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含练习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含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含练习题及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第二单元 时代镜像第一部分:学习目标整合1.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概貌,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所反映的近现代社会变革。2.加深对百年来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特别是人的心灵变化的认识,了解人们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变化的轨迹。3.多角度、多层面探究作品的意蕴,理解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探索其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4.注重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获得鲜活的审美体验。第二部分:教材习题变式一、单元研习任务(一)鲁迅和沈从文都十分关注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但观察和描写的角度却有很大的不同。研读本单元的两篇小说,完成下列任务。1.通读阿Q正传全篇,思
2、考几个问题:鲁迅说他写阿Q正传是因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怎么理解鲁迅的创作动机?有人说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我们民族落后的“国民性”的集中体现,也有人说“精神胜利法”是人类摆脱绝望处境的一种常见的精神反应,对此你怎么看?在老师指导下,搜集并阅读相关评论,围绕“说不尽的阿Q”这个话题,形成自己的看法,与同学讨论。2.汪曾祺在又读边城中说,“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又说,“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你是否有类似的阅读感受?循着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去思考探究,形成对作品的理性认识。还可以搜集相关的评论,看看这些评论中
3、有哪些说法可以支撑或者丰富你的观点。然后以中的矛盾为题,写一个发言提纲,在班级或者小组内交流。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深入阅读、深入探究、多角度思考 以及文学评论的能力。“怎么理解鲁迅的创作动机?”是对作者创作意图的探究,可从鲁迅谈创作的一些文章(如自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探寻答案。对阿Q“精神胜利法”内涵的理解,可在阅读课文以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看法。对“边城中的矛盾”的思考,要找出其“矛盾”之处,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参考示例1.(1)怎么理解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动机?从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看,在日本学医时,许多体格健壮而精神麻木的中国人围观一个同胞被日本人砍头的事件,让鲁迅意识
4、到“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候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自序。从鲁迅作品的选材特点看,鲁迅的作品“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而当时的鲁迅认为最须急切疗救的,正是未庄那样“病态的社会”和阿Q那样“病态的灵魂”。从鲁迅思想家的担当看,他热切而不懈地关注人,思考人类、人生、人性等普遍性问题。在他那里,人生探索与哲学思考一致,文学典型塑造与国民的共性反思共存。鲁迅正是通过揭露和批判中国人的劣根性,找出民族衰败的病根,为中国文化的转型寻找出路。(2) “说不尽的阿Q”对阿Q”精神胜
5、利法“内涵的理解。观点一:“精神胜利法”是我们民族落后的“国民性”的集中体现。“精神胜利法”不仅仅是中国下层民众所特有的一种“劣根性”。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近代史,是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屈辱史,封建统治阶级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一种变态的心理,一方面对帝国主义者奴颜婢膝,表现出一副奴才相;另一方面对自己统治下的臣民又摆出主子的架子,进行疯狂的镇压、凶狠的盘剥。于是,他们便形成一种“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的畸形变态的心理,追求精神上的胜利。同时,他们又以这一思想深深毒害着处于下层的劳动人民,对人民进行封建麻醉教育,使无数同阿Q一样的劳动人民忘却压迫和屈
