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18课《捞铁牛》教案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18课《捞铁牛》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18课《捞铁牛》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18 捞 铁 牛教学要求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会用“熟悉”和“出色”造句。3.能给课文分段并学习给课文归纳段落大意。重点难点1.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又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2.在给课文分段的基础上,学习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3.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来捞铁牛的。教学课时 两课时。1捞 铁 牛2 宋朝的时候,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桥。黄河两岸拴(shun)浮桥用的八只大铁牛铁牛是 “拴浮桥用的”,说明了什么? 也被大水冲走,“冲断” 浮桥和
2、“冲走”铁牛,说明了什么 ?3陷(xin)在了河底的淤(y)泥里。 这两句话交代了故事的哪些内容?4 第一部分(第 1自然段):写洪水冲断了浮桥,拴浮桥的铁牛也被大水冲走,陷在河底的淤泥里。 洪水退了,浮桥得di重修。 “浮桥得重修” 与下文有什么联系? 可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说明了什么? 5人们正在议论纷纷,一个叫怀丙(bn )的和尚说:“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 ,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第二部分(第 2自然段):讲重修浮桥时 ,怀丙和尚表示能把铁牛捞上来。 怀丙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qin )到水底,摸清
3、了八只铁牛陷在哪儿。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船停稳了,他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得紧紧的,用结实的木料搭个架子,跨在两只船上。又请熟悉水性的人带了很粗的绳(shn) 子潜到水底,用绳子的一头牢牢地拴住铁牛,把绳子的另一头绑( bn)在两只大船之间的架子上。6上面几句话中的“先、然后、再、又”和“ 熟悉、摸清、很粗的、结实的、紧紧的、牢牢地”等词语 ,分别说明了什么?1 知识点详解 2 不仅说明了铁牛的用处 ,也说明铁牛是非常重的 ,暗示了要把它捞出来的困难程度之大。3 说明了黄河的大水来势凶猛。4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宋朝的时候) 、地点(河中府),讲
4、了铁牛是做什么用的(拴浮桥) 和它陷进河底的原因(被洪水冲走)。5 讲了需要打捞铁牛的原因。既说明了铁牛的位置,也说明打捞的难度。这句话通过人们的议论纷纷,从侧面告诉我们捞铁牛的难度之大。而怀丙说的话,不仅显示出了怀丙的胸有成竹,也引起人们对怀丙捞铁牛的方法的好奇,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6 “先、然后、再、又”明确写出了怀丙工作的先后顺序。 “熟悉、摸清、很粗的、结实的、紧紧的、牢第三部分(第 3自然段):讲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 7 准备工作做好了。怀丙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chn )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渐渐减少,船身也慢慢向上浮起,拴铁牛的绳子越绷( bn)越紧。船靠着水的浮力
5、,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往上拔。“渐渐”“慢慢”说明了什么?8 船上的泥沙铲光了,铁牛也离开了河底。怀丙让水手们使劲把船划到岸边, 再让许多人一齐用力,把水里的铁牛拖上了岸。 怀丙让人们用这样的办法,把八只笨重的铁牛,一只一只地拖了回来。第四部分(第 46自然段 ):写怀丙和尚是怎样捞出一只只铁牛的。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给课文分段。生字、新词投影,本课的配乐朗读录音。一 学生自己初读课文二 老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1.出示投影并播放录音,订正读音。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标出正确的读音。(1)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
6、的一座浮桥。 ( )(2)浮桥得重修。( )(3)船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 )三 老师指导分析字形结构1.课堂上讨论记重点字的方法。在分析字形结构的基础上,学生充分讨论运用以前学过的记字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字形。如“府、拴、笨”就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记。“府”也可以用“熟字合起来”的方法记忆。同样一个字可以有许多种记忆方法,学生用哪种方法都可以。一些易写错的字,还可以用分析的方法来记,如“绑”需要绳子,因此偏旁是“纟”,“ 绑”时还要捆几道, 因此中间是三横。2.在记住字形的基础上做练习。牢地”等词突出了怀丙和尚考虑非常周到,准备工作做得十分周密。7 说明了船身向上浮的过程。8 舟桥出示投
7、影片。比一比,再组词。付 ( )府 ( ) 帮 ( )绑 ( ) 全 ( )拴 ( ) 急 ( )稳 ( ) 内 ( )丙 ( )四 理解词语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1)学生能自己解疑的就让学生自己解疑,老师指导。(2)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要借助工具书。如 ,学生对“浮桥”一词不理解, 老师可引导学生查字典。“浮桥”就是在并列的船或筏子上铺上木板而成的桥。老师可进一步提问:“这种桥为什么叫浮桥呢?”学生经过思考明白这是因其浮在水面上而得名。这就为第二课时理解铁牛的作用埋下了伏笔。铁牛是拴浮桥用的,可见铁牛的作用多么大。2.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淤泥:河流、池塘等水底沉积
