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复习:文言文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复习:文言文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复习:文言文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复习:文言文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全国乙卷)2024年高考语文考钱终极押题模拟卷1(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秦欲伐齐,齐楚从亲,乃使张仪往楚。张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此北弱齐而西益秦也,计无便此者。”楚王大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之。楚王怒曰:“寡人不兴师发兵得六百里地,群臣皆贺,子独吊,何也?”陈轸对曰:“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楚王曰:“有说乎?”陈轸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
2、绝约于齐,则楚弧。张仪至秦,必负王,是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而两国之兵必俱至。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萄与吾地,绝齐未晚也;不与吾地,阴合谋计也。”楚王曰:“愿陈子闭口是复言,以待雾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赂之于是遂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张仅至秦,详失绥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至宋,借宋之符,北写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下泰。泰齐之交合,张仪乃朝,谓楚使者曰:“臣有奉邑六里,愿以献大王左右。”楚使者曰:“臣受令于王,以商於之地六百里,不闻六里。”还报楚王,楚王大想,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割地以略秦,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出地
3、于奏,取偿于齐也,王国尚可存。”楚王不听,卒发兵而使将军屈句击秦。秦齐共攻楚,杀屈匀,遂取丹阳、汉中之地。(节选自史记张仪列传,有删改)材料二:张仪欺楚怀王,陈轸谏言可谓善矣。然至云:“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是轸不深计齐之可绝与否,但以得地为意耳。及秦负约,楚王欲攻之,轸又劝曰:“不如因赂之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赏于齐也。”此策尤乖谬不义。且秦加亡道于我,乃欲赂以地,齐本与国,楚无故而绝之,宜割地致币,卑词谢罪,复求其援,而反欲攻之,轸之说于是疏矣。(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
4、号涂黑。(3分)乃以相印A授B张仪C厚赂之D于是遂绝约E于齐F使G一将军H随张仪。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从亲,指合纵相亲,是战国时期六国合纵结为联盟,共同对抗秦国侵略的策略。B. 北,指在北方、在北边,与“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的“北”用法相同。C. 卒,是最终、最后之意,与赤壁赋“而卒莫消长也”中的“卒”词义不相同。D. 亡,指丢失、丧失,其中的“亡”与成语“亡羊补牢”中的“亡”词义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秦王为攻打齐国派张仪到楚国,张仪以六百里的土地和秦楚两国的友好关系做为
5、诱饵,诱惑楚王与齐国断绝关系,楚王答应了张仪。B. 楚国大臣们都在庆贺时,只有陈轸看透了张仪阴谋,他劝说楚王不要轻信张仪,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但楚王没有听从陈轸建议。C. 张仪回到秦国,假装掉下车,三个月不上朝,楚王以为张仪对自己不满,就派人辱骂齐王,齐王很生气,于是与秦国建立了友好关系。D. 楚使者被张仪欺骗后,报告楚王,楚王要发兵攻打秦国,陈轸认为不能攻打,而应贿赂秦国,让秦国单独攻打齐国,楚王不听建议。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绝约于齐,则楚孤。(2)是我出地于秦,取偿于齐也,王国尚可存。【答案】10. CDF 11. C