6、辱,不反抗,无斗志,永远处在被压迫、被剥削、受毒害的状态中,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最终,“精神胜利法”成为我们民族落后的“国民性”的集中体现。观点二:“精神胜利法”是人类所共有的一种心理特性。许多外国评论家谈到阿Q时都指出过,外国人处于弱者和劣势的情况下,也有不少像阿Q那样的,因此“精神胜利法”是人类所共有的一种心理特性。从深层次来看,它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其特征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支配下,人们对于自己的失败,不是正视认可,总结造成这种失败的因素,而是借助主观的想象,在思想上替自己的失败进行宽解、疏导和自我说服,借此消除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精神、感情上的对
7、立与冲突,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可见,“精神胜利法”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观点三:“精神胜利法”是人们摆脱绝望处境的一种常见的精神反应,也是人们适应这个社会所必需的一种心理安慰。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陷入困境,心理、情感会处于失衡状态。长期的心理和情感失衡,会让人的心理、性格畸形发展。因此,常常需要用“精神胜利法”来宽慰自己,调节这种失衡。事业失败时,我们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失败是成功之母;面对今天的困境,我们相信明天会好起来;失恋时,我们会说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些都是“精神胜利法”在我们身上的体现。合理运用“精神胜利法”,有利于人们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现实,摆脱困境,走出绝望,走向成功。2.中的“矛盾
8、”发言提纲。(1)船总与老船夫人性中善与恶的矛盾。船总顺顺大方洒脱又唯实唯利。边城写到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又不爱财。”但在傩送的婚姻上,却表现得不尽人意。他想和王团总攀亲,即使在儿子表明态度时,还是专横地逼着儿子接受那座碾坊。老船夫地达观与务实地心理矛盾。老船夫自甘贫苦而生性达观,洞悉世情而信守天命,却又想干预翠翠的爱情,有重重心事。作品中的矛盾冲突体现在老船夫对待翠翠爱情的矛盾心态上:他已经知道翠翠喜欢傩送,又希望翠翠嫁给大老天保,他说:“大老是个有出息的人,为人又正直”(2)爱情与亲情、职责的矛盾。爱情与亲情的矛盾导致了翠翠父亲与母亲的爱情悲剧。
9、翠翠父亲是一个茶峒军人,爱上老船夫的独生女,于是发生了暧昧关系。这位屯戍兵士便想邀她私奔,可是这样一来,“一个违悖了军人的责任,一个却必得离开孤独的父亲”。“经过一番考虑后”,军人首先服了毒。翠翠母亲等到生下翠翠后“到溪边故意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天保、傩送的血缘“真”与对翠翠爱情“不真”的矛盾。天保、傩送先后为了亲情而放弃对翠翠的爱情,表明他们兄弟二人都不能算是真心实意地“爱”翠翠。(3)边城的“美”与“丑”的矛盾。边城的祥和与不祥和。边城“既不至于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可算得上“世外桃源”了,然而翠翠在吊脚楼下听到两个水手议论卖唱的妓女“楼
10、上妇人的爸爸是七年前在棉花坡被人杀死的,一共杀了十七刀”。边城的宁静祥和与令人心惊胆寒的凶杀事件并存。边域人人性的善与恶。边城人人性的善,小说中多有描写,然而促成老船夫死去的最后一个原因是中寨人的奸诈。他至曲二老的意思,又引发老人的负罪感,在旁敲侧击中残酷地斯送了老人孩存的信心, 边域人人性中有恶的一面。矛盾。(4) 作者对人性美的话歌与作品中人性美的失败之间的矛盾。边城被誉为“歌颂人性的至美”“表现人性美的力作”“人性美的赞美诗”等。就连沈老先生自己也说,表现的本体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并被到处引用,几乎写进所有相关论文和专著,被当作人性美观点的“
11、护身法宝”。然而,事实上,在老船夫死去、白塔倒掉之前,人性美的失败一直是边城的主要线索。作品中那些细小和猛烈的冲突中闪现着的是一个一个极其孤独的灵魂,这种孤独来自人的精神局限性,并把人一个一个逼向死亡。人性是美的,然而人性美的结局却是一个个的悲剧,这不能不说作品所揭示的主题,客观上是人性美的失败。(二)现当代文学是近百年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变革发展的曲折历程,在表现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研读本单元课文,回顾初中以来学过的相关文章,再拓展阅读一些现当代作品,从下面任务中任选一项,在老师指导下举办一次“现当代文学读书研讨会”。1.有人说中国现代文学的特点之一是“感时忧国”
