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含练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含练习题及答案)(2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第一部分:学习目标整合1反复朗读课文,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这些先秦散文,要反复朗读甚至熟读成诵。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鉴赏人物形象。3理清事件情节发展,在矛盾冲突中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4拓展探究,学习古人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探究其现实意义。第二部分:经典习题变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一:(孟武伯问:)“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节选自论语公冶长第五)材料二:十一年春,齐师伐我,及清。季孙谓其宰冉求曰:“齐师在清,必鲁故也,若之何?
2、”求曰:“一子守,二子从公御诸竟。”季孙曰:“不能。”求曰:“居封疆之间。”季孙告二子,二子不可。求曰:“若不可,则君无出。一子帅师,背城而战,不属者,非鲁人也。鲁之群室众于齐之兵车,一室敌车优矣,子何患焉?二子之不欲战也宜,政在季氏。当子之身,齐人伐鲁而不能战,子之耻也,大不列于诸侯矣。”季孙使从于朝,俟于党氏之沟。武叔呼而问战焉。对曰:“君子有远虑,小人何知?”懿子强问之,对曰:“小人虑材而言,量力而共者也。”武叔曰:“是谓我不成丈夫也。”退而蒐乘。孟孺子泄帅右师,颜羽御,邴泄为右。冉求帅左师,管周父御,樊迟为右。师及齐师战于郊。齐师自稷曲,师不瑜沟。樊迟曰:“非不能也,不信子也,请三刻而
3、瑜之。”如之,众从之。师入齐军。师获甲首八十齐人不能师宵谍曰:“齐人遁。”冉有请从之三,季孙弗许。冉有用矛于齐师,故能入其军。孔子曰:“义也。”(节选自左传哀公十一年)【注】一子:指鲁国卿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中的一家。“二子”即其中两家。武叔:鲁国叔孙氏第8代宗主。懿子:鲁国孟孙氏第9代宗主。蒐乘:检阅军队。孟孺子泄:孟懿子之子,谥号“武伯”。1.材料二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师获A甲B首C八十D齐人E不能F师G宵H谍曰2.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宰,古代采邑的长官或卿大夫的家臣。材料二中的季孙为鲁国卿大夫,冉求是他的家臣。B.
4、属,文中为服从命令之意,与赤壁赋中“举酒属客”的“属”意思相同。C.材,文中为才干之意,与成语“大材小用”中的“材”意思不同。D.右,文中为车右之意。古时乘车,在御者右边陪乘的武士为“车右”。3.下列对材料二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齐国的进攻,季孙咨询冉求,冉求开始给出的两种策略都被季孙直接否定了。B.冉求认为季孙既有保卫鲁国的职责,也有战胜齐国军队的实力,他认为季孙应该出战。C.冉求面对武叔、懿子的询问,故意贬低他们,用激将法成功激发了他们的抗齐斗志。D.鲁军不肯冲过沟作战,冉求接受了樊迟的建议,成功让鲁军出击。4.把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季孙使从于朝
5、,俟于党氏之沟。(2)非不能也,不信子也,请三刻而踰之。5.材料一中,面对孟武伯的提问,孔子用“可使为之宰也”评价弟子冉求。请结合材料二,分析冉求能够“为宰”的原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孟子曰:“仕。传曰:孔子
6、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礼曰:诸侯耕助,以共粢盛;夫人蚕缫,以为衣服。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惟士无田,则亦不祭。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出疆必载质,何也?”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曰:“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
7、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6.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丈夫生A而愿为之B有室C女子生D而愿为之E有家F父母之心G人H皆有之7.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命,指训导,与成语“耳提面命”中的“命”字意思相同。B.独,独自,与“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的“独”字意思不同。C.夫人,指诸侯之妻,也可以是对已婚妇女的尊称,本文是后者的意思。D.牺牲,古代供宗庙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后泛指祭祀用的牲畜。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这样的人
