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山东省济宁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济宁市二 0 一七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积累(共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有人说,月牙泉是一个童话,可以(启发/启示)人的想象;月牙泉是一处仙境,可以慰 藉 人的灵魂。我 悄 然走近它,但见泉水在阳光下闪烁着蓝盈盈的光芒;泉边水草丛生,垂柳婆 娑 ,水光树影,相映成趣。月牙泉美得像一位思念情郎的多情少女,令人(琢磨/捉摸)不透;月牙泉像夜空中 坠 落的星辰,在荒漠深处熠熠生辉。如果说敦煌是某个帝王在途经茫茫 戈 壁时不慎遗失的皇 冠 ,那月牙泉就是 缀 饰在皇冠顶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一个缥 缈 的梦,一个永远让人猜不透的谜。 1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
2、项是( )(2 分) A慰 藉 (j) 悄 (qio)然 B.婆 娑 (su) 坠 (zhu)落 C 戈 (g )壁 皇 冠 (gun) D. 缀 (chu)饰 缥 缈 (mio) 【答案】1.B【解析】本题考查对汉字的正确认读。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尤其要注意一些常见字、多音字及生僻字的读音。A“慰藉”应读“ji”;C“皇冠”应读“gun”;“缀饰”应读 “zhu”。故选:B2文中划线的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相应成趣 B星辰 C熠熠生辉 D璀璨 【答案】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注意同音字的区别和生僻字的写法,不要出现错别字。文中
3、划线的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A,“相应成趣 ”应写作“相映成趣”。3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启发 琢磨 B启示 捉摸 C启发 捉摸 D启示琢磨 【答案】3.C【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启发:指开导指点或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并有所领悟句中指人的想象应该用“启发”; 启示:看完某种事物后,又有了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从原文来看,不符合语境。 琢磨:字面意思是雕琢和打磨;捉摸:有猜测,预料;揣测的意思。根据前文语境“令人”应该选用“捉摸”。 故选:C。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共享单车价格低廉,用途便捷,适合各种道路条件,方便了市民与
4、游客的出行。 B路旁增设阅报栏,不但可以方便市民阅读,而且能够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C蔚蓝的天空下,迎着清新的风,徜徉地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感觉非常惬意。 D许多超市将个头大的西瓜切成小块出售,一块西瓜不超过 5 块钱左右,非常划算。 【答案】4.B【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A语意不明,不能“适合各种道路条件”; B正确; C语义重复,“徜徉地漫步”应去掉一个;D前后矛盾,不超过和左右矛盾,应去掉一个。故选:B。5.下列关
5、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城南旧事的主人公英子是一个聪明、善良、敏感的小姑娘,经历了许多成长的变故后,她带着深深的痛苦和悲哀告别童年。 B老舍的骆驼祥子富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小说刻画了祥子这一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始终不向命运低头的平民形象。 C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香菱在学诗过程中得到了薛宝钗的悉心指点,她学诗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习要不耻下问,敢于质疑。 D简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主人公简爱虽然贫穷、低微、不美、矮小,但一直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尊严。 【答案】5.D【解析】A: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
6、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故不正确; B:祥子最初是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一个下层劳动人民;最后却变成一个自甘堕落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的市井无赖。故不正确;C:香菱在学诗过程中得到了林黛玉的悉心指点,不是薛宝钗。故不正确; D:正确。 故选:D。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二、古诗文阅读 (共 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
7、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 走 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 望 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 质 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 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 相 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选自汉书董仲舒传) 【注】久次:入学的先
8、后顺序。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他一项是( )(2 分) A录毕, 走 送之走:跑 B先达德隆 望 尊 望:声望 C援疑 质 理质:质问 D色愈恭,礼愈 至 至:周到 【答案】6.C【解析】 A 句意: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走:跑 。B 句意:前辈德高望重。望:声望 C 句意:提出疑难,询问道理质:询问 。D 句意: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至:周到。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7.下列句子中,加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
9、同的一项是( )(2 分)例句:以是人多 以 书假余 A蒙辞 以 军中多务 B先帝不 以 臣卑鄙 C策之不 以 其道 D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 【答案】7.D【解析】例句: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以:因为 。A 句意:吕蒙把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托。以:把 B 句意: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以:因为 C 句意: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以:按照 D 句意:不敢一个人独自享用,必定用来分(赏赐)给别人(旁边的人)以:把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序,文体
10、名,一般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赠序一般是亲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事一些安慰、勉励的话。 B宋濂二十岁之后更加仰慕圣贤之道,向有学问的前辈请教,有事遇到前辈的训斥或提问,一句话都不敢答复。 C从乙文来看,董仲舒年轻时就潜心研究春秋,后人将春秋与诗经尚书礼记大学合称“五经”。 D董仲舒研究学问非常痴迷,三年都无心观赏花园里的风景,他在室内挂上帘子读文章,任何人都见不到他。 【答案】8.A【解析】 A正确; B有误,有事遇到前辈的训斥,一句话都不敢答复; C有误,“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D有误,上门求学的人很多,不能一一亲授,弟子之间便依学辈先后辗转相传,有的人甚至没见过他的面;故选:A此
