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全解全析)(江西专用)
《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全解全析)(江西专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期末模拟卷(全解全析)(江西专用)(1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模拟卷(本试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
2、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6单元。5. 难度系数:0.78。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轻轻地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自然风物()人情百态犹如一幅幅画面呈现在眼前,时时触动着我们的心灵。学子鲁迅先生那百草园中的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老舍先生笔下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zh蓄的绿色奉献给了济南的冬天;刘湛秋先生笔下的夏天的雨也有自己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莫怀戚解决散步时的分歧,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3、1)zh (2)犷 2(1分)括号内应填的标点符号是【答案】1 贮 gung 2、【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贮蓄,zh x。其意思是储存,积聚。粗犷,c gung,其意思是粗鲁强横,粗率豪放。2本题考查标点运用。“自然风物”与“人情百态”是表并列的两个短语,中间用顿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通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让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我们企盼走进冬天。然而北方的冬天,却显得肃杀,我们要学会享受冬天。享受冬天,就是坐在山巅感受大自然的粗犷与旷达;享受冬天,就是静坐窗前,欣赏雪花的 ,守住冬天的这片静谧,抛开心中的忧虑,便会走进贮蓄着抒情诗的意境;享受冬天,就是走进呼啸的寒风里,不吝啬自
4、信和勇气,去与冬天较量,让酷寒锻造你的意志,与怯懦诀别,然后去谱写青春的奋斗篇章。3(2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使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B由于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让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C通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D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4(2分)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A纷纷扬扬B咄咄逼人C气焰万丈D气势磅礴【答案】3C 4A【解析】3本题考查语病辨识与修改。文中画横线的句“通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让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语病是主语残缺,应删去“通过”或“使”。因此修改为:通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5、,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故选 C。4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纷纷扬扬:形容雪花、树叶等飘落物在空中纷乱飘舞的样子。B.咄咄逼人:形容气势逼人,使人难以忍受。C.气焰万丈:形容气势十分嚣张,盛气凌人。D.气势磅礴:形容气势盛大雄伟。根据语境“享受冬天,就是静坐窗前,欣赏雪花的 ”可知,这里是欣赏雪花飞扬的景象,用“纷纷扬扬”恰当。故选A。5. (2分)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篆刻艺术对我国文人绘画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诗、书、画、印的结合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特点。 ,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致与高雅,其不只是篆刻技法的具象表现,更是文人主体思想意趣的抒发与吐露,是文人
6、个性、内心情感的外化。A中国文人的闲适与风雅一定程度上体现在篆刻艺术中B中国文人的闲适与风雅一定程度上通过篆刻艺术来体现C篆刻艺术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文人的闲适与风雅D篆刻艺术一定程度上使中国文人的闲适与风雅得以体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C.根据前后文内容“篆刻艺术对我国文人绘画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诗、书、画、印的结合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特点”“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致与高雅”可知,横线上填的语句承上启下,既要承接“篆刻艺术”,又要引出其对文人绘画的作用。“篆刻艺术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文人的闲适与风雅”在内容上承接上文的“篆刻艺术对我国文人绘画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
7、作用”,衔接下文的“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致与高雅”;在句式上又与“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致与高雅”相一致。衔接最恰当;故选C。6(2分)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得体的一句是()A去超市购物,导购员叔叔说:“不打算买的物品请大家不要伸手去乱动,否则后果自负!”B爷爷,您难道忘了自己的病刚好吗?不要逞能再到处疯跑了。C妈妈,您健康长寿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为了健康,您还是少劳累一些吧。D同桌考试成绩不理想,你劝他说:“不是每个人都是学习的料,你就省省力气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A.导购员说“不打算买的物品请大家不要伸手去乱动,否则后果自负”语气生硬,带有威胁性,不得体;B.“不要逞能再到