8、,对天下有着很强的威慑力,一举一动都举足轻重,是当之无愧的大丈夫。B.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践行世间的正道,如果得志就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如果不得志就应独守其道。C.孟子认为古代君子愿意做官,他们失掉官位就像诸侯失去封国一样,所以传上说孔子几个月没有被君主任用就会焦急不安。D.孟子认为,如果祭祀的祭品、祭具、祭服等不完备,就不敢祭祀、不敢宴饮宾客,这种人是不值得同情的。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2)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10.孟子以“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作类比,其目的是什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一:天下大定。高
9、祖都雒阳【注】,诸侯皆臣属。故临江王驩为项羽叛汉,令卢绾、刘贾围之,不下。数月而降,杀之雒阳。五月,兵皆罢归家。诸侯子在关中者复之十二岁,其归者复之六岁,食之一岁。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
10、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高祖欲长都雒阳,齐人刘敬说,乃留侯劝上入都关中,高祖是日驾,入都关中。六月,大赦天下。(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注】雒阳:古都邑名,即今洛阳。材料二: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11、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11.材料二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及羽A背关怀B楚C放逐义帝D而自立E怨王侯F叛G己H难矣12.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侯,古代爵位的一种。秦汉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最高为彻侯,后改称列侯。B.“不绝粮道”的“绝”指断绝,和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绝”不同。C.尺寸,可以形容距离短或数量少,也可以指客观标准。“非有尺寸”指项羽能凭借的东西很少。D.过,在文中是错误的意思,和成语“文过饰非”中的“过”字
12、意思不同。1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席,请列侯、将领们对他与项羽功业成败的原因发表见解。B.汉高祖认为高起、王陵“知其一,未知其二”,指出他们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C.司马迁认为项羽作为舜的后代,虽有与舜一样的重瞳子,但可惜为人过于残暴。D.司马迁辩证地看待项羽,既肯定他灭秦的功业,也指出他的行为过失和性格弱点。1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2)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15.根据所选材料,概括项羽失败的原因。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GH解析:第一个分句,“师”
13、作主语,翻译为“鲁军”,其谓语为“获”,宾语为“甲首”,“八十”为后置定语,修饰“甲首”,所以第一处断在D处;第二个分句,“齐人”为主语,“不能”为否定副词,其后一定接谓语,“师”活用为动词,作谓语,翻译为“组成军队”,所以第二处断在G处;第三个分句,“宵”作为时间状语置于句首,单独断开,所以第三处断在H处。2.答案:B解析:B项,“意思相同”说法错误。“举酒属客”的“属”指劝请。C项,“大材小用”的“材”指材料。3.答案:A解析:“冉求开始给出的两种策略都被季孙直接否定了”说法错误。冉求的第一种策略“一子守,二子从公御诸竟”,季孙确实是直接否定了;但从第二种策略“居封疆之间”提出后“季孙告二
14、子,二子不可”可以看出,季孙并未直接否定,而是先询问了孟孙、叔孙,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才转告给冉求的。4.答案:(1)季孙让(冉求)跟他一起上朝,(冉求)在党氏之沟等候着。(关键词“俟”,“使从于朝”省略句,“俟于党氏之沟”状语后置句)(2)不是做不到,是不信任您,请您申明号令三次然后带头冲过去。(关键词“信”“三刻”“踰”)5.答案:具有政治眼光,为季孙指出应对齐国的策略。很有谋略,用激将法成功激发孟孙、叔孙的抗齐斗志。具有军事才能,率领军队用矛击败齐国军队。解析:依据材料二中的“季孙谓其宰冉求曰大不列于诸侯矣”可知,冉求具有政治眼光,为季孙指出应对齐国的策略。依据材料二中的“武叔呼而问战焉,
15、对曰退而蒐乘”可知,冉求很有谋略,用激将法成功激发孟孙、叔孙的抗齐斗志。依据材料二中的“冉有用矛于齐师,故能入其军”可知,冉求具有军事才能,率领军队用矛击败齐国军队。参考译文材料一:(孟武伯问道:)“冉求怎么样?”孔子说:“冉求,一个千户规模的大邑,一个具备百辆兵车的大夫封地,可以让他担任长官或家臣,不知道他的仁德怎么样。”材料二:(鲁哀公)十一年春,齐军攻打我国,到达清地。季孙对他的家臣冉求说:“齐军在清地,一定是为鲁国而来,怎么办?”冉求说:“(三家中)一家防守国都,两家跟随国君去边境抵御他们。”季孙说:“我指挥不动。”冉求说:“那就在近郊应战。”季孙(将冉求的话)告诉了孟孙、叔孙,二人不
16、同意。冉求说:“如果办不到,那么国君就不必出战。您一人率领军队,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不肯服从命令的,就不能算是鲁国人。鲁国卿大夫家的兵车比齐国的兵车要多,您家的兵车抵御齐国的兵车就足够了,您担心什么呢?他们二人不想出战是应该的,因为政权在季氏手上。当您执政的时候,齐国人攻打鲁国(您)却不能出战,这是您的大耻辱,也就完全不配位于诸侯之列了。”季孙让(冉求)跟他一起上朝,(冉求)在党氏之沟等候着。武叔招呼(冉求)问他对出战的看法。(冉求)回答说:“君子有深远的谋虑,小人懂得什么?”懿子坚持问他, (冉求)回答说:“小人是考虑了才干才说话,估量了力量才行动。”武叔说:“这是说我不是大丈夫啊!”
