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第8课《方山子传》习题及答案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第8课《方山子传》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第8课《方山子传》习题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方 山 子 传8苏 轼诗 歌 赏 析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 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译文: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它突然惊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赏析:苏轼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他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文 言
2、 积 累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僮仆)追之。杨子曰:“ 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 (列子说符)译文:杨子邻居的羊跑了,于是率领他的亲友,还请杨子的僮仆一起追赶。杨子说:“呵!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岔路很多。 ”不久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回答:“逃跑了。 ”问:“为什么会逃跑呢?”回答:“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往哪边去追,所以就回来了。 ”一、基础考查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驰骋(c
3、hn) 当世(dn)闾里(l) 功勋(xn)B著帽(zh) 谪居(zh)俯仰(f) 耸然(sng)C奴婢(bi) 萧然(xio)矍然(ju) 蔬食(sh)D两骑(q) 精悍(hn)岐亭(q) 倜傥(t ng)解析:B 项, “著” 读“zhu” ;C 项, “婢”读“b ”;D 项, “骑”读“j” 。答案:A2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阳狂垢污 B方山子傥见之与C百有余年矣 D鹊起于前解析:A 项, “阳”通“佯” ,假装。 B 项, “傥”通“倘” ,或许;“与”通“欤” ,语气词。C 项, “有”通“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答案:D3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4、一组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解析:A 项均为“连词,表并列” 。B 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C 项介词,在;介词,比。D 项代词,他的。副词,大概,表推测。答案:A4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B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C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D使从事于其间解析:A 项为定语后置句,B、C、D 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答案:A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12 题。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
5、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6、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一)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尊崇,推崇B晚乃遁于光、黄间 遁:逃跑C余谪居于黄 谪:贬官D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妻子:妻子和儿女解析:B 项,遁:隐居。答案:B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解析:C 项均为“代词,他” ;A 项,连词,表承接,于是/副词,竟;B 项,副词,于是/介词,趁机;D 项,
7、句末语气词/助词,表判断。答案:C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是光州和黄州之间的一个隐士,苏轼被贬黄州后认识了他,并和他结为好友。B方山子就是陈季常,黄州山里人看见他戴的帽子形似古时的“方山冠” ,就称他为方山子。C方山子少年时仰慕汉侠朱家、郭解的为人;长大后努力读书,想凭借读书在社会上大展宏图,认为自己是一世豪杰,但始终没有碰上机遇;晚年隐居在光州和黄州之间的一个叫“岐亭”的小镇上,过着隐居生活。D好文章常采用暗示的手法,如本文中“俯而不答,仰而笑” ,写的是陈慥有无 限感慨,可是没有明说,留待读者自己去体会。这样写,留有余地,表现力却更强。解析:A 项, “苏轼被贬
8、黄州后认识了他”错,苏轼和方山子是老朋友,没有想到在黄州相见了。答案:A8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_答案: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2)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_答案:方山子也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二)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挟二矢,游西山 矢:箭B今已显闻 闻:出名C往往阳狂垢污 阳:表面上D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等:等同解析:C 项,阳:通“佯” ,假装。答案:C 10方山子的一生可以用“侠” “隐”两个字来归纳,下面六句编为四组,均能表现其“侠”的特点的一组
9、是( )用财如粪土 而岂山中之人哉 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A BC D解析:表现的是方山子的“隐” 。答案:A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独念”二字一转,回忆陈慥少时情景以及十九年前在岐山的相遇,这是倒叙,但从“今几日耳”又一转,仍然回到此时此地在岐亭相遇的时间及地点中来。B文章最后写“光、黄间多异人” ,而自己却“不可得而见” ,于是推测方山子或许可以看到他们,从这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将方山子归于“异人”一类。C本文与一般的传记不同,不是以陈慥的经历为线索,而是以自己的观感为线索,这样写,内容就显得更真实
10、,更富于情趣。D文中描写陈慥的语句,简洁而生动,能够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表现了苏轼高超的写人叙事技巧。解析:B 项,文章最后一段由叙光、黄 间多异人以暗示方山子也是异人。答案:B12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_答案: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6 题。贤士隐居者(宋)洪迈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其一曰,慈溪蒋季庄,当宣和间,鄙王氏之学,不事科举,闭门穷经,不妄与人接。高抑崇居明州城中
11、,率一岁四五访其庐。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或问抑崇曰:“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公亦拳拳于彼,愿闻其故?”抑崇曰:“余终岁读书,凡有疑而未判,与所缺而未知者,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 ”而蒋之所长,他人未必能知之。世之所谓知己其是乎?其二曰,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有弟不甚学问,使专治生以糊口,而茂刚刻意读书,足迹未尝妄出,尤邃于周易 。沈焕通判州事,尝访之。其见趣绝出于传注之外云。气象严重,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已也。其三曰,顾主簿,不知何许人,南渡后寓于慈溪。廉介有常,安于贫贱,不蕲人之知。至于践履间,虽细事不苟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粤教版 唐宋 散文 选读 方山 传习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33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