6、 12. D 13. (1)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是因为我们有齐国作盟友。现在我们如果与齐国毁约断交,楚国便孤立了。(2)这样我们从秦国失去了土地,还可以从齐国那里得到补偿,大王的国家还可以生存下去。【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就把相印授给了张仪,还馈赠了大量的财物。于是就和齐国废除了盟约,派了一位将军跟着张仪到秦国。“乃以相印授张仪”语意完整,“张仪”是“授”的宾语,故C处断;“厚赂之”语意完整,“之”是“赂”的宾语,故D处断;“于是遂绝约于齐”为状语后置句,“于齐”做“绝约”的后置状语,故F处断。综上,CDF处断。【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
7、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B.正确。都是名词做状语。句意:这样在北方可削弱齐国而在西方对秦国也有好处。/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C.“词义不相同”错误,都是“最终、最后”的意思。句意:最终出动军队并派将军屈勾进攻秦国。/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D.正确。句意:这样,楚国虽然失地于秦国。/丢掉了羊再去修补羊圈。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让秦国单独攻打齐国”错,由原文“不如因赂之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可知,是联合秦国共同攻打齐国。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者也”为判断句,译为“是”;
8、“重”,重视;“绝约”,毁约。(2)“是”,这样;“出”,失去;“取”,得到。参考译文:材料一:秦王想讨伐齐国,齐国与楚国合纵相亲,于是派张仪前往楚国。张仪游说楚王说:“大王如果能听从我的建议,与齐国废除盟约,我可以向楚国献上商於地方的六百里土地,让秦国的美女来做侍奉您的妾婢,秦楚两国互通婚嫁,就能永远结为兄弟之邦。这样在北方可削弱齐国而在西方对秦国也有好处,没有比这更好的策略了。”楚王十分高兴,答应了张仪。群臣都前来祝贺,只有陈轸表示哀痛。楚王恼怒地问:“我一兵未发而得到六百里土地,臣子们都向我祝贺,只有你表示哀痛,这是为什么?”陈轸回答:“在我看来,商於一带的土地不仅不能得到,而且齐国和秦
9、国可能会联合起来。齐、秦联合起来,那么楚国一定会祸患临头。”楚王问:“你有什么解释呢?”陈珍回答:“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就是因为我们有齐国作盟友。现在我们如果与齐国毁约断交,楚国便孤立了张仪回到秦国,一定会背弃大王,这样大王在北边与齐国断交,在西边与秦国生出祸患,两国必定联合发兵夹攻,不如暗中与齐国修好而只表面上与齐国绝交,派人跟随张仪去秦国。如果秦国真的割让给我们土地,再与齐国绝交也不晚;假如秦国不给我们土地,那也暗中符合了我们的策略。”楚王说:“希望陈先生闭上嘴,不要再讲话了,等着我得到土地。”就把相印授给了张仪,还馈赠了大量的财物。于是就和齐国废除了盟约,派了一位将军跟着张仪到秦国。张仪
10、回到秦国,假装没拉住车上的绳索,跌下车来受了伤,一连三个月没上朝。楚王听到这件事,说:“张仪是不是认为我与齐国断交做得还不够?”就派勇士到宋国,借了宋国的符节,到北方的齐国辱骂齐王。齐王降低身份而委屈地和秦国结交。秦齐建立了邦交,张仪才上朝,对楚国使者说:“我有秦王赐给的六里封地,愿把它献给楚王。”楚国使者说:“我奉楚王的命令,来接收商於之地六百里,不曾听说过六里。”使者回国报告楚王,楚王大怒,想发兵攻打秦国。陈轸说:“我可以开口说话吗?与其攻打秦国,不如割让土地贿赂秦国,和他合兵攻打齐国,这样我们从秦国失去了土地,还可以从齐国那里得到补偿,大王的国家还可以生存下去。”楚王不听,出动军队进攻秦
11、国,最终出动军队并派将军屈勾进攻秦国。秦、齐两国共同攻打楚国,杀死屈勾,于是夺取了丹阳、汉中的土地。材料二:张仪欺骗楚怀王,陈轸的谏言可以说得上是善言。然而他又说:“不如暗地里同齐国联合而表面上则与齐国绝交,使人跟随张仪去秦国,假使秦国真打算给我们土地,到那时再与齐国绝交也不会为晚。”这里陈诊并没有考虑与齐国绝交是否可行,只是以得到土地作为是否同齐国绝交的标准罢了。到秦国违背诺言,楚王打算攻打秦国,这时陈轸又劝告说:“不如把楚国的一个著名都市送给秦国,与秦国合并军队,然后一同攻打齐国。这样,楚国虽然失地于秦国,但从齐国那里得到了补偿。”这种计谋尤其荒谬不合道义。秦国对楚国无道,而楚国反而用土地
