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新高考Ⅱ卷复习:文言文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5年高考语文新高考Ⅱ卷复习:文言文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年高考语文新高考Ⅱ卷复习:文言文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5年高考语文新高考卷复习:文言文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新高考卷)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仆射周青臣等颂称始皇威德。齐人淳于越进谏曰:“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始皇下其议丞相李斯。李斯谬其说,绌其辞,乃上书曰:“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明年,又巡狩,
2、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二: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因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
3、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节选自姚鼐李斯论)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商鞅教孝公A燔B诗书C明法D令E设告F坐之过G而禁H游宦之民。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博士,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官职,与现在的“博士”不同。B. 相,相互,与孔雀东南飞中“相见常日稀”的“相”意思相同。C. 逆探,预先了解,其中的“逆”与“逆来顺受”中的“逆”意思不同。D. 三代先王,
4、指夏商周时代的先王,他们的仁政理念,往往为古人所推崇。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李斯修明法制、制定律令、统一文字、平定四方少数民族,为秦朝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B. 李斯借处理淳于越谏言的机会,促使秦始皇没收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文章。C. 姚鼐认为李斯并非是用荀子的学说侍奉秦国,他的做法只不过是追随时势,这与苏轼观点不同。D. 李斯舍弃荀子的学说,是为了迎合君主而获得恩宠,“中侈君张吾之宠”的做法为姚鼐所批评。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2)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
5、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14. 结合材料二,你认为姚鼐写作李斯论的目的是什么?(3分)(新高考卷)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重到沭阳图记袁枚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瘤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顷,望见百雉遮泄,知沭城新筑。衣冠
6、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温、一井医,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
7、忍答也。嗟乎!余今年七十有三矣,忍欺君而云再来乎?忍伤君而云不来乎?然以五十年前之令尹,竭来旧邦,世之如余者少矣;四品尊官,奉母闲居,犹能念及五十年前之旧令尹,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离而合,合而离,离可以复合,而老不能再少。此一别也,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节)注白下:南京的别称。风世;劝勉世人。10.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8、黑。(3分)主人仍送A至前B所迎处C代为治D筐箧E束缰靷毕F握手G问曰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致,意思为“表达”,与孔雀东南飞中“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的“致”含义不同。B. 宰,意思为“治理”,与滕王阁序中“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的“宰”含义相同。C. 涕,意思为“眼泪”,与荆轲刺秦王中“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的“涕”含义相同。D. 决,意思是“判决”,与苏武传中“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的“决”含义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四品官员吕峄亭在家闲居期间,连续写信邀请老县令旧地重游,袁枚因此再到沭阳。B.
