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习题:第一章新闻是什么?(含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习题:第一章新闻是什么?(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习题:第一章新闻是什么?(含答案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新闻是什么?新闻是经由新闻媒介传播的、为广大民众所关心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或情况信息。自新闻事业诞生之日起,无数从业者便为捍求事实真相而不懈努力着,他们代读者之目,以读者之心去亲历现场,去调查报道,去拷问人性现代社会已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各种传媒遍及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而新闻以其巨大的承载能力每天都在大规模地传播着公共信息,可以说新闻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报 刊来源:Zxxk.Com是 一 项 崇 高 的 事来源:Z。xx。k.Com业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既 是 科 学 的来源:Zxxk.Com朋 友 , 也 是 自 由 的 朋 友 。美字体赏美文为了忘却的
2、纪念奥斯维辛引发的记忆江露琼在一个寒风瑟瑟的冬日,我踏上奥斯维辛的土地,去追寻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天低云暗,小镇被笼罩在灰色的肃穆与沉寂之中。我身边的人们,默默地走动,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用表情和手势交流。在这里,时空是凝固的,一切都悄然无息,人们似乎要用沉默来祭奠受难者的嘶吼。1945 年 1 月 27 日,苏联军队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110 万永远逝去的幽灵仿佛一条鞭子,时时抽打着 7 650 名幸存者和所有的后人。走在集中营里,看着四周电网密布,处处壁垒森严,哨所、绞刑架、毒气室、焚尸炉、死亡墙这一切的一切,寒气逼人,夹杂着阴森森的空气,让人毛骨悚然。然而,透过这些,你或许也能够发现,
3、总有一种力量会让你深深感动。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深深感动,这种力量叫作直面人生。我们很难想象,对于 20 世纪人性之恶的这场大灾难,那些受害者们该怎样面对。但是,在集中营里,人们用自己的笔和心,来记载悲剧、书写信念。集中营里遗存下来的诗作、画作,甚至偷偷发行的报纸,让后人感受到了它们所承载的快乐与哀愁、希望与绝望。从中,我们嗅到了自由的气息。面对残酷,人类依然可以保持尊严,可以选择心灵的自由。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深深感动,这种力量叫作承担历史。对于那噩梦般的岁月,人们没有选 择避而不语。由于幸存者的记录、目击者的陈述、学者的潜心研究,我们今天能够详细地了解那段历史,认识一个真实的奥 斯维辛。我们的记忆
4、被唤醒,良心被叩问。对待惨痛的历史,正如同剥洋葱一般。一层一层地剥,即便会让人鼻酸流泪,但终会见到大白于天下的核心。同样令人感动的是德国的勇于反省与担当。当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忏悔的时候,当德国政府立法规定反对纳粹主义的时候,当德国社会寻求赎罪与反思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这个民族在战争罪责问题上的坦诚和良心。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 60 周年的纪念活动上,时任德国总理的施罗德说:“即便是有一天,死去的人们的名字可能在人类的记忆中淡漠了他们的苦难命运将永不会被遗忘。他们安息于历史的心中。 ”是的,历史的传承与记忆是我们的责任。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过去,或者说,失忆等于第二次屠杀,回
5、忆等于第二次受难。为了避免历史性的悲剧重演,我们不能忘却,也无法忘却。为了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我们宁愿选择受难。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 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驰骋/聘请 饶恕/夙愿 塞翁失马/敷衍塞责B瑕疵/遐想 遏止/摇曳 是否/臧否C诽谤/磅礴 洗涤/嫡亲 累积/劳累D渗透/掺杂 俯仰/辅导 屡见不鲜/鲜为人知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A项,读音依次为 chn/pn,sh/s,si/s 。B 项,读音依次为xi,/y ,f u/p 。C 项,读音依次为bn/pn,d,l i/li。D 项,读音依次为shn/cn,f,xin/xin。答案:A2下
6、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箴言 报歉 闭门羹 钟灵毓秀 贻笑大方B慰藉 恪守 三棱镜 沧海一粟 察颜观色C福祉 梗概 天然气 水泄不通 备尝艰辛D震撼 漩涡 撒手锏 厚积薄发 异曲同功解析:A 项,报抱;B 项,颜言;D 项,功 工。答案:C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正确的一组是( )传统的剪纸,仅凭一把 剪刀,顷刻便在一张薄纸上幻化出千姿百态的美丽图案,令人_ _。而广东佛山的剪纸,自明清时期便如同佛山陶瓷一样,成为一门谋生的行当,为了_市场的需要,渐渐形成与传统剪纸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使用的工具也_单凭一把剪刀,而是加入了刻刀和凿子。这种创新使佛山剪纸在中国剪纸艺术中_。
7、A拍手称快 顺应 不仅 标新立异B拍手称快 迎合 不再 标新立异C叹为观止 迎合 不仅 独树一帜D叹为观止 顺应 不再 独树一帜解析:拍手称快:即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这里是赞美传统剪纸的技艺高超,应用“叹为观止” 。顺应:指顺从,适应;迎合:指故意使自己的言语或举动适合别人的心意。从语段的感情色彩上看,用“顺应”更好。不仅:指不止这一个(项),还有类似的;作连词时常与“而且”配合用。语段中,此处后句中用的是“而是” ,没有用“而且” ,所以前句中不能用“不仅” ,而应用“不再” 。标新立异:指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独树一帜:指单独
8、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自成一家。佛山剪纸风格独特,自成一派,应用“独树一帜” 。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受今年第二号超强台风的影响,浙江沿海风生水起,气象部门发出台风黄色预警,要求海上所有渔船和工作人员回港避风。B虽然某些国内品牌手机一度可以与国外品牌分庭抗礼,但是由于品牌“含金量”低,很难进入消费者心目中的“第一军团” 。C鲁强一向很自信,这次接受任务后,他以为自己的计划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D易中天、王立群、纪连海等人在 CCTV 的百家讲坛上这么一讲就成了炙手可热、家喻户晓的人物,可见这个栏目有巨大的“造星”实力。解析:A 项,风生
9、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不符合句意。B 项,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指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C 项,如履薄冰:如同走在薄冰上一般,比喻做事非常谨慎。不符合句意。D 项,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不符合句意。答案:B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B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C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入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
10、很大的改进空间。D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解析:A 项, “充满”与“辩证法”搭配不当;B 项, “技术活动”与“艺术活动”位置互换;C 项, “就 ”改为“在” ,结构混乱。答案:D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美学中的“狂欢”是一种感受世界的方式,在狂欢式的特定氛围中,颠覆了等级,_,_,粗鄙和嘲讽成为主要的表现风格。狂欢打破原有的秩序,_,_。 “狂欢”是几千年来全体民众的一种伟大的世界感受,_,_。(美学小辞典)创造新的世界它使人解除了恐惧使世界接近了人,使人接近了人形成了人与人的新的平等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人教版 选修 新闻 阅读 实践 习题 第一章 是什么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7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