12、,作家的目光更多地凝聚在国家命运和人民悲欢上。你是否赞同这种概括?联系自己读过的现代文学作品,特别是本单元作品,作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与同学交流。2.阅读本单元作品,感受不同作家各自的创作风格。任选一位你喜欢的作家,再拓展阅读他的一些作品,从写作理念、艺术特色、语言风格等方面选择其一,深入思考,谈谈你的认识,全班研讨交流。思路点拨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并加以探究地能力,目的是引导同学们站在一定的高度,从宏观上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某些特点和某些作家的作品进行审视和分析,提高同学们在更宽广的视域内认识文学创作的能力。参考示例1. 赞同这种概括。中国现代文学“感时忧国”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暴露国民的弱点,引起疗救者的注意。鲁迅的小说祝福药阿Q正传都体现了这一特点。祝福中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我”有进步思想,讨厌四叔,同情祥林嫂,但又有软弱性;柳妈给祥林嫂出主意,让她捐门槛,结果祥林嫂捐了门槛后,在祝福时因四婶的一声断喝而彻底绝望。药中的华老栓愚昧落后,相信蘸着革命者夏瑜的鲜血的人血馒头能够治好儿子的肺痨病。阿Q正传中的阿Q是没有固定职业、没有住处的底层农民,他自欺欺人、妄自尊大,面对种种屈辱,总是用“精神胜利法”来聊以自慰。这些形象都是小知识分子和底层人民,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2)反映现实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老舍的茶馆逼真地勾勒出晚清社会的真实图景,写出地痞、流氓、
14、特务横行及百姓卖儿卖女、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沈从文的边城描摹出边地山寨的风土人情,以人性美与人生悲剧的对立表现了旧时代人民生活的不幸。(3)表现对革命的思考和强烈的爱国情怀。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不主张徒手请愿,表现出对斗争形式的理性思考;药中的革命者夏瑜被杀,群众成为看客,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茶馆中的常四爷正直、爱国,因为说了句“大清国要完”而被逮捕。孙犁荷花淀塑造了以水生和水生嫂为代表的抗日青年形象,反映了民众的觉醒和勇于杀敌的革命精神。2.思考认识。示例一:鲁迅小说的“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讽刺笔法。“戚而能谐”,指在讽刺的笑声中包含着深沉的忧郁,表现了作者深厚的爱憎感情。“婉而多讽”,
15、是指对讽刺对象不公开表态,把讽刺的锋芒隐藏在委婉曲折的真实描写之中。鲁迅小说中的讽刺大都是含蓄而隐藏的,从人物和场面的叙述、描写中流露出来。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的另一个特点,是把喜剧性同悲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笑声里隐藏着深沉的忧伤。阿Q正传写阿Q自欺自慰的“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是异常可笑的。孔乙己中孔乙己的一生,同样是在引人哄笑和举人等的折磨中结束的。在喜剧性描写和悲剧结局的交织里,人物的悲剧命运更加令人同情。示例二:鲁迅小说文约意深、简笔传神的语言风格。一是锤炼字句,准确、精练。例如药中写:“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掏
16、”“抖抖的装入”“按了两下”等动作,形象地描写出勤劳俭朴的华老栓夫妇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血汗钱,要拿去买人血馒头治儿子的痨病时谨慎和沉重的心情。二是联辞结采,出神入化。鲁迅运用借代、比喻、对比、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出神入化,耐人寻味。如孔乙己中用“短衣帮”指代穷苦的人,用“穿长衫的”指代当时有钱的上层人。用不同的衣衫代替不同的人,发人深思。故乡中,采用对比手法描写少年闰土和他二十年后变成了一个“木偶”人,表现了鲁迅对闰土的同情。孔乙已中“才可以笑几声”“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众人也都哄笑起来”的反复出现,说明孔乙己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是一个笑料。(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无论是追求语言的准确
17、、清晰、恰当,还是生动、形象、传神等,都和作者遣词造句的能力有关。推敲锤炼,寻找最合适也最能出彩的字句,应当成为我们表达的追求。本单元作品中有很多值得品味的精彩语句,如:阿Q正传中,多次用“飘飘然”来表现阿Q精神胜利后的得意忘形;徐志摩的潭水,“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冯至笔下,彩菌“不知点缀过多少民族的童话”。所有这些,都是作者锤炼出来的精彩语言。结合本单元课文中的实例,探究语言的表达技巧,选择一个角度,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语言鉴赏札记。思路点拨本题考查鉴赏和探究文学作品的语言,目的是引导学生学写语言鉴赏礼记,形成良好的阅读、理解和鉴赏习惯,提高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18、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鉴赏,才能深入体会语言审美的妙处,提升自己的语言审美能力。完成本任务,首先在题目提供的准确、清晰、恰当、生动、形象、传神等六个方面中选定一个方面,或者另选其他一个方面,然后在本单元课文中筛选符合要求的字词或句子,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其精彩之处。参考示例词句出彩传神递韵锤炼语言,就是寻找最合适也最能出彩的词句,恰到好处地状摹出形象的神韵,表现出性格的特征,状摹出场面的特质,表达出心理情感的幽微之处。生动的动词或形容词,最有利于状摹出形象的神韵。“阿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句中用了一个动词“捏”,而不是“纂”或“抓”,生动地状摹出他长有癞疮疤的头上毛发稀少、辫子
