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练习题参考答案
《统编版(2025)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练习题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2025)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练习题参考答案(2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2025)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练习题参考答案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P5想一想】中国东部地区缺乏南北向的天然河道,需要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来沟通由西而东并列平行的几条大河,联结相互分隔的不同流域,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P7材料研读】隋炀帝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还多次巡游、三次征辽东,这一系列的徭役和兵役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影响正常生产生活,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P7课后活动】1.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使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用人制度逐渐确立;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流动起到积极作用;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2.隋炀帝急功近
2、利,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后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是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知识拓展】1.秦朝和隋朝有哪些相似之处?(1)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都在政治上创立了新的制度: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和皇帝制;隋朝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3)都有影响深远的伟大工程:秦朝修筑长城;隋朝开凿大运河。(4)统治时间都很短,都历经二世,都因暴政而亡。2.应该如何评价隋炀帝?(1)功:开通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派人三赴流求(今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台湾自古以来的联系
3、。(2)过: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导致隋朝的灭亡。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P10材料研读】魏征是唐太宗时期重要的大臣,他敢于直言,前后共进谏200多次,为唐初社会经济繁荣局面的出现作出了重要贡献。魏征病逝后,唐太宗悲伤地认为,他失去了非常重要的监政匡己的帮手,所以他说魏征去世后,他痛失了一面镜子。【P12课后活动】1.社会状况:粮食丰收,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安定。原因:唐太宗励精图治,勤于政事,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澄清吏治,减轻人民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2.【示例】武则天想让后人去评说她的一生。她要后人客观地
4、评价她的文治武功,而与自己有利益冲突的儿子李显肯定不会对自己作出客观、公允的评价。【知识拓展】1.唐朝前期兴盛的原因有哪些?对当今社会有何启示?(1)原因政治上: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民族关系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外关系上: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文化教育上:完善和发展科举制度。统治者:励精图治,关注民生。(2)启示:必须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体恤民力;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社会才能进步;从善如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政策。2.如何评价唐太宗?(1)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2)功:他在位期间,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积极采取革新
5、措施,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3)过:唐太宗统治后期,志骄意满,“不悦人谏”,连年用兵,广建宫室,加重赋税,使社会矛盾有所加剧。这是由封建制度的局限性决定的。第3课 “开元盛世”【P14想一想】都励精图治,勤于政事;都善于用人,重用贤能(唐太宗: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唐玄宗:姚崇、宋璟);都重视吏治;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都注重文教等。【P17材料研读】规模宏伟;规划井然有序;政治中心的地位。【P18课后活动】1.水路交通发达,港口码头往来船舶众多,商品交流繁盛。2.提示:从政治、经济、社会风气等方面回答。【知识拓展】1.应该如何评价唐玄宗?(1)功: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6、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过:唐玄宗在位后期,追求享乐,荒废朝政,任人唯亲,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最终导致安史之乱,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3)总结:唐玄宗对唐朝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作出过重大贡献,但他后期的统治也给唐朝人民带来了灾难。2.如何理解封建社会的盛世?在封建社会,“盛世”只是相对而言的,其最大的受益者是统治阶级,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艰辛,农民的负担依然沉重,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只是相对缓和,并未完全消除。因此盛世局面不可能长久。第4课 安史之乱
7、与唐朝衰亡【P22想一想】(1)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2)唐朝后期,政治腐朽,宦官专权。(3)唐朝后期,藩镇割据态势严重,朝廷无力有效地控制藩镇。(4)唐朝后期,民众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最终,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黄巢起义使唐王朝受到致命打击。【P24材料研读】中央无力控制地方,藩镇守将抢掠财物,滥杀无辜,百姓生活艰难等。 【P24课后活动】社会现象: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损失严重;人民流离失所。诗句:【示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车辚辚,马萧萧
8、,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知识拓展】如何理解五代十国时期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五代十国时期统一趋势的不断加强,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唐末以来,广大人民饱受战乱之苦,迫切需要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渴望统一。(2)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也是藩镇割据势力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经过长时间的兼并战争,比较强大的割据势力逐渐转化为统一的力量,其统治者设法削弱地方势力。(3)虽然当时处于分裂割据时
9、期,但各政权之间尤其是南方各政权的贸易往来频繁,而分裂割据局面本身以及随之而来的关卡林立、商税苛重等却严重阻碍各地区的经济交流和发展,实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4)长期的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增强了统一的力量。第5课 隋唐时期的民族交往与交融【P27材料研读】对各民族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体现了他的民族平等思想。【P28想一想】和亲、会盟、战争、设置机构、册封。【P30课后活动】1.(1)“蕃”是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部各族的称呼。(2)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耕作技术,种植谷物,同时少数民族的音乐、饮食、服装、骑马等也在唐代广为流传,各民族
10、相互影响、不断交融,共同发展。【知识拓展】唐初为什么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1)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中原,而中原百姓也有不少迁居边疆地区,长期的胡汉杂居,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和交融。(2)到了唐代,民族歧视的情况相对减少了,而民族间的联系、交融则明显加强。(3)唐朝国力强盛,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繁荣的社会经济,对边疆少数民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唐初政府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P33材料研读】政治、经济、文化方面。【P34想一想】鉴真前后六次东渡用了12年时间,困难重重,但他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终于成功。玄奘西行路途遥远,他不畏艰险,历经磨难,为追求真理,
