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课件2
《【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课件2(7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导入新课,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大家一起来欣赏游览苏州园林的视频,以及相关图片。,游览苏州园林,苏州园林,苏州园林四大名园的美景,宋代沧浪亭,元代狮子林,明代拙政园,清代留园,苏州园林平面示意图,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轩榭、败笔、丘壑、嶙峋、镂空、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读音、解释,并用词造句。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3、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过程与方法:1、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
2、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2、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1、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理清说明顺序。2、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3、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4、合理互动的想象、苏州园林画意美的感知、相关资料的迁移对比。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籍江苏吴县,作家,教育家和编辑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笔名叶圣陶、斯提
3、等。著有小说隔膜线下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叶圣陶,写作背景,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版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邀叶圣陶先生写一篇序文。叶老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余闲暇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图片册一直不见出版。百科知识的编辑部人员知道叶老有这样一篇文章,便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时删去了序文最后的几句话。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
4、语文课本时,又删去了序文的第一段,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也随之改为“苏州园林”。,读准字音,轩榭( ) 池沼( ) 丘壑( ) 嶙峋( ) 镂空( ) 蔷薇( ) 重峦叠嶂( ) 模样( ) 斟酌( ) 相间( ) 庸俗( ),xun,xi,zho,h,ln,xn,lu,qing,lun,zhng,m,zhn,zhu,jin,yng,词语解释,鉴赏: 因地制宜: 败笔: 池沼: 图案:,对艺术作品感受、理解、评判的过程。,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比较大的水坑。,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以结构整齐、匀称、调和为特
5、点。,阅历: 雷同: 斟酌:层峦叠嶂:池沼:别具匠心:镂空:,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指不该相同而相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峦,小而尖的山;嶂,直立如屏障的山峰。层层叠叠,山连着山。,天然的水池子。,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整体感知,全文共10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说明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概括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总说) 第二部分(39),从多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总特征。(分说),第二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36),照应上文的四个“讲究”,分项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的特色。第二层(79),具体阐述苏州
6、园林的细节美,包括花墙、廊子、角落、门、窗、以及很少使用彩绘。第三部分(10)指出苏州园林的美还不止以上这些,引人回味。,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3)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5)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6),讲究角落的图画美(7) 讲究门窗的图案美(8) 讲究色彩的搭配(9),完美的图画,整体,局部,不止这些,总说,分说,总说,(2 段),课文讲解,1、读文章开头两段思考: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标本地位决定了苏州园林值得鉴赏、不容错过。,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2、
7、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苏州园林凭什么能成为中国园林的标本)?,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苏州园林如何体现出入画的原则?,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目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4、读第3自然段回答: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5、第3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写作手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6、这段用了什么说明方
8、法?,打比方(图案画和美术画) 作比较,7、文中哪句话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8、读第4自然段回答:苏园中是否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园主人造假山和池沼的原因是什么,遵循的是什么原则?,“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怡情山水、置身山间,让人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烦忧!达到“ 叠山理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工”的效果。,遵循的原则:讲究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9、阅读第5自然段回答: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应注意些什么?,注意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
9、、季节不同的花树的相间映衬,栽种中式的藤萝、不栽西式宝塔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行道树。,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落叶树和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10、阅读第6自然段回答:在苏园里安排“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镜子”这样做想达到什么目的?,为了避免一览无遗、为了体现柳暗花明;为了增加景致的深度、层次和观赏点;为了给人“如在画中、美不胜收”的感觉。,讲究近景和远景的层次,11、“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尽管花墙和廊子作为一个隔界把景致分为几个部分,但是好像并没有把景致分开。,12、作者在写完苏州园林的四大特点后,为何又写了7、8、9三个自然段?这三段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鄂教版 语文 九年级 上册 13 苏州园林 课件
文档标签
- 苏州园林
- 苏州园林教案
- 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胡同文化课件2
- 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5课纪念白求恩课件2
- 沪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苏州园林教学课件3
- 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课件2
- 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课件1
- 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课界碑课件2
- 沪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有的人课件2
- 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白杨礼赞课件2
- 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课地下森林断想课件2
- 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9课事事关心课件2
- 沪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苏州园林教学课件2
- 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6课谈骨气课件2
- 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课地下森林断想课件1
- 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8课小巷课件2
- 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课地下森林断想课件3
- 沪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苏州园林教学课件1
- 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课普通人课件2
- 鄂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5课晋祠课件2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8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