12、去贿赂秦国。齐国本是楚的同盟国,无故与之断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向齐国割让土地。赠送钱币,用谦卑的辞令承认过错,重新求得齐国的支援,怎么反而攻击齐国,陈输的计谋实在太缺乏考虑了。(全国乙卷)2024年高考语文考钱终极押题模拟卷2(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先生讳愈,字退之,后魏安桓王茂六代孙。先生七岁好学,言出成文。及冠,恣为书,以传圣人之道。人始未信既发不掩声震业光众方惊爆而萃排之。乘危将颠,不懈益张,卒大信于天下。先生之作,无圆无方,至是归工。抉经之心,执圣之权,尚友作者,跋邪抵异,以扶孔氏,存皇之极,知与罪非我计。茹古涵今,无有端涯,浑浑灏灏,不
13、可窥校。及其酣放,豪曲快字,凌纸怪发,鲸铿春丽,惊耀天下。呜呼!极矣,后人无以加之矣,姬氏以来,一人而已矣。始先生以进士三十有一仕,历官其为御史、尚书郎、中书舍人,前后三贬,皆以疏陈治事,廷议不随为罪。常惋佛老氏法,溃圣人之堤,乃唱而筑之。及为刑部侍郎,遂章言宪宗迎佛骨非是,任为身耻,上怒天子。先生处之安然,就贬八千里海上。呜呼,古所谓“非苟知之,亦允蹈之”者耶!吴元济反,吏兵久屯无功,国涸将疑,众惧汹汹。先生以右庶子、兼御史中丞、行军司马,宰相军出潼关,请先乘遽至汴,感说都统,师乘遂和,卒擒元济。王庭凑反,围牛元翼于深,救兵十万,望不敢前。诏择廷臣往谕,众栗缩,先生勇行。元稹言于上曰:“韩愈
14、可惜。”穆宗悔,驰诏无径入。先生曰:“止,君之仁;死,臣之义。”遂至贼营,麾其众责之,贼恇汗伏地,乃出元翼。春秋美臧孙辰告籴于齐,以为急病,校其难易,孰为宜褒?呜呼,先生真古所谓大臣者耶!还拜京兆尹,再为吏部侍郎。薨,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节选自皇甫湜韩文公墓志铭并序)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案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人始A未B信C既发不D掩E声F震业光G众方H惊爆而萃排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作者,创始的人,文中指古圣先贤。与今天指文章、著作的写作者的含义不同。B. 茹古涵今,文中指韩愈博
15、学多闻、通晓古今,用以表达对韩愈及其写作的赞美。C. 蹈,遵循、实行。文中“非苟知之,亦允蹈之”意思是不只明白,还要信奉实行。D. 美,赞美,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吾妻之美我者”的“美”意义用法相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韩愈以传圣人之道为己任,他深入探究“六经”的精髓,坚持圣人评判文章的标准,抵制各种异端邪说,以匡扶孔学,捍卫至正之道。B. 韩愈坚决反对佛老之说,担任刑部侍郎,他上书进谏,即使在朝堂之上当面激怒皇上,并因此被贬谪到边远的海滨,他却仍安然处之。C. 韩愈面对危局勇于担当,善于协调。在吴元济叛乱中,面对不利形势,他请命先行赴汴,前去说动
16、都统,使得军队和谐,最终擒获吴元济。D. 韩愈为人勇毅,坚守为臣之道。王庭凑叛乱,在众人恐惧畏缩不前之时,他勇闯贼营,把贼众召集起来,当面斥责,令贼众畏惧拜服。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前后三贬,皆以疏陈治事,廷议不随为罪。(2)先生曰:“止,君之仁;死,臣之义。”【答案】10. CEG 11. D 12. B 13. (1)前后三次被贬官,都是因为上书陈述治国事宜,朝廷议事时不附和而被治罪。(2)先生答道:“阻止我(去敌营),是陛下的仁慈;为陛下而死,是我作臣子的责任。”【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人们开始并不相信他,等到他的主张
17、已不能被掩盖,声名远播,功业光大,众人才感到震惊而聚集起来排挤他。“人始未信”中“人”作主语,“始”作状语修饰“未信”,C处断开;“既发不掩”“声震业光”均为并列结构的四字短句,各自前后断开,EG处断开;“众方惊爆而萃排之”,主语“众”,谓语为“惊爆而萃排”,宾语为“之”(指代韩愈),主谓宾齐全,表意完整,故H处不能断开,G处断开,故选C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句意:与古圣先贤为友。B.正确。C.正确。D.错误。美,赞美。/美,认为美。句意:春秋赞美臧孙辰向齐国买米。/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18、。B.“即使在朝堂之上当面激怒皇上”错误。根据原文“及为刑部侍郎,遂章言宪宗迎佛骨非是,任为身耻,上怒天子。先生处之安然,就贬八千里海上”,可知韩愈因上疏反对迎佛骨而激怒皇帝,并不是当面。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疏”,上书;“陈”,陈述;“随”,附和;“为罪”,被动句,被治罪。(2)“止”,阻止;“死”,为而死;“义”,责任;“止,君之仁;死,臣之义”判断句。参考译文:先生名讳愈,字退之,是后魏安桓王韩茂的第六代孙。先生七岁开始喜欢读书学习,出口成章。等到成人,恣意为文,用以传扬圣人之道。人们开始并不相信他,等到他的主张已不能被掩盖,声名远播,功业
