、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最早具备汉字基本结构的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11下列两幅地图反映出的主要历史发展趋势是()A战国七雄形成过程B向大一统国家发展C兼并战争连绵不断D早期国家逐渐形成12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为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下图示意的是()A统一度量衡制度B统一使用半两钱C统一文字为小篆D统一车轨的宽窄13历史知识竞赛中,根据主持人“戍守渔阳”、“遇雨误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提示,选手们应该回答的历史事件是()A国人暴动B长平之战C陈胜、吴广起义D楚汉之争14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初年百姓流离失所,饥荒严重,一石米的价格高达五
5、千钱,甚至出现“人相食,死者过半”的情况。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A开拓疆域B休养生息C铸五铢钱D兼爱非攻1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汉武帝把这样的办学经验推向全国。图中文翁讲授的主要内容应该是()A道家思想B法令条文C军事理论D儒家学说第II卷(非选择题共20分)16历史的发展变化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阅读下列材料,回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生产工具(部分)材料二:材料三:秦国地处雍州、偏远落后,中原各国普遍看不起它,不与它会盟。但是到秦孝公十九年,天子赐予他霸主称号;秦孝公二十年,诸侯都来祝贺。秦国派公子少官率领军队与诸侯在逢泽会盟。-据司马迁史记(1)生产
6、工具的材质在不断发生变化,按出现的时间先后,依次将上图中的生产工具排序,并指出铁农具出现的大致时间。(2)写出春秋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及其思想核心。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孝公时期秦国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17我国古代历代王朝大多注重加强对地方的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问题。材料一:西周主要诸侯国示意图材料二: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1)上图中西周诸侯国的出现与哪一制度有关?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由高到低依次写出西周的贵族等级。(2)材料二示意图反映的是秦朝创立的什么制度?为了加强对地方的
7、统治,秦朝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即位初面临的问题汉武帝的主要对策匈奴不断南下侵扰诸侯王封地广大、势力强大经营盐铁的商人富比王侯,又不肯为国家财政困境出力(3)结合所学知识,将上述表格补充完整。并概括以上对策的共同作用。参考答案1D【详解】根据题干“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中发现了厚达6米的灰烬积层,灰烬中有很多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籽等”和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D项正确;掌握转孔技术的是山顶洞人,排除A项;北京人属于旧石器时代的,开始栽培水稻农是在新石器时代,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了北京人会使用火,与直立行走无关,排除C项
8、。故选D项。2C【详解】依据题干“距今约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中游,主要种植粟、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可知反映的原始居民是仰韶先民,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生活在今黄河中游,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主要种植粟,制作彩陶和乐器,C项正确;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年前,排除A项;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3万年,排除B项;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年,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居住干栏式房屋,主要种植水稻,排除D项。故选C项。3A【详解】根据题干“大型墓的随葬品可达一二百件并有整猪骨架;中型墓的随葬品有几件至一二十件不等,常有猪下颌骨;小型墓大多没有随葬品”
9、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墓葬随葬品的多寡不同,很明显是出现了明显的财富不均的现象,这反映了贫富分化现象已经出现,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墓葬陪葬物的多寡,与农业生产技术无关,排除B项;国家的建立,除了要有贫富分化外,还应有军队、刑法、监狱、各种制度等,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些要素,无法说明已出现早期国家,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陶寺文化,无法得出各地文化汇聚中原,排除D项。故选A项。4B【详解】根据题干“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两组相似度很高的文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川三星堆遗址和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所出土的文物虽然各具特点,但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B项正确
10、;我国奴隶王朝更替的先后顺序是夏朝、商朝、西周,仅从“河南二里头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无法得出奴隶制王朝的相继更替,排除A项;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多年延续至今、从未中断,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历史延续性,仅从“河南二里头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无法得出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排除C项;远古传说不一定真实可信,有很多虚构夸张的成分,排除D项。故选B项。5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A项正确;商朝和周朝是继夏朝之后的奴隶制王朝,排除BC项;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A项。6D【详解】
11、根据材料“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都在扩建自己的都城其规模不小于周王都城洛邑”可知,许多诸侯国都在扩建自己的都城,有的规模堪比王都,这体现了周王室已经衰落,诸侯势力强大,D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了诸侯国都在扩建自己的都城,王室衰微,不能说明政治腐败,排除A项;春秋时期经济发展,但材料信息反映了王室衰微,没有体现经济发展,排除B项;春秋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阶段,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但材料信息没有反映这些,主要是反映了王室衰微,排除C项。故选D项。7C【详解】根据材料“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并结合所学可知,七雄指的是战国七雄,戈戟乱如麻反映的是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市 2024 2025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60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