9、 当年袁枚离开沭阳时,钱接三才断奶,因此谈及其父钱鸣和的往事,接三不太清楚。C. 八十多岁的张、沈两吏是袁枚的老同事,还能依稀记得些许往事,多数事已忘记了。D. 吕峄亭在寒冬时节送客至十字桥,宾主作别时,袁枚觉得自己有生之年很难再来了。13.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彼此喜跃,骈辚同驱。(2)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14. 文章结尾说“可以风世”,你是如何理解“可以风世”的?(3分)(新高考卷)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卫端木叔者,子贡之世也。藉其先赀,家累万
10、金。不治世故,放意所好。其生民之所欲为,人意之所欲玩者,无不为也,无不玩也。墙屋台榭,园囿池沼,饮食车服,声乐嫔御,拟齐楚之君焉。至其情所欲好,耳所欲听,目所欲视,口所欲尝,虽殊方偏国非齐土之所产育者无不必致之犹藩墙之物也。及其游也,虽山川险阻,涂径修远,无不必之,犹人之行咫步也。宾客在庭者日百住,庖厨之下不绝烟火,堂庑之上不绝声乐。奉养之余,先散之宗族;宗族之余,次散之邑里;邑里之余,乃散之一国。行年六十,气干将表,弃其家事,都散其库藏、珍宝、车服、妾媵。一年之中尽焉,不为子孙留财。及其病也,无药石之储;及其死也,无瘗埋之资。一国之人受其施者,相与赋而葬之,反其子孙之财焉。段干木闻之,曰:“
11、端木叔,达人也,德过其祖矣。其所行也,其所为也,众意所惊,而诚理所取。卫之君子多以礼教自持,固未足以得此人之心也。”杨子曰:“既生,则废而任之,究其所欲,以俟于死。将死,则废而任之,究其所之,以放于尽。无不废,无不任,何遽迟速于其间乎?”(节选自列子杨朱,有删改)材料二: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事,贪欲以伤生,谗慝而致死,此君子之所惜哉;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自乱离已来,吾见名臣贤士,临难求生,终为不救,徒取窘辱,令人愤懑。侯景之乱,王公将相,多被戮辱,妃主姬妾,略无全者。唯吴郡太守张嵊,建义不捷,为贼所害,辞色不挠;及鄱阳王世子谢
12、夫人,登屋诟怒,见射而毙。夫人,谢遵女也。何贤智操行若此之难?婢妾引决若此之易?悲夫!(节选自颜氏家训养生)【注】废:搁置,此处可理解为“听任”。谗慝:为奸作恶。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虽殊A方B偏国C非齐D土之所产E育者F无不必G致之H犹藩墙之物也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藉,意为凭借,与谏逐客书“藉寇兵而赍盗粮”的“藉”意思不同。B. 世故,意为生计,与“老于世故”“人情世故”中的“世故”意思不同。C. 诚,意为确实,与六国论“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的“诚”意思相同。
13、D. 临,意为临近,与石钟山记“郦元以为下临深潭”的“临”意思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端木叔家财万贯,锦衣玉食,奉养宾客数以百计,每日声乐不绝;后逐步遣散宾客以及家中婢妾,并在一年之内散尽家财,最终无安葬之资。B. 段干木高度评价端木叔的德行,认为其行为虽然惊世骇俗,但是符合情理,而卫国君子多以礼教自持,自然难以理解其放诞行为背后的深意。C. 颜之推认为应当爱惜生命,但要选择正当的手段,不能因满足欲望、为奸作恶而遭致死亡,但可以为忠孝仁义、全家济国而献出自己的生命。D. 乱世中,许多名臣贤士苟且求生却遭受侮辱,而吴郡太守张嵊和世子夫人皆为义而死
14、,保持了气节,颜之推借两者鲜明的对比阐明了生死观。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一国之人受其施者,相与赋而葬之,反其子孙之财焉。(2)何贤智操行若此之难?婢妾引决若此之易?14. 以上两则材料以及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都表达了对待生死的态度,但各有侧重,请简要概括。(3分)人物对待生死的态度杨朱颜之推强调生与义之间的关系,认为应当舍生取义。王羲之(新高考卷)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自新传归有光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
15、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髫哉丧父,家计不能支,母曰:吾见人家读书,如捕风影,期望青紫,万不得一。且命已至此,何以书为?”自新涕泣长跪,曰:“亡父以此命鸿,且死,未闻有他语,鸿何敢忘?且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兄为里长,里多逃亡,输纳无所出每岁终官府催科搒掠无完肤。自新辄诣县自代,而匿其兄他所。县吏怪其意气,方授枚,辄止之,曰:“而何人者?”自新曰:“里长,实书生也。”试之文,立就,慰而免之。弱冠,授徒他所。岁归省三四,敝衣草履,徒步往返,为其母具酒食,兄弟酣笑,以为大乐。自新视豪势,眇然不为意。吴中子弟多轻儇,冶鲜好衣服,相聚