19、光大,众人才感到震惊而聚集起来排挤他。遭遇危急将要跌倒的局势,他没有松懈反而大肆宣扬自己的主张,最终赢得了天下之士的信任。先生的文章,没有固定的成规,此时达到了精密之境。深入探究“六经”的精髓,坚持圣人评判文章的标准,与古圣先贤为友,抵制各种异端邪说,用以匡扶孔学,捍卫至正之道。博学多闻,通晓古今,没有边际,气象浩渺,无法窥探其极致。到他纵恣狂放,快意文字,临纸为文,他的文章笔力雄健辞藻华丽,惊耀天下。啊,真到了极点啊,后来的人再没有能超过他的了啊,有周以来,也就先生一人啊。先生以进士三十一名进入仕途,历任御史、尚书郎、中书舍人,前后三次被贬官,都因上书陈述国家安定之策,朝廷议事不附和被治罪。
20、他常常怅恨佛老之法冲击圣人之道,于是倡言阻止。等到他担任刑部侍郎,于是上章进言宪宗迎佛骨不对,是为官的耻辱,因此激怒了皇上。但先生平静对待,即使被贬往遥远偏僻的海滨。啊,这真是古人所说的“不只明白,还要信奉践行”的人呀。吴元济叛乱,官兵长期据守而无功,国家财政枯竭,统帅遭到质疑,众人十分恐惧,先生以右庶子、兼御史中丞、行军司马的身份,宰相领军出潼关,他请求先乘快马赴汴,前去说动都统,于是军队和谐,最终擒获了元济。王庭凑叛乱,将牛元翼围困在深,救兵十万人,只能远远张望却不敢上前营救。皇上下诏选派大臣前去劝谕,众人颤栗畏缩不敢接受使命,先生勇敢前往。元稹向皇上进言道:“韩愈值得爱惜。”穆宗后悔,派
21、人快马传诏让他不要贸然直入敌营。先生答道:“阻止我去敌营,是陛下的仁慈;为陛下而死,是我作臣子的责任。”于是前往敌营,招来众贼当面责骂,众叛军羞愧不已、汗流满面、匍匐在地,于是交出元翼。春秋赞美臧孙辰向齐国买米,认为能解救急难,比较这二者的难易,哪一个更应该受到褒扬呢?啊,先生真是古人称颂的良臣啊!回来后被授予京兆尹之职,后又担任吏部侍郎。五十七岁去世,追赠礼部尚书。(全国乙卷)2024年高考语文考钱终极押题模拟卷3(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纲为太子陈君臣父
22、子之道问寝视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太子尝商略古来君臣名教,竭忠尽节之事,纲懔然曰:“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为难,纲以为易。”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忘,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贞观六年,诏曰:“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遂不睹三师之位,意将未可,何以然?黄帝学大颠,颛顼学录图,尧学尹寿,舜学务成昭,禹学西王国,汤学威子伯,文王学子期,武王学虢叔。前代圣王,未遭此师,则功业不著乎天下,名誉不传乎载籍。况朕接百王之末,智不同圣人,其无师傅,安可以临兆民者哉?诗不云乎: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夫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可即著令,置三师之位。”贞观八年
23、,太宗谓侍臣曰:“上智之人,自无所染,但中智之人无恒,从教而变,况太子师保,古难其选。成王幼小,周、召为保傅。左右皆贤,日闻雅训,足以长仁益德,使为圣君。秦之胡亥,用赵高作傅,教以刑法,及其嗣位,诛功臣,杀亲族,酷暴不已,旋踵而亡。故知人之善恶,诚由近习。朕今为太子、诸王精选师傅,令其式瞻礼度,有所裨益。公等可访正直忠信者,各举三两人。”贞观十一年,以礼部尚书王珪兼为魏王师。太宗谓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曰:“古来帝子,生于深宫,及其成人,无不骄逸,是以倾覆相踵,少能自济。我今严教子弟,欲皆得安全。王珪,我久驱使,甚知刚直,志存忠孝,选为子师。卿宜语泰,每对王珪,如见我面,宜加尊敬,不得懈怠。”珪亦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复习:文言文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5 年高 语文 全国 复习 文言文 阅读 模拟 试题 汇编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60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