17、回去后就检阅军队。孟孺子泄率领右军,颜羽为他驾车,邴泄任车右。冉求率领左军,管周父为他驾车,樊迟任车右。鲁军与齐军在郊外交战。齐军从稷曲发起进攻,鲁军不肯冲过沟(迎战)。樊迟说:“不是做不到,是不信任您,请您申明号令三次然后带头冲过去。”(冉求)照他的话做了,大家跟着冲过了沟。鲁军攻入齐军。鲁军斩获八十颗齐军甲士的脑袋,齐军无法成军。晚上,间谍报告说:“齐国人逃走了。”冉求三次请求追击,季孙不允许。冉求令部下用矛与齐军交战,所以能攻下齐军。孔子说:“(冉求的行为)是合乎道义的。”6.答案:CFG解析“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句式结构一致,如果在“生”后面断句,一定会超过三处,
18、故应在C、F处断开。“人”是“有”的主语,其间不应断开,故应在G处断开。7.答案:C解析:“夫人蚕缫”对应的是“诸侯耕助”,可见这里的“夫人”应该是诸侯之妻。B项,“独何与”中的“独”指偏偏、却。8.答案:D解析:“这种人是不值得同情的”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这里的“吊”需要考生根据语境推断其含义,同时可以联系教材陈情表“形影相吊”中的“吊”来推断,此处“吊”是安慰、慰问的意思。“亦不足吊乎”是反问句,意思是“这难道不应该安慰他吗”。9.答案:(1)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关键词“往”“女”“夫子”)(2)古
19、代的君子不是不想做官,而是厌恶不能通过正道求官。10.答案:以农夫不丢弃自己的农具类比士人外出求官一定要带见面礼,解释孔子去他国要带着见面礼的原因:谋求仕途。解析:题干不仅要求分析孟子言论的目的,还考查了类比的内容,可谓一箭双雕,十分新颖。首先要从文中找出孟子言论中提及“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的相关内容,明确孟子为什么要说这句话。然后找出孟子提出的关键词“耒耜”的类比点,要理解“耒耜”是古代农具,孟子以农夫无论到哪里都不会舍弃自己的农具类比前文提到的士“出疆必载质”,即士人外出求官一定要带见面礼,并且隐含了另一个类比,即以农民耕种类比士人做官,同时也回答了周霄的提问,即孔子出门带见面礼的原因
20、。参考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气节、有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里能称得上有气节、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行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把顺从当作常法,是妇人应遵循的规则。大丈夫应该住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能实现理想时,就同百姓一起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有气节、有作为的
21、男子。”周霄问道:“古代的君子做官吗?”孟子答道:“做官。传上说:孔子要是一连几个月没有被君主任用,就心神不安,离开一个国家,一定要带着礼物,以便和别国国君见面。公明仪也说:古代的人一连几个月没有被君主任用,就要去安慰他。”周霄说:“一连几个月没有被君主任用就去安慰他,不是太性急了吗?”孟子答道:“士人失去官位,就好像诸侯失去封国。礼上说:诸侯亲耕籍田,用来供给祭祀用的谷物;诸侯夫人亲自养蚕缫丝,用来供给祭祀的衣服。祭祀用的牲畜不肥壮,祭祀用的谷物不洁净,祭服不完备,不敢用来祭祀。士人若没有供祭祀用的田地,那也不能祭祀。牲畜、祭具、祭服不具备,不敢祭祀,也就没有勇气举行宴会,这难道不应该安慰他
22、吗?”周霄问道:“离开一个国家时,定要带上谒见别国国君的礼物,为什么呢?”孟子说:“士人做官,就像农夫种田;农夫难道会因为离开一个国家就丢弃他的农具吗?”周霄说:“我们晋国也是个有官可做的国家,却不曾听说想做官这样急迫的。想做官是这样急迫,君子却又不轻易去做官,为什么呢?”孟子说:“男孩一出生,父母就希望为他找到妻室,女孩一出生,父母就希望为她找到婆家,父母的这种心情,人人都是有的。但是,如果不等父母的指派,没有媒人的说合,就钻洞扒缝互相偷看,翻过墙头跟从他人,那么父母和社会上的人都会轻视他们。古代的君子不是不想做官,而是厌恶不能通过正道求官。如果不通过正道而去为官,是和钻洞扒缝相似的行为。”