8、处疯跑了”这样的表述不够尊重长辈,不得体;C.“妈妈,您健康长寿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为了健康,您还是少劳累一些吧”既表达了对妈妈的关心和爱,语气又很委婉,非常得体;D.“不是每个人都是学习的料,你就省省力气吧”这种说法打击同学的积极性,很消极,不得体;故选C。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一)(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春日汪藻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注释】汪藻,宇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茅茨:茅草屋顶。烟暝:烟雨迷蒙。7(2分)下列对诗歌理解和赏
9、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句开门见山,表现春日多雨,次句具体描绘,补足上句之意。B颔联主要写人,写出了人经过渡口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状态。C颈联写将开未开的桃花嫣然含笑、探头伸出篱笆,便觉深情。D全诗描写了诗人春日出游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语言清新明快,素净淡雅,极富画面感,读来别有一番意趣。8(2分)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桃花嫣然出篱笑”一句。【答案】7B 8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嫣然笑”赋予桃花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株桃花伸出篱外,将开未开、含苞待放的动人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桃花(春日所见景色)的喜爱之情。【解析】7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分析。B.领联“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10、”的意思是:野外田里的一潭绿油油的春水比镜子还要碧绿光亮,古渡口边人经过时水边的鸥鹭却自在不受惊吓。其第二句虽然提到了“人”,但主要写的是景。选项的理解是错误的。故选B。8本题考查赏析重要诗句。“桃花嫣然出篱笑”的意思是:篱笆外将开未开的桃花探头伸出,看上去是如此嫣然含情。运用“嫣然”“笑”等,赋予“桃花”以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桃花从篱笆内探出头,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桃花含苞待放的风姿神韵和动人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日所见桃花美景的喜爱之情。(二)(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韩生料秦王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
11、心忧之,必不出。” 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吾登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天下之物,见形可以测微,智者决之,拙者疑焉。料敌者如韩生之料秦王,可谓智矣。【注释】徙(x):迁移。宿卫:在宫禁中值班警卫。9(3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昔( )(2)止( )(3)好( )10(4分)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2)料敌者如韩生之料秦王,可谓智矣。11(3分)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答案】9 从前 制止 喜欢,爱好 10(1)君王心爱的儿子病了三天,君王担心他,必定不会出
12、来狩猎。(2)料敌如同韩生料秦王,可以说是有智慧啊。 11在生活中,我们要勤于观察思考,善于见微知著。【解析】9本题考查文言解释。(1)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 :意为从前秦王喜好打猎而因此扰民;昔:过去,从前;(2)有韩生者止之曰:意为有个叫韩生的人制止他们说。止:制止。(3)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意为我听说国王的爱子喜欢放风筝。好:喜欢,爱好。10本题考查文言翻译,注意句中的关键词。(1)第一个“之”:的;病:生病;忧:担心;第二个“之”:代词,指王的儿子。(2)料:预料;如:像,如同;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谓:叫作、称作;智:聪明。11本题考查文章的中心主旨理解。由文章“天下之物,见形可以
13、测微,智者决之,拙者疑焉。料敌者如韩生之料秦王,可谓智矣”可知大意为“天下的事物,见外形可以推测其中微妙,智慧的人据此判断它,笨拙的人只会迷惑啊。料敌如同韩生的料秦王,可以说是有智慧的啊”,所以给我们的启发应该是“我们应该善于观察,才可以得出恰当的结论”。也就是说,善于观察细节,这样才能做一个有智慧的人。【参考译文】从前秦王喜好打猎而因此扰民,有一次他下令在北郊打猎。头一天,百姓都离开回避他。有个叫韩生的人制止他们说:“国王心爱的儿子病了三天了,国王担心他,必定不会出来狩猎。”后来果然是如此。有人问他说:“我在宫禁中值班当警卫,尚且不知道国王的爱子病了。您怎么知道他病了呢?”韩生说:“我听说国
14、王的爱子喜欢放风筝,我登高望见王宫之上,三天没有看见风筝了,所以才知道。” 天下的事物,见外形可以推测其中微妙,智慧的人据此判断它,笨拙的人只会迷惑啊。料敌如同韩生料秦王,可以说是有智慧的啊。(三)默写(6分)12.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1)次北固山下中包含“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名句是:“ , ”。(2)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之情的句子是: , 。(3)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 , 。【答案】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
