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青市XX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实验班)含答案解析
《浙江省乐青市XX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实验班)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乐青市XX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实验班)含答案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乐青市 2017-2018 学年八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A 班第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质,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 ) A. 石灰石和稀盐酸 B. 铁锈和稀硫酸C. 澄清的石灰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D.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2.鉴别 NaCl 和 Na2SO4 二种无色溶液,可选用的最适宜的试剂是( ) A. AgNO3 溶液 B. BaCO3 C. BaCl2 溶液 D. 石蕊试液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有脱水性,能使纸张、木材等碳化 B. 紫色石蕊试液能使盐酸变红色,能使氢氧化钠溶液变蓝色C. 锌和稀硫酸反应,能置换出 H2SO4 中的氢气
2、D. 在皮肤上沾到浓硫酸,应立即用水冲洗,再用布拭干4.下列图像是我市某校四位学生在科学实验操作时的特写,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测 NaOH 溶液的 pH C. 倾倒试剂 D. 稀释浓硫酸 5.下列物质的用途叙述错误的是( ) A. 氢氧化钠可用于造纸等工业 B. 熟石灰可用来降低土壤的碱性C. 石灰石可做建筑材料 D. 干冰可用做人工降雨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若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相同,这两种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 若两种分子的质子数相同,这两种分子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C. 若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这两种微粒的中子数一定相同 D. 若两种微粒属于同
3、种元素,这两种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7.现有由 FeO、Fe 2O3、Fe 3O4 组成的混合物,经测知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1:8,则此混合物中FeO、Fe 2O3、Fe 3O4 的质量比不可能为( ) A. 9:20:3 B. 9:20:5 C. 40: 18:7 D. 27:60:88.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 H2、CO 、CH 4 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 ) 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10.8g;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 NaOH 溶液的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 13.2g。 A. 该气体一定含有
4、H2、CO 、CH 4 B. 该气体可能只含 H2 和 CH4C. 该气体可能只含 CO 和 CH4 D. 该气体可能只含 CH49.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 )A. 铜粉用量的多少,会影响实验结果 B. 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C. 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 D. 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 1/510.在甲物质中,逐滴加入乙物质的溶液至过量,下列甲、乙组合中不能正确反映右图中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m 1)与加入乙溶液的质量(m 2)的关系是( )选项 甲 乙A 部分变质的烧碱溶液 HClB
5、少量硝酸酸化的硫酸铜溶液 NaOHC 少量硝酸酸化的硫酸镁溶液 Ba(OH)2D 久置空气中的铝片 H2SO4A. A B. B C. C D. D11.粗盐必须除去其中所含的 Ca2 、Mg 2 、SO 42 及泥沙后,才能配制成饱和食盐水做电解工业的原料。先将粗盐溶于水,过滤除去泥沙,然后进行下列各操作:过滤;加过量的 NaOH 溶液;加适量的盐酸;加过量的 Na2CO3 溶液;加过量的 BaCl2 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2.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 金刚石、生石灰、熟石灰、胆矾 B. 水银、干冰
6、、冰水混合物、纯盐酸C. 苛性钠、水、双氧水、洁净的空气 D. 臭氧、氯酸钾、浓硫酸、波尔多液13.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体产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 B.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铁C.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D. 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14.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如右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和结论正确的是( )A. 若 D
7、为气体,则加入甲溶液的目的是证明样品已变质 B. 若 D 为白色固体,则溶液 A 是 Na2CO3溶液C. 若 D 为白色固体,且溶液 C 为红色,则样品一定是部分变质 D. 若、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一定完全变质15.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和 B. 和 C. 和 D. 16.在实验室里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 A. CaO Ca(OH)2 溶液 NaOH 溶液 B. Fe Fe2O3 Fe2(SO4)3 溶液C. Cu Cu(NO3)2 溶液 Cu(OH)2 D.
8、 C CO CO2 Na2CO3 溶液17.用 Zn、CuO、稀 H2SO4 为原料制取 Cu,有下列两种途径: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的铜的质量相等时,下列叙述中符合实际实验结果的是( ) A. 消耗相同质量的硫酸 B. 生成硫酸锌的质量相同C. 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D. 以上说法都正确18.甲、乙两烧杯内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将镁逐渐加入甲烧杯,铁逐渐加入乙烧杯,测量加入的金属质量 m 和相应的烧杯内物质质量变化量M,画出M m 曲线 oac 和 obc 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m1:m 23:7 B. m1M 1m 2M 2C. 曲线 obc 表
9、示的是乙烧杯中M 与 m 的变化关系 D. 当甲烧杯内加入铁的质量为 m2 时,溶液中溶质不止一种19.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一组是( ) A. Na2SO4、BaCl 2、KNO 3、NaCl B. Na2SO4、Na 2CO3、BaCl 2、HClC. NaOH、Na 2SO4、FeCl 3、BaCl 2 D. NaCl、AgNO 3、NaNO 3、HCl20.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 Fe、FeO、CuO、C 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按照下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关于该实验有以下说法: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Fe;
10、若步骤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种物质;若步骤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 若步骤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 CuO;固体乙呈红色,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Fe和 CuO。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二.简答题2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到醋酸溶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_色;把浓硫酸滴在 pH 试纸上,pH 试纸的颜色最终变为_色。 22.a、b、c、d 是 118 号元素,a、b 元素的阳离子和 c、d 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b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 a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c 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比