23、11.答案:CEH解析:“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的主语皆为“项羽”,故其间应断开,即在C、E、H三处断开。12.答案:D解析:D项,两个“过”都是错误的意思。B项,“而绝江河”中的“绝”指横渡。13.答案:C解析:司马迁并未肯定项羽是舜的后代,且“但可惜为人过于残暴”错,“何兴之暴也”的意思是为什么崛起得这么迅猛呢?14.答案:(1)联合众多的士兵,只要打仗一定胜利,只要攻城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2)秦王朝政治混乱的时候,陈涉首先发难,英雄豪杰蜂拥而起,互相争斗,数不胜数。15.答案:不能知人善用(妒贤嫉能);刚愎自用;贪功好利。解析:只要抓住关键句“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
24、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等,即可得出答案。参考译文材料一:天下基本平定。高祖建都洛阳,诸侯都成为高祖的属臣。原来的临江王驩为了项羽起兵叛汉,高祖命令卢绾、刘贾围攻驩,没有攻克。几个月后驩投降了,在洛阳被杀。五月,士卒都解甲回家。留在关中的诸侯国的士卒免除徭役十二年,那些回家乡的免除徭役六年,发给粮食供养一年。高祖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宴。高祖说:“列侯和各位将领,你们不能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什么呢?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又是因为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傲慢而且轻侮别人,项羽仁厚而且爱护别人。可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
25、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给人们,跟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项羽却妒贤嫉能,有功的就忌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只要打仗一定胜利,只要攻城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虽然有一位范增却不能很好地用他,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高祖打算长期定都洛阳,齐人刘敬劝说,还有留侯张良也劝说高祖进入关中
26、去定都,高祖当天就起驾入关,到关中去建都。六月,大赦天下。材料二:太史公说:我从周生那里听说,“舜的眼睛大概是双瞳孔”,又听说项羽也是双瞳孔。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吗?为什么他崛起得这样迅猛呢?秦王朝政治混乱的时候,陈涉首先发难,英雄豪杰蜂拥而起,互相争斗,数不胜数。但是项羽并没有一尺一寸可以依靠的权位,乘势兴起于平民百姓之间,三年的时间,就发展到率领五国诸侯一举灭秦,并且分割天下,自行封赏王侯,把持大权,独断专行,自称“霸王”。虽然“霸王”之位并未维持到底,但也是近古以来未曾有过的。等到项羽放弃关中,怀恋故乡楚地,流放义帝而自立为王,抱怨王侯们背叛自己,这时已处境艰难了。自己夸耀自己的功劳,独逞