16、集,以亵语戏笑,自新一切不省。与之语,不答。议论古今,意气慷慨。酒酣,大声曰:“宰天下竟何如?”目直上视,气勃勃若怒,群儿至欲殴之。补学官弟子员,学官索资金甚急,自新实无所出,数召答辱,意忽忽不乐,欲弃去,俄得疾卒。自新为文,博雅而有奇气,人无知之者。予尝以示吴纯甫,纯甫好奖士类,然其中所许可者,不过一二人,顾独称自新。自新之卒也,纯甫买棺葬焉。归子曰: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侍人广坐间,出一语,未尝视人颜色。笑骂纷集,殊不为意。其自信如此。以自新之才,使之有所用,必有以自见者。沦没至此,天可问邪?(选自震川先生文集,有删改)【注】轻儇:轻薄浮滑。归子:作者自称。俦人:伴侣,
17、朋友。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输A纳B无C所D出E每F岁G终H官I府J催K科L搒M掠N无O完P肤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青紫:本为古时公卿的官服(古代按官职品级高低对官服颜色有规定),借指高官显贵。B“鸿宁以衣食忧吾母耶”与“吾妻归宁”(项脊轩志)两句中的“宁”字含义不同。C“未尝视人颜色”与“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并序)两句中的“颜色”一词含义不同。D“殊不为意”与“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兰亭集序)两句中的“殊”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8、)(3分)A张自新自幼聪明,他背诵古代经书的内容,过目不忘,同时,他不修边幅也遭到嘲笑;他家庭生活困难,母亲想让他中断学业,他没有接受。B张自新对吴中轻浮讲究穿戴的学生视而不见,他谈论古今,意气慷慨;学官向张自新索要礼金,他拿不出钱来,遭受辱骂,郁郁不乐,不久得病而终。C本文歌颂了张自新的高尚品格,选取了几个典型事件,其中几个细节很感人,如用灯檠投掷睡着的同窗、涕泣长跪求母亲、为兄代过受责等。D这篇人物传记,通过作者的描写,一个正气凛然、自信满满的大丈夫形象跃然纸上,文章最后,表达了作者对张自新怀才不遇的痛惜之情。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岁归省三四,敝衣草履,徒步往
19、返,为其母具酒食。(2)余与自新游最久,见其面斥人过,使人无所容。14“纯甫好奖士类,然其中所许可者,不过一二人,顾独称自新”这一句写张自新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张自新的文章的什么特点?(3分)(新高考卷)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材料一: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蛸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20、,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贳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
21、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节选自苏轼文与可画赏筼筜谷偃竹记)材料二:高人旷士,用以寄其闲情,学士大夫,亦时彰其绝业。凡此皆外师造化,未尝定为何法何法也!内得心源,不言得之某氏某氏也。兴至则神超理得,景物逼肖;兴尽则得意忘象,矜慎不传。亦未尝以供人耳目之玩,为己稻粱之谋也。惟品高故寄托自远,由学富故挥洒不凡,画之足贵,有由然耳。(节选自
22、王绂论画)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与可是日A与其妻B游谷中C烧笋D晚食E发函F得诗G失笑H喷饭满案。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寻,古代长度单位,通常为八尺或七尺,长度与“壁立千仞”的“仞”相当。B. 萃,指聚集,与现在所说的“出类拔萃”“人才荟萃”中的“萃”词义词性都相同。C. 矜,指庄重。老子“自矜者不长”中的“矜”则为“夸耀”之意。D. 稻粱之谋,又作“稻粱谋”,指鸟觅食,文中用的是比喻义“人谋求衣食”。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从
23、蝉腹、蛇鳞般的小笋到高大挺直的巨竹,都是有节有叶的。而时人所画的竹子,却是一节一节接起来,一叶一叶堆上的。B. 文与可认为自己画的竹子虽不过数尺,却有万尺气势。他将自己的画作筼筜谷偃竹和诗作筼筜谷都送给了好友苏轼。C. 元丰二年七月七日苏轼在湖州晾晒书画,又见到昔日好友文与可画的墨竹图。他不禁百感交集,于是放下画卷,失声痛哭起来。D. 清高脱俗之人和胸襟开阔之士,喜欢用绘画来寄托自己的闲情逸致;有学之士和为官之人,也常常用画作来彰显他们非凡的功业。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2)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5年高考语文新高考卷复习:文言文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5 年高 语文 新高 复习 文言文 阅读 模拟 试题 汇编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60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