11、d 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多,则这们的核电荷数大小关系是_。 2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_。ACu2HClCuCl 2H 2 BZn 2HNO 3Zn(NO 3)2H 2C 2Fe3H 2SO4Fe 2(SO4)33H 2 DSO 22NaOHNa 2SO4H 2OECu2AgClCuCl 22Ag FCu(OH) 2Na 2CO3CuCO 32NaOHG2Fe 3CuCl 22FeCl 33Cu HBa(NO 3)2CuSO 4Cu(NO 3)2BaSO 4 24.为了比较甲、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和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小科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如右图),他取两种金属(表面积相同)各 m 克,分
12、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相同质量和质量分数)进行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不同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实验记录如下表:反应时间(秒) 20 40 60 80 100 120 140甲金属 25 60 95 130 160 170 170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毫升)乙金属 30 75 120 150 150 150 150(1 )由实验结果可知:金属活动性较强的是_。 (2 )为了使得到的实验数据准确,小科开始收集气体的时间点应该是 。 A.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时B.冒出气泡连续且均匀时C.检验产生的气体纯净时(3 )根据已有实验数据,要比较甲、乙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还需知道 。 A.参加反应的硫酸质
13、量B.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25.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溶液,标签已模糊,但依稀可见 SO4。为探究该溶液中是否有硫酸根,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甲、乙方案,并分别取样品实验、记录相关现象。方案甲:样品 产生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方案乙:样品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上述方案中,能确定该无色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的方案是_;方案乙中,加入足量稀 HCl 的作用是_。 26.实验室有一久置的生石灰样品,科学小组的同学利用该样品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称取 0.85 克样品,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滤液 A 和 0.11 克沉淀 B;将滤液 A 等分成 2 份,一份先加少量酚酞试液再滴加
14、稀盐酸至过量,得混合物 C,另一份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得混合物 D;将混合物 C、D 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过滤,得滤液 E和 1g 滤渣;向滤液 E 中滴加 C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 )则滤液 E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 (2 )依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判断,原样品的成分是_ 。 27.下图是在关于“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课堂教学解决问题的阶段中,小科同学设计的证明 CO 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1 )点燃酒精灯 A、B 的先后顺序为:_。 (2 )酒精灯 B 的作用为_ 。 (3 )小乐同学质疑:CO 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他设计在
15、 CO 通入 Fe2O3 之前,应先通入澄清石灰水,以排除 CO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你认为小乐的设计有无必要,为什么?_。 28.某元素 R 的化合价无变价,已知其氧化物的式量为 m,其氯化物的式量为 n。则 R 的化合价为_。 三.探究题29.某同学对催化剂产生了兴趣,通过查资料了解到氧化铜、氧化铁等都能加速氯酸钾的分解。为了证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他们设计了如右图装置,并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测量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 气体为标准,相关记录见下表:实验序号 KClO3 质量 加入其它的物质 待测数据l 1.2 g 无其它物质2 1.2 g 加入少量的 CuO试回答下列问题: (1 )
16、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 (2 )上述实验中的“ 待测数据”指_; (3 )为探究 CuO 在实验 2 中是否起催化作用,还需探究的内容是_,你将如何设计实验?_。 30.甲、乙同学一起做“ 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他们在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1的碘液后,发现叶片未遮光部分没有出现预期的蓝色,而是变成了棕黑色。这是为什么呢?甲同学猜想:可能是叶片上残留的酒精引起的。为了验证猜想,取经过暗处理并光照 4 小时、脱色后的叶片,分成两组,一组不漂洗,另一组充分漂洗,然后分别向两组叶片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1的碘液。发现未漂洗的叶片变为棕黄色,充分漂洗的叶片变为棕黑色。乙同学
17、也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并通过以下实验加以验证:取经过暗处理并光照 4 小时、脱色、漂洗后的叶片,分成四组,将溶质质量分数为0.02、 0.04、 0.06、0.08的碘液分别滴在各组叶片上。发现只有滴加 0.04的碘液的叶片,颜色变为预期的蓝色。 (1 )乙同学的猜想是_ 。 (2 )甲同学的实验还不能验证自己的猜想,为了验证猜想,甲同学还需怎样改进实验? 请简要说明:_。 31.小明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知道: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产生明显的现象。于是小明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_?小明同学联想到在做“固体碘溶解在酒精中”的实验时,酒精作
18、为溶剂能溶解固体碘。酒精能否溶解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呢?小明查阅资料并通过实验获知:氢氧化钠不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但能溶解在酒精中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化学性质相似,碳酸钠不与酒精反应也不溶于酒精。至此,小明同学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解决方案。小明同学的解决方案是_。写出解决方案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_。 32.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在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处理废金属材料(主要是生铁、镀锌铁皮)时,溶液发烫并闻到了刺激性气味,这种反常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从组成物质的元素角度分析,他们猜测气体可能是 SO2、CO、CO 2、H 2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该气体的
19、成分,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ISO 2、CO 2 都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CaSO 3 难溶于水;IISO 2 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并使它褪色,上述其它气体不能。实验探究: (1 )甲同学为了验证处理废金属材料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 CO2 , 把它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并观察实验现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做法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 (2 )同学们设计了一套合理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铁架台已略去)。请你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所需药品并完成实验(药品可重复选用):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无水硫酸铜、碱石灰(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写出 E 装置中试
20、剂的名称或化学式 _。若观察到_(填装置序号)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气体中有 CO2。若观察到_的现象,证明原气体中有 H2 无 CO。 四.分析计算题33.某种天然碱样品的化学式可以用 xNaHCO3yNa2CO3zH2O 表示(式中 x、y、z 是最简整数比)。取 50 克某一浓度的盐酸与 3.32 克样品完全反应,能生成 1.32 克 CO2 气体。 (1 )若改用 1.66 克样品与 50 克这种盐酸反应,能产生_克 CO2。 (2 )另取 3.32 克样品在 300下加热至完全分解(已知 Na2CO3 在 300时不会分解),能产生 0.22 克CO2 和 0.45 克 H2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乐青市 XX 学校 2017 2018 学年 年级 上册 科学 期中考试 试卷 实验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6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