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教案
《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唐雎不辱使命》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10 唐雎不辱使命1理解文义,把握故事情节。2通过对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剖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准确理解隐藏着的“潜台词” 。4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一、导入新课荆轲在易水河畔辞别燕太子丹时,慷慨悲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就是战国策里描绘的燕赵游侠之士的形象,他不畏强暴,视死如归,虽然他最终失败被杀,但他的故事却一直为后人传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要讲的则是另一个故事:作为小国之臣的唐雎,在秦王寻衅威胁的情势下出使秦国,能够毫不畏惧,敢于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最终理直气壮地折服秦王,不辱使命,这种勇
2、气是难能可贵的。这里的唐雎,是战国策里塑造的又一个游侠勇士的形象。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背景1了解作者及作品。战国策又叫国策,是记载战 国时期各国策士(说客,又叫纵横家)的言论、活动的史书,以记言为主,分为十二国策。西汉末年,由刘向校正并定名。2写作背景。公元前 230 年和前 225 年,靠近秦国的 韩国、魏国相 继被秦国所 灭,安陵国是魏国的附庸小国。安陵在它的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一度 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国想用诈骗手段吞并安陵,于是安陵君就派唐雎到秦国谈判。目标导学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难读的字和难以理解的词句。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叙述者、唐雎、
3、秦王各由一人担任,要能读出人物应有的语气。目标导学三:分类积累,读懂文义1自主学习。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2教师点拨本文重点词语。【通假字】故不错意也(“错”同“措 ”)仓鹰击于殿上(“仓”同“ 苍”)【古今异义】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否,非若是也(古义:这样;今义:判断动词 )长跪而谢之曰(古义:道歉;今义:感谢 )【词类活用】天下缟素(名词用作动词,指穿白色丧服 )轻寡人与(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小看 )请广于君(形容词用作动词,增广、扩充 )【一词多义】使: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前一个解释为“派” ,后一个解释为“出使”)徒:A.免
4、冠徒跣(裸露)B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惠:A.大王加惠(恩惠) B汝之不惠(同“慧” ,聪明)目标导学四:把握情节,理清脉络理清文章的思路,即把握故事情节。第一部分(1):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第二部分(23):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 。第三部分(4):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简要概括如下:开端:出使的缘由。发展:面对盛气凌人的秦王,唐雎从容不迫地解释。高潮:面对面地斗争。结局:秦王屈服了。目标导学五:分析语言,感知人物性格1分析下列句子,说说它们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明确: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表现秦王盛气凌人,狡诈)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 课唐雎 不辱使命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32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