8、的泥沙。熟悉:知道得很清楚。出色:格外好,超出一般的。五 给课文分段1.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各自然段的意思。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讨论各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第 1 自然段:拴浮桥用的八只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河底的淤泥里。第 2 自然段:重修浮桥需要把铁牛找回来,在人们想不出办法的时候,有个叫怀丙的和尚说他能叫水把铁牛送回来。第 3 自然段:捞铁牛的准备工作。第 4 自然段:怀丙指挥大家把铁牛从淤泥里拔出来。第 5 自然段:怀丙指挥大家把铁牛拖到岸边再拉上岸。第 6 自然段:怀丙指挥大家把八只铁牛都拖了回来。3.让学生思考哪几个自然段说的是一个意思,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课文可分为三部分,也可分
9、为四部分。四部分的分法见“课文详解”。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捞铁牛的原因。第二部分(第 3 自然段):捞铁牛的准备工作。第三部分(第 46 自然段):捞铁牛的经过和结果。4.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1.学习课文内容,了解捞铁牛的过程。2.朗读课文。3.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投影片。一 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学们,打捞沉到河底的船只或重物,现在做起来并不太困难,可是在一千多年前我国的宋代, 就有人能把沉到河底的铁牛捞上来,多么了不起!他是谁, 又是用什么办法捞铁牛的呢?读读课文,我们就明白了。二 讲读第一部分1.齐读第 1 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有
10、几句话?每句话讲的是什么?你知道了什么?第 1 自然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浮桥。同时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年代(宋朝)及地点(河中府城外)。第二句讲铁牛被水冲走陷在了淤泥里。从“冲断了浮桥, 冲走了铁牛”中,还可以知道黄河大水来势凶猛。2.通过句子比较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老师出示投影片:(1)黄河两岸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大水冲走,陷在了淤泥里。(2)黄河两岸拴浮桥用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大水冲走,陷在了河底的淤泥里。比一比,哪句好?为什么?引导学生讨论后认识到:第(2)句中的“拴浮桥用的”这个短语说明了铁牛的用处,同时为下文捞铁牛埋下了伏笔。3.默读第 2 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几个意思?
11、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这段共有三个意思:第一,讲捞铁牛的原因 ;第二,讲捞铁牛的困难;第三,讲一个叫怀丙的和尚表示他能把铁牛捞上来。4.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捞铁牛的原因。(重修浮桥,就需要用铁牛拴住浮桥。而现在铁牛被大水冲走了,只有把铁牛捞回来 ,才能把浮桥拴住 ,浮桥才能修好。)5.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捞铁牛有什么困难。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1)铁牛很笨重,每只有好几吨重。(2)陷在河底淤泥里,拔起来很费劲。(3)铁牛埋在水底下,看不清具体情况 ,捞起来更困难。6.指名读第 2 自然段第二句:“可是笨重的铁牛陷在河底,有哪个大力士能把它们一只一只捞起来呢?”老师提问:这句在文中
12、起什么作用?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悟出 :这是从反面强调捞铁牛的困难大。指导朗读这一句,读出反问的语气。7.课文还有什么地方说明捞铁牛的困难大?“议论纷纷”这个词。理解“议论纷纷”的含义。(许多人小声地说个人的看法。这里有困难大、无计可施的意思。)8.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叫怀丙的和尚是怎么说的?把怀丙的话画出来,读怀丙的话, 然后说说你对怀丙的话有什么想法。( 一个叫怀丙的和尚说:“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从怀丙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有信心 ,而且已经想好了捞铁牛的办法。)老师要在学生理解了怀丙说的话的基础上,指导朗读怀丙的话。要读出成竹在胸的语气。9.指名朗读第一部分,老师
13、小结并过渡到第二部分。怀丙想的是什么办法呢?他又做了哪些准备呢?我们来学习第二部分。三 讲读第二部分1.默读课文。思考:捞铁牛前,怀丙指挥大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做了这四项准备工作:(1)摸清铁牛陷在哪儿。(2)把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驶到铁牛沉没的地方。(3)拴船搭架子。(4)下水用绳子把铁牛拴住。2.这四项准备工作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让学生认识到这四项准备工作中,前一项是完成后一项的基础, 后一项是在前一项做好的基础上完成的。这一部分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连句成段的, 即先做的工作先说, 后做的工作后说,一句紧接一句,顺序不能颠倒。3.逐句理解怀丙为什么要做这四项准备工
14、作。(1)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第一句话的。“怀丙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陷在哪儿。”“熟悉水性”是指善于游泳;“摸”是探明、弄清的意思。这句话是说怀丙首先做调查,摸清铁牛沉在河底的具体位置,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表现了怀丙做事科学、认真的态度。(2)填空,体会填入的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让人准备了(两只)( 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 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入“两只”“很大”“满”这几个词语。然后引导学生认识这些词在句中的作用。因为铁牛很“笨重”,所以要“很大 ”的船, 而且一只大船还不够,需要“两只”才拉得出铁牛。船上装少量的沙子不行,必须装 “满”才够。(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18 铁牛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29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