27、个人的智慧,而不效法古人,认为霸王之业绩就是用武力征伐夺取天下,五年的时间,就使得他的国家灭亡了,直到身死东城,他还没有觉悟,不肯责备自己,这显然是错误的。而且还借口说“是上天要灭亡我,并不是我用兵的过错”,这难道不是很荒谬吗?第三部分:重难知识易混易错一、文言文阅读整体突破(一)建立正确的阅读观整体阅读整体着眼,局部入手,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原则。所谓整体着眼,就是指通读全文,了解全篇大意。只有做到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才能在解题时迅速找到答题区间,找准相关字句,从而联系具体语境准确作答。实词义项的选择、句意的理解和翻译都必须回归原文,联系上下文,考虑其所在段落乃至全篇内容;文意的分析和概
28、括更离不开对文本中心人物、中心事件、中心内容、中心论点的整体把握。因此,整体把握全文,对考生迅速、准确地解答题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看整体文言文阅读不仅要关注一字、一词、一句,还要关注文章的整体,看文章整体写了什么内容,哪些人,哪些事,什么性格、品质,这些都是要先把握的。考生不要急于做题,不要急于破解哪个词、哪句话,先要弄清文章的整体内容及行文特点,这是整体阅读的核心内容之一。2.整体看不要以为阅读完文本材料就算整体把握了。文本本身固然重要,但标题、文后注释、试题这些内容也绝不可忽视,它们是整体把握文意、解决疑难的重要辅助内容。整体看,就是先抓住文本本身,再看标题、选文出处、文后注释及试题
29、这些内容,看它们为整体把握提供了哪些或明或暗的辅助信息。总之,把标题、正文、出处、注释、试题全都看完了,才能整体把握文意。(二)文言文整体阅读“五方法”1.勾画圈点法:边阅读,边勾画出人名、地名、时间词、事件起讫词语及文中评议性词句,勾画出较难理解的词句等,同时思考、总结“何人、何时、何事”等内容。2.主线阅读法:阅读时牢牢抓住“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过什么事、事情的结果怎样”这条主线来筛选信息,划分层次,把握内容提要。3.借题解文法:要借的这个题就是几乎每卷都有的文意概括题。该题所给的四个选项均是命题人对文意的概括,其中只有一项不正确,即使是不正确项,也不是完全不正确,错误只在个别词
30、语上。这样,该题绝大部分的正确文意便是考生读懂文意最好的“提示”和“拐杖”,考生一定要“借”此题来解文。4.以文解文法:借用文章中的话来理解。文章中的诸多因素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考生解文的一种依据,阅读时要仔细发掘。5.以注解文法:命题者往往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能给解文、解题带来一定帮助。解题时,考生千万不要对其视而不见,一定要充分利用。二、文言断句题文言文断句,在传统上被称为“断句读”。正确断句,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因此,断句能力的高低,成了文言文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文言文断句也成为高考常规试题之一。一、文言断句“三原则”第
31、一,通读全文,结合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及句子之间的联系。第二,先易后难,把能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第三,重视复查,断完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句子的含意、情理逻辑再检验一遍。三、文化常识题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高考考查的重点是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内容。从内容上划分,古代文化常识大致可划分为九大类别:姓名称谓、宗法礼俗、古代官制、教育科举、天文历法、古代地理、文学艺术、历史人物、古文特有词汇。文化常识复习“三方法”文化常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要点繁多而复杂,这就要求广大考生能够结合考情有效把握复习方向,明确知识要点所在,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1.