19、细瘦的形象。“小尼姑全不睬,低了头只是走。阿Q走近伊身旁,突然伸出手去摩着伊新剃的头皮,呆笑着,说”中的“摩着”“呆笑”,极写阿Q的下流相,尽显阿Q欺软怕硬的丑态。“二德子不听王利发的话,一下子把一个盖碗搂下桌去”,用一个“搂”字,写二德子故意打碎茶碗的动作,刻画出人物一副蛮不讲理的无赖相。字词可以在形象刻画上传神,句子当然更可以传神。茶馆中写黄胖子出场,“严重的沙眼,看不清楚,进门就请安”,说话间并不停留,径直“往里走”。“进门就请安”看似谦恭有礼,径直“往里走”端显江湖流氓做派。精妙的词语或句子,可以传达出人物内心的情感体验或心理活动,更使其神韵毕现。阿Q正传中写阿Q与王胡比捉虱子,“他很
20、想寻一两个大的,然而竟没有,好容易才捉到一个中的,恨恨的塞在厚嘴唇里,狠命一咬,劈的一声,又不及王胡响”。“恨恨”“狠命一咬”,将阿Q因身上的虱子不如王胡的大、咬得不如王胡的响而产生的懊恼、不甘与急于“胜过”王胡的心理描写得惟妙惟肖,令人忍俊不禁。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更能委婉曲折地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或情感倾向。边城中,二老傩送安排人送翠翠回家时,“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地随了那火把走去”。“吃惊”“害羞”形象地传递出翠翠得到被自已误解的男子的帮助,心里有几分羞涩,又有几分难为情的心理。“默默”表明翠翠在心里回味这件事,傩送在她心里留下抹不去的记忆,让
21、她的内心不再平静。爷爷和翠翠带着大老天保送的鸭子往回走时,爷爷说:“翠翠,莫闹,我摔到河里去,鸭子会走脱的!”翠翠回答说:“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翠翠借对鸭子的态度,委婉而又明确地向爷爷表示自己无意大老,同时也体现了少女羞于提起婚嫁的心理。运用精当的动词或形容词,可以将场面的特征点染出来。茶馆中秦仲义与庞太监交锋时,“茶客们忽然全静寂起来,几乎是闭住呼吸地听着”,“普寂”“闭住呼吸”极其精练地状基出一场激烈交锋即将到来时的紧张气氛。有时,形容词、叠音词的反复运用,能够收到状基场面描摹人物、衬托形象的多种功效。秦腔中写教裴生演出,“那慧娘站在台中往下蹲,慢慢地,慢慢地,慧娘蹲下去了,全场人头也矮
22、下去了半尺,等那慧娘往起站,慢慢地,慢慢地,慧娘站起来了,全场人的脖子也全拉长了起来。”“慢慢地,慢慢地”的连用和问隔重复,描摹观众入迷的形象、场面如在眼前,衬托出秦腔名角演技的高超,可谓一石三鸟,妙不可言。二、写作指导:语言的锤炼作文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出彩就是作文最亮眼的颜值。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高深的立意,都要以语言为载体,即通过语言的包装让文章变得生动形象,从而使人读后产生新感觉,获得新体验,触发新感悟。对比阅读,明确要义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经过的人没看见他似的走开了。有一天,一位诗人走近他身
23、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请问:诗人给乞丐写了一句什么样的话?答:“春天就要来了,可我看不见她。”(这句话运用反衬的手法,衬托出盲人的悲哀,更能激发路人的同情。)1.文采的有无与优劣。作文有文采,才能吸引特殊读者阅卷人。下面的同类作文中,哪个文段更有文采,更吸引阅卷老师?为什么?例句1:近几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变得追求利益,而忘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中国难道不会衰败吗?莫让传统文化消失。例句2:朦朦月光,我手捧一杯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有一缕最
24、暖的;灼灼红叶,我拾起一片最热的;芳芳鲜草,我摘取一束最绿的。面对众多的中华文化和最优秀的传统工艺,我们又该怎样选择?应该留下我们的传统文化。例句3:夜空中,焰火四射,耀人耳目,随之一现即逝,归于沉寂,这是科技的力量:强大、耀眼、转瞬即逝。茶杯中,新叶浮动,清香扑鼻,随后细细啜饮,心醒意豁,这是传统的力量:平实、温润、世代流芳。明确:没有文采的语句读来索然寡味,徒有光鲜形式没有思想的语句让人心生厌弃,而思想与文采齐飞个性共才情一色,往往令读者一见倾心。2.文采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善于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调动自己的感官积累、推敲、锤炼语言。高考考试说明:语言要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高中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下册 第二 单元 期末 复习 知识点 提纲 练习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60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