15、;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生、夕、阳、涯”等字词容易写错。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30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太行山里的秋天郭震海在中国的北方,太行山里的秋天是迷人的,也是忙碌的,更是喧闹的。秋季节令一过,地阔,高远空灵,通透的蓝天更加通透,洁白的云团更加洁白,翠绿的群山仿佛感知到某种召唤,开始脱去夏装,换成秋天的盛装,漫山遍野红叶似火,黄叶赛金,层层叠叠、五颜六色,仿佛是谁失手打翻了调色板,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形成太行山里独特而迷人的秋景。和多彩的群山相比,田地最为高贵,放眼望去,一地
16、金黄,成熟的谷子是金黄的,玉米是金黄的,大豆也是金黄的,在阳光照耀下发出夺目的金光。此时的村庄是一年之中最为喧闹的,农人们忙着检修收割机,说笑声伴着机器轰鸣,村庄里的狗跑得比任何时候都要欢,它们相互嬉闹着、追逐着,偶尔也会因为碍了农人们的事,遭到大声呵斥。不过这些被宠坏了的家伙,个个像淘气的孩子,在农人们的呵斥声中,小白眼翻翻,卧在地上将头放在两个前爪子上,东瞅瞅西看看,老实不了片刻就又开始疯跑。我曾用一上午时间去观察一只田鼠。秋天的田鼠是最活跃的,它们似乎学会了和人共处,远远地看到我走近,一点也不会慌张。这种小动物虽然住在黑暗潮湿的洞穴内,但它似乎很爱干净,时不时就会蹲坐在田岸边,用两个前爪
17、梳理自己的皮毛,一身暗黄色的皮毛始终保持一尘不染,散发着光泽。一个上午,我看到这个小家伙一趟一趟地跑,从地里收集粮食,往洞穴内搬运,或大豆或玉米,我曾指着奔跑的回鼠说:“快看,这家伙又在偷粮食。”话刚出口,就被村里的张大爷打断说:“它可不是偷,秋天的粮食只要没有颗粒归仓,就有它的一份。”后来我就将“偷”换成了“收集”。在太行山里,人与万物共生,善良的天性仿佛与生俱来,根植在农人的血液里,他们很少去愤怒地将一只田鼠打死,最多也是像训狗那样去呵斥几声:“快走,还没有拿够啊!”秋天对于山里的麻雀来说是最幸福的,成熟的谷子或高粱,让这些成群结队的小家伙,飞来飞去,虽然它们不像田鼠那样储粮过冬,但它们可
18、以每天自由自在地吃得饱饱的。我不清楚蚂蚁会不会储藏粮食,但我知道秋天的蚂蚁,也会用嘴咬着一粒谷粒跑,这些小蚂蚁个个就像勇士,搬运着一粒粒饱满的谷粒,飞快地奔跑也不忘昂着头,农人们看见了,会将脚挪开,尽量不去踩着它们。秋天的太行山是忙碌的,这忙碌不仅仅属于农人,还有田鼠、松鼠和蚂蚁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昆虫。秋天的太行山是喧闹的,这喧闹也不仅仅属于农人,更属于万物。一株植物,不管是庄稼还是野草,春生夏长,历经风雨雷电,总希望在秋天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忙碌的农人,春种夏忙,总希望迎来一个丰收的秋天;奔跑的小动物和昆虫,忙忙碌碌中,也希望在秋天有更多的收获。(选自2022年11月1日中国青年作家报)13(
19、3分)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总领全文,总写太行山里的秋天“迷人”“忙碌”“喧闹”的特点。B第段用村庄里的狗遭到大声呵斥的细节,表现农人们对狗的厌恶。C第段对田鼠梳理自己皮毛的动作的细节描写,体现了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D第段结尾句子运用了排比的手法,总结全文,点明了文章的主旨。14(3分)下列不能体现太行山忙碌、喧闹的一项是()A一地金黄,成熟的谷子是金黄的,玉米是金黄的。B在农人们的呵斥声中,小白眼翻翻,又开始疯跑。C田鼠从地里收集粮食,往洞穴内搬运。D小蚂蚁搬运着一粒粒饱满的谷粒。15(3分)文章段是如何表现太行山秋天的“迷人”特点的?【答案】13B
20、14A 15(1)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先写蓝天白云,再写翠绿的群山,最后写田野里一地金黄。(2)侧重从视觉方面写景,“通透的蓝天”“洁白的云团”“漫山遍野红叶似火,黄叶赛金,层层叠叠、五颜六色”“玉米是金黄的,大豆金黄的”等都是写秋天颜色的变化。(3)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是谁失手打翻了调色板”的比喻,“田地最为高贵”的拟人,都表现了秋天的迷人。【解析】13本题考查赏析内容和艺术特色。B联系本段中的“农人们忙着检修收割机,说笑声伴着机器轰鸣”“偶尔也会因为碍了农人们的事”可知,农人们大声呵斥是因为狗妨碍了他们的事,也从侧面表现了他们因为收获而产生的欢喜心情。故选B。14本题考
21、查内容理解。A本项表现的是太行山的丰收景物,引出后文对于农人们的忙碌喧嚣的描写,本项不能表现出太行山忙碌、喧闹的特点。故选A。15本题考查分析景物描写。根据第段中的“高远空灵,通透的蓝天更加通透,洁白的云团更加洁白,翠绿的群山仿佛感知到某种召唤”,第段中的“和多彩的群山相比,田地最为高贵,放眼望去,一地金黄”可知,这两段按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先写蓝天白云,再写翠绿的群山,最后写田野里一地金黄。根据第段中的“漫山遍野红叶似火,黄叶赛金,层层叠叠、五颜六色”,第段中的“放眼望去,一地金黄,成熟的谷子是金黄的,玉米是金黄的,大豆也是金黄的”可知,作者主要从视觉方面写景,表现秋天颜色的变化。第段
22、中的“仿佛是谁失手打翻了调色板,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形成太行山里独特而迷人的秋景”运用比喻,第段中的“和多彩的群山相比,田地最为高贵”运用了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秋天的美丽迷人,表现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二)(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说到“研学”,就不得不提起“游学”。早在中国古代就有“游学”的历史,学子远游异地,求师问道,寻求真知。孔子带着诸弟子周游列国,抛却政治和历史的因素,本质上就是孔子做了一次游学活动。因此,在谈及“游学”时,一般都会把周游列国的孔子奉为游学的鼻祖。追溯历史,郦道元、玄奘、李时珍、徐霞客都可以算作游学的先行者,他们有明确的游学路线和资源,也
23、有清晰的目标,方法则有访谈,记录等等。可见,我国古人就有游历四方,探寻真知的觉悟。从2013年开始,国家就提出了“研学旅行”的概念。教育部的相关负责人也曾表示:“研学旅行不是一般的旅游,要有课程的开发,特别是到了富有教育意义的革命传统基地和文化基地,要把革命的精神、文化的内涵讲出来,让学生受到教育。”相较游学,研学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更加注重“学”,重视课程内容,更加强化其深刻的教育意义。研学旅行是“旅游+”概念下的新模式,它延续和发展了古代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方式。随着体验式教育理念和旅游业的跨界融合,研学旅行成为市场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61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