32、紧扣教材,抓住重点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中学语文教材始终是我们展开复习的根本。立足教材、紧扣教材是我们高考取胜的不二法门。2.强化训练,整理笔记做好教材复习的同时,大量的试题训练也必不可少。在这过程中,面对丰富的文化常识,我们必须重视笔记的整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不妨结合具体试题例句,把我们在强化训练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常识,及时归类整理到笔记本上,或及时整理制作成专题知识卡片,利用课余的零散时间随时随地加以记忆。3.分门别类,掌握方法我国古代文化知识博大精深,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给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带来了不小的障碍。所以,我们的笔记整理工作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比如,我们可
33、以采用分门别类的方法,按照古代官制、姓名称谓、教育科举、天文历法、宗法礼俗等标准进行分类,将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我们也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把常识性知识列成一览表,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便于记忆;我们还可以进行对比记忆,比如把表示官职提升与表示官职贬降的词语进行对比,表官职提升的词语有升、迁、晋、进等,表官职贬降的词语有谪放、贬谪、左迁迁谪等,通过分组对比,巧妙记忆,印象会更加深刻。四、概括分析题概括分析是在对文意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叙述的事件或所主张的观点归纳概括、理解分析。近年来,高考试卷均把对文意总体把握的考查作为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头戏。概括分析题往往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与“分析
34、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并考查。概括分析题的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进行的转述和分析。五、文言翻译题文言翻译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的文言知识点多,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属必考题。文言文翻译集中考查了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了考生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文言翻译题是高考卷分值较高的一道题。从近年来考生答题的实际情况来看,该题得分率还是普遍偏低的,如何科学高效、准确地掌握这一题型的应试技法,是摆在众多考生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第四部分:核心素养对接高考一、文言文整体阅读“五方法”1.勾画圈点法:边阅读,边勾画出人名、地名
35、、时间词、事件起讫词语及文中评议性词句,勾画出较难理解的词句等,同时思考、总结“何人、何时、何事”等内容。2.主线阅读法:阅读时牢牢抓住“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过什么事、事情的结果怎样”这条主线来筛选信息,划分层次,把握内容提要。3.借题解文法:要借的这个题就是几乎每卷都有的文意概括题。该题所给的四个选项均是命题人对文意的概括,其中只有一项不正确,即使是不正确项,也不是完全不正确,错误只在个别词语上。这样,该题绝大部分的正确文意便是考生读懂文意最好的“提示”和“拐杖”,考生一定要“借”此题来解文。4.以文解文法:借用文章中的话来理解。文章中的诸多因素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
36、系,这是考生解文的一种依据,阅读时要仔细发掘。5.以注解文法:命题者往往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能给解文、解题带来一定帮助。解题时,考生千万不要对其视而不见,一定要充分利用。二、“六抓”文言断句实用技巧1.抓关键实词,利用语法结构断句遵循语法结构规律,对文言文句子进行语法分析,这是断句的基础。文言文句子中某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但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就很容易判定了。语法上充当主干成分的主要是名词、代词和动词,这便是“关键实词”。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一般在中心词前。我们在断句时,需要先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
37、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或代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作主语,常可在前断开,主语之后一般不断句(“者也”式判断句的主语之后应断句);作宾语,常可在其后断开。此外,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和宾语常有省略现象,这时的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谓语之后如果没有宾语、补语就要断句,如果有宾语、补语一般不断句(但“曰”“云”“言”等字作谓语时,要把它和它的宾语断开)。2.抓使用规律,利用文言虚词断句文言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充当句子成分,主要作用是表语法关系和语气,但也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应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
38、处的位置,这对断句有极大帮助。(1)句首语气词有“夫”“盖”“惟”“焉“其”“盍”“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等,通常在它们前面断句。另外,“嗟夫”“嗟乎”“呜呼”等相对独立的叹词前后都可断句。(2)句末语气词有“也”“矣”“哉”“乎”“与(欤)”“焉”“耶(邪)”“兮”“耳”“而已”等,通常在它们后面断句。(3)“以”“于”“为”“而”等,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但如果“而”表转折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且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当
39、然,我们在利用虚词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乎”一般放在句末,表感叹、疑问等语气,后面要断开;但要考虑特殊情况,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乎”用在句中,同“于”,作介词,后面就不能断开了。3.抓引用提示词,利用对话标志断句文言文在对话或引文中,经常用“曰”“云”“言”“谓”等字提示,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这些提示语,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的人及其所说的内容,一般在它们后面断开。需要注意的是,对话时,一般只在第一次问答时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了。4.抓语序句式,利用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断句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限定。如“
