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第4课《百丈山记》习题及答案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第4课《百丈山记》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第4课《百丈山记》习题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百丈山记4朱 熹诗 歌 赏 析泛 舟朱 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译文:昨天晚上,江河里的春水顿时涨起来了,这使得大战船漂浮在水面上犹如一根羽毛那样轻了。往日少水时,多少人花费了多少力气也不曾移动巨船一尺一寸,如今好了,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赏析:此诗以泛舟作比喻,深含哲理。一方面可用来比喻悟道时豁然贯通的自在快乐,一方面也用来比喻行事在时势未到时的盲动无益,和时机成熟时的畅通无阻。文 言 积 累买椟还珠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译文: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他用木兰制作了一只盒子,用桂和椒所调制的香料来薰盒子,用美玉来装饰,用翠鸟的羽毛来连缀。有个郑国人买了盒子,却把盒里的珠子还给了楚人,这个人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不能说是善于卖珠子啊。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石磴(dn) 淙淙(zn)鸟瞰(kn) 清澈(c)B潺潺(chn) 峭壁(qio)璀璨(cu cn) 殚数(dn)C博闻强识(sh) 数说(sh)瀵涌(fn) 庵庙(n)D罅隙(xi) 拾金不昧(wi)水声溅溅(jin) 沟壑(h)解析:A 项, “淙”读“cn ” ;“澈”读“ch” 。C 项, “识”读“zh
3、” 。D 项, “昧”读“mi” 。答案:B2下面各项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控垂崖 控:临B然前瞰涧水 瞰:俯视C水旱祷焉 焉:语气词D不可殚数 殚:尽解析:C 项,焉:兼词,在这里。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日光烛之B旦起下视,白云满川C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D天下云集响应解析:A 项“烛” ,名词作动词,照;B 项“下” ,名词作状语,向下;D 项“云” “响” ,像云彩一样,像回声一样,都是名词作状语。答案:C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解析:C 项,
4、临:面对/到达,动词;A 项均为“尽头,穷尽” ;B 项均为“更加” ;D 项均为“通过” 。答案:C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12 题。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暑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 阁据其上流,
5、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赋诗,以纪其胜
6、,余又叙次其详如此。而最其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年月日记。(一)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 磴:石台阶B循磴而东,即得小涧 循:顺着C阁据其上流 据:拥有D老屋数间,卑庳迫隘 隘:狭小解析:C 项,据:占据,位居。答案:C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解析:B 项均为“助词,的” 。A 项,乃:副词,才/副词,是,表判断。C 项,而:连词,表修饰/表顺承。D 项,虽:连词,虽然,表转折/连词
7、,表假设,即使。答案:B7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游记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式,引导人们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B文章第 2段以“涧”为中心,贯穿着水的描写,详写涧水美的形貌和作者由此而萌生的审美情趣。C作者认为山庵,壁其后不足观,游人不必前往。D山门伴水,枕席卧闻水韵,但时间长了更加悲伤,不过终究是可爱之景。解析:C 项文中作者认为没有什么可看的,但并未说游人可不必前往。答案:C8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_答案:(涧中)水流清澈,从高处急速流下,发出淙淙的流水声。(2)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_答案:唯
8、独在夜里睡在西阁楼上,枕席下面就整夜都响着潺潺的流水声,听久了更感到悲凉,这种情境令人觉得可爱罢了。(二)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林薄间东南望 薄:迫近B日光烛之 烛:照耀C不可殚数 殚:尽D既皆赋诗,以纪其胜 胜:胜景解析:A 项,薄:密林。答案:A10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百丈山“最可观”的一组是( )以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一峰独秀出 皆若飞浮来往 下临峭岸, 深昧险绝 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 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A BC D解析:是最后记小结之用;此句不是写百丈山自然景观的,是介绍祠堂的作用。答案:C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9、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以刻画山水景物见长的游记。作者没有把笔墨花在记述出游的时间、行程上面,而是着力于描写百丈山的优美风景,抒发对百丈山的喜爱。B第 1段作者侧重在表现其壮美的一面,云海起伏,峰峦绵亘,他选择了独特的视角,把百丈山各种姿态的美展现了出来。C接着作者以固定的景点,用傍晚和清晨两个不同时间的景观,构思两幅图画,进一步渲染了壮美的特征。前者突出的是色彩绚烂美;后者凸现的则是云海的变幻美。D作者以自己的审美判断,对“最可观”与“未可睹”的景物进行描绘。对它们“各别为小诗以识其处” ,目的之 一是为了“告夫欲往而未能者 ”。解析:D 项“它们”错误,应为“可观者” 。答案:D12
10、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_答案:太阳迫近西山,在余晖横斜照耀之下,群山或紫或翠,重叠相映,数也数不尽。(2)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_答案:石台东面,小路断绝,乡里的人在山壁上凿出石级为路,用以行走,并且在它的东面修造祭神的祠堂,天旱或水涝时在这里向神佛祈祷。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317 题。朱 熹张 栻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 示之曰:“天也。 ”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 ,一阅,题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 ”尝从群儿戏沙
11、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为僧道者。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俾守之。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评职名。纳粟赏行,遂受职名。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部肃然。凡 丁钱、和买、役法、榷酤之政,有不便于民者
12、,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庆元二年,沈继祖为监察御史,诬熹十罪,诏落职罢祠,门人蔡元定亦送道州编管。四年,熹以年近七十,申乞致仕。五年,依所请。明年卒,年七十一。(有删节)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讫事,奏乞 依格推赏纳粟人 讫:终了,完毕B为学规俾守之 俾:并且C单车屏徒从 屏:使退避D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 短:诋毁,指摘解析:B 项,俾:使。答案:B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独端坐以指画沙王好战,请以战喻B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苏子与客泛舟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粤教版 唐宋 散文 选读 课百丈山记 习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33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