11、坚韧不拔,意志坚定。【P35课后活动】1.唐朝与阿拉伯地区、欧洲和非洲都有交往。2.唐朝时,随遣唐使来华的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好中国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日文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汉语的影响。【知识拓展】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是什么?对当今我国对外交往有何启示?(1)原因: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强盛,对外国有巨大的吸引力;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给各国之间友好交流提供了便利;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外相互往来创造了条件。(2)启示: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会有辐射力和吸引力;只有实行对外开放
12、,鼓励对外交流,国家才会不断进步;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为己所用。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P37想一想】雕版印刷术使图书的印制速度大大加快,从而使得大量书籍能够被印刷和传播。这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化的普及,还推动了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例如,唱词、日历、韵书、佛经等通过雕版印刷术大量印制,极大地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通过雕版印刷术,中国的文化产品能够大量出口,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同时,雕版印刷术的外传也促进了世界出版业的发展。 【P39材料研读】强调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要求文学作品要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和现实生活,
13、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民的需求,以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P41课后活动】1.雕版印刷术出现雕版印刷术至少在唐朝前期已经出现传播雕版印刷术传入新罗、日本和波斯,经波斯传到埃及与欧洲,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传播与文明的发展天文学僧一行通过天文观测制定了大衍历,还组织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僧一行的成就既对天文学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对世界数学的发展具有价值医学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总结唐以前历代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重视药物的采集、配制和使用。孙思邈在医学和药物学方面贡献很大,被后世尊为“药王”思想家背景魏晋以来,佛教在我国广泛传播,寺院大量占有土地和劳动人口,引发社会经济问题,遭到一些人士
14、的不满和反对,儒学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代表人物韩愈强烈抨击佛教,主张复兴儒学;柳宗元是唐朝无神论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唐诗特点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传世诗歌众多代表人物盛唐时期的李白有“诗仙”的美誉。他的诗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抒发了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有“诗史”之称白居易生活在唐朝后期,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通俗易懂,深受大众欢迎书法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柳公权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绘画特点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代表人物阎立本的
15、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送子天王图)【知识拓展】1.唐诗兴盛的表现及原因是什么?(1)表现:唐诗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内容丰富,有的描写地理、战争、农村、城市,也有的关注历史、政治、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妇女的遭遇等。(2)原因:一方面,唐代经济发达,社会风气开放,处于古代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另一方面,科举制度的推行也促进了文人的创作。2.隋唐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1)政治:国家的统一强盛,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2)统治者:隋唐尤其是唐朝的统治者推行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氛围。(3)民族交往:国内各族人民交往频繁,文化
16、上相互交流、融合,为中华民族增添了多元色彩。(4)对外交流:隋唐时期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注意吸收国外的科技文化,如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在民间广为流传等。(5)经济:隋唐时期经济繁荣,农业发展,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这些都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第8课 北宋的政治【P45想一想】为了避免下属也“黄袍加身”,起兵夺权;为了加强皇权,巩固统治。【P46材料研读】反映了当时社会崇文抑武的价值取向。【P48课后活动】1.“权”指的是节度使的行政权力。宋太祖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从而剥夺了节度使的行政权力。“钱”指的是地方财权,即原来节度使在地方收取并截留税赋的权力。宋太祖加强对地方税收
17、的控制,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这就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兵”指的是节度使的兵权。宋太祖通过各种途径解除节度使的兵权,并且对军队进行改编,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中 央设枢密院掌握军队的调动、训练和供给职权。2.措施:(1)改革科举制度:颁布贡举法,废除明经科,而进士科的考试则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增加法科。(2)整顿太学:实行分上、中、下三班不同程度进行教学的太学三舍法制度。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考试可直接为官;提举经义局,修撰儒家经典,编纂三经新义;设置武学、医学、律学专科学校,培养专门人才。(3)惟才用人: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
18、拔和任用,使许多低级官员和下层士大夫得到发挥才干的机会。认识: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改革不适合社会发展的教育机制等。【知识拓展】1.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和影响。(1)背景:唐朝灭亡后形成五代十国的局面;赵匡胤建立宋朝时,全国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2)影响: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办事效率下降,财政开支庞大;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给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2.宋朝政治有何特点?造成了什么影响?(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有效巩固了统一,但也造成了军队战斗力的下降。(2)分化事权,内外相制。不仅分武将的权,也分文官的权
19、,这样就避免了任何一个官职或官员的权力过大。(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导致北宋在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斗争中屡次失败;分割地方权力,有利于巩固统一,但也导致地方办事效率低下,中央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第9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P49材料研读】因俗而治。【P52课后活动】1.政治上,仿效唐宋制度;经济上,学习农耕,发展生产;文化上,创制文字。2.对社会经济而言,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偏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对民众生活而言,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使边境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
20、进了民族交融。【知识拓展】1.如何看待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与和?(1)战:频繁的民族战争使社会动荡,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战争也使各民族之间有了更多的接触,有利于民族交融。(2)和:议和对宋朝来说是屈辱的,是统治者牺牲人民利益换取的和平局面,北宋给少数民族政权的钱物使北宋人民负担沉重。但议和带来的和平局面却有利于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3)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战争是短暂的,和平交流才是民族关系的主流。2.怎样客观评价“澶渊之盟”?(1)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宋朝给辽的钱物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它使北宋获得了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2)对辽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年级 下册 历史 教材 练习题 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62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