40、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除前后外,中间也可断开。又如“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为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为被动句式,这些句式只能在整体前后断开。此外,倒装句的语序需要特别注意,尤其应该抓住介宾短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句式规律。文言文中还有一些固定词组,其中一些还是古今异义词,断句时不能轻易拆散它们。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5.抓表达习惯,利用修辞手法断句文言文不仅文字典雅,而且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常用排比、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法,呼应和承接句子,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
41、提供了条件。如文言文中常见的反复、对比、排比及并列结构,一般在相同位置有相近或相反词语,应当在它们之间断开。如贾谊的过秦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6.抓行文思路,利用总分关系断句古人写文章不仅善用修辞、讲究句式,还注重行文思路。阅读文言文时就可以抓住这一特点,特别是利用总分关系来断句。总分关系是指语段中有一句话对全段内容进行总结说明,其他几句分别从不同方面展开。总分关系构成的语段,在形式上可以先总说,后分说;也可以先分说,再总说;还可以先总说,再分说,最后小结。如孟子梁惠王下中的“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
42、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一句,先分述再总述,“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是小结。三、(一)文化常识设题“四陷阱”设误点示例扩缩范围太守是那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辨析:中国科举起源于隋,所以“主要掌管科举”错误,这是扩大了范围。太守也并不掌管军事。张冠李戴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辨析:“由丞相主持”错。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偏概全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辨析:“朝廷中的各级官员”错,“有司”的含义有二:一是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二是泛指官吏。此题中的
43、“有司”是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误解词义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辨析:“旧时均可指国都”错,“师”单用时不表示国都。(二)文化常识解题“三技巧”技巧说明巧用文言材料中的语境信息进行推断。从文言词语角度考查文化常识,所选词语符合该文言材料的语境,因此可以巧用文言材料中的前后语境信息进行推断。如,根据原文信息“意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因二孙杀人事未发觉,所以拷问子春,最后的结果是二孙自杀。抓住原文的这些信息,结合特定的语境,可以推知“然后再作考察”的说法是错误的。“考”是通假字,指拷问。巧用学过的课文中的信息
44、进行推断。高考对文化常识的考查,是一个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拓展过程。许多知识来自课内,只有把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记牢,巧用学过的课文中的信息进行推断,才能轻易解答此类题目。如,“趋庭”语出王勃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典出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后因以“趋庭”为承受父教的代称。巧用题干中的常识信息进行推断。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文书的名称、官场的礼节、朝廷的机构设置、典章制度、行政区划、一些避讳的说法等上,这类题目的错误项一般设置得比较明显。题干本身可能包含了常识,根据我们平时的积累,
45、巧妙地分析,就能解决一些问题。如,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显然是错误的,近侍是左右侍从的人,多指在君主身边侍从的臣子,此处说他们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显然不符合常理。四、(一)概括分析答题“三步骤”1.全面理解,整体把握不论做哪一类题,先要能够从宏观上对全文有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重点掌握一些关键信息,如重要的时间点、文中表达重要意思的词句、文章的主旨或观点等等。对于人物传记,我们要注意人物的语言、事迹和性格,故事的来龙去脉;对于游记,则要注意游览的顺序和时间,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等等
46、。另外,在阅读时不能贪快,不能因急于下手而跳读、漏读同时,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以发现隐秘而细小的错误点。2.关注细节,依文索义错误选项通常是把某一情节通过添加、转移、曲解等方式做了细微的改动。所以我们在审读选项时,对细微的情节,包括人物的言行、对人物的品评、动作的施动与受动、时空上的顺序等等,都不能忽略。选项对文中信息的描述有两种方式:直述和转述。如果是转述,我们要注意转述的句意与原文是否保持一致。判断选项正误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原句,再结合上下文语境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切记不可凭印象主观臆断。有的选项可能涉及原文的多处细节,这些都要准确找到,不能想当然,要判之有据。如果说某一分句在文中
47、根本找不到相应的句子,那十有八九是无中生有。3.仔细比对,反复推敲概括分析题的解题关键是“比对”,就是把每一个选项都与相应的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细致对比,重点关注人物与事件是否一致,时间上有没有颠倒,空间上有没有混淆,用词是否妥当,有没有故意拔高或降低对人物或事件的评价,有没有错误地理解某个关键词或关键句。找到某处存疑的地方后,再比对原文中的句子反复阅读,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一般说来只要找到原文,判断出选项是否错误应该是不难的。(二)概括分析答题“五比对”此类题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和重点题,命题者会有意设置错误陷阱,干扰考生的判断。我们可以采用比对法来解答这类题目。比对法就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比对法比对的内容是:人物、时间、地点、关键词语、添加或删减的内容、因果关系等。1.比对人物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产生的不同结果,防止张冠李戴、颠倒事实。辨析时应重点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命题设误误解形象把通过人物的言行所揭示出来的性格特点故意说错,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张冠李戴把甲人物所为说成是乙人物所为,或者把甲事件结果说成是乙事件结果。比对方法要围绕“谁在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60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