11、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文: 【答案】等到他高兴时,(我)就又向他请教。(“俟”“焉”各 1 分)【解析】重点词有:俟:等待;焉:兼词,于之,向他。句意: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10.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2 分)进退容止非礼不行
12、学士皆师尊之。 【答案】10.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解析】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无一不合乎礼仪的矩度,学生们都师法、敬重他。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11.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4 分) 送 别 范澄酒尽津鼓 喧,风生浦帆乱。山回不见君,夕阳在沙岸。【注】津鼓:古时渡口客船启行,鸣鼓催客。 (1)前两句描述了怎样的场景? (2 分)答: 【答案】11.(1)渡口催人启行的鼓声喧腾,风起后,
13、客船帆影纷乱:描述了紧张忙碌的送别场景。(描述场景 1 分,概括特点 1 分)【解析】本题考查诗意的理解,“酒尽津鼓喧,风生浦帆乱”意思:酒喝完了很久了鼓声响起乐,风起扬帆要走了,心理乱如麻这是与朋友分别的场面。(2)第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请加以赏析。(2 分)答: 【答案】夕阳的余晖铺洒在沙岸上,借寂寥宁静之景抒发孤独落寞之情。(景1 分,情 1 分)【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方法的赏析,本诗借景抒情,“夕阳在沙岸”,朋友渐行渐远,消失于山的转弯处,只剩下送行者,还久久地静静地伫立岸边;陪伴送行者的,还有那带着几分苍凉的夕阳。表达了与友人依依惜别的真挚情怀。这首送别诗的特别之处在于:不见话
14、别的场景,没有情感的流露,但诗中的每一个字都包含着依依惜别的真挚情怀。诗人学古不泥古,营造的意境又自己的特色:茫远迷蒙、凄婉苍凉抒发的情感也带有时代的烙印:没有激昂慷慨的雄浑壮阔,也缺少清雅俊逸的浪漫情怀。12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与朋友交而不信子?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锦江春色来天地, 。 (杜甫登楼) (3)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 (4)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后人常用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讴歌奉献精神。龚自珍己亥杂诗中“ , ”两句与此有异
15、曲同工之妙。 【答案】12.(1)为人谋而不忠乎 (2)玉垒浮云变古今 (3)沙鸥翔集 (4)梦回吹角连营 (5)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现错字、漏字、添字,该句不得分)【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的连续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答题时要注意题目提供的上下句,要做到字迹清楚,书写正确。易错的字有“垒、鸥、作”。三、语言运用(共 5 分)13.在 4 月 23 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学校组织了“书籍点亮人生,书香洋溢校园”主题活动。你参与活动的宣传工作,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1)如图是该活动的宣传标志,请结合构图要素说明其寓意,不超过 60 个字。(3 分)【答案】毛笔书写的“人”
16、字像打开的书,三本打开的书形成“众”字,刻有繁体“書”字的印章点缀其间,寓意人人读书,开卷有益。(抓住特点,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做此题要把握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同时还要仔细观察图画,并注意图画中的文字此题中文字是“众”,是有三个“人”字组成,呼吁我们要人人参与读书活动。(2)下图的通知在格式、内容方面有两处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2 分) 通知本周五下午三点,特邀知名作家来我校作报告,与广大师生分享读书心得。请全体师生准时参加报告会。 学校办公室 2017 年 4
17、月 19 日 式上: 【答案】格式上:落款处的单位名称和日期应分两行写在右下方。 内容上: 。【答案】 内容上:正文应指出报告地点【解析】本题考查应用文的写法,注意通知格式的把握通知右下方的署名和时间不能在一行应先署名,在下一行写时间内容上缺少报告会的具体地点。这两个小题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所以学生应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自己在活动中的设计、体验和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四、现代文阅读(共 25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6 题。(10 分)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刘根生研究者观察花样滑
18、冰运动员训练发现,相同情况下,普通运动员喜欢练习已掌握动作,顶尖运动员更喜欢练习未掌握动作。是停留在“舒适区”巩固技能,还是在困难中超越自我?选择,影响着结局。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时年花甲的王泽山院士放下过往成就的包袱,苦苦实验二十载,解决了火炸药领域世界性难题,第三次走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周有光 50 岁前是经济学教授,50 岁后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100 岁还不肯“逸我以老”,出版了多部著作。不为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 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模拟
19、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 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杨善洲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从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位置上卸任后,他毅然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广东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陈光保离休后,荷着锄头进山开荒,造福一方百姓。这般自讨苦吃,体现了心念苍生、以苦为乐,更以实绩彰显了行动的力量。 哲人有言,有些人过了 30 岁就“死”了,因为之
20、后的岁月里全在模仿自己,机械地重复习惯之事。模仿自己,就是待在舒适区的惯性使然。比如用新瓶装旧酒,反复显摆曾经的成果,如同照了相洗了很多张照片,底片却还是一张;比如习惯于守成、放弃了创新,在踟蹰不前中被他人超越;比如陷入工作怪圈,忙忙碌碌装样子,有难度的不愿干,没有先例的不敢干。不日新者必日退,模仿自己,难免会在舒适中“过早地死亡”。非洲有种蝙蝠,能把毛驴杀死。开始时,它会用舌尖轻轻地舔舐毛驴脚踝,接着再咬个小口吸血,毛驴浑然不觉;一只只蝙蝠接力,毛驴终于轰然倒地。安逸享乐,会让人停留于表面的舒适区。这种舒适背后,隐藏着致命的陷阱。摒弃守成心态、抵制“舒适”吞噬,一个人才能在进取中不断赢得新优
21、势,内心也方有长久的安宁。 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的目标伟大。高远的目标,寄托着理想和信仰,能激励精神、催人奋进。高原之上有高峰,目标远大者从不满足于某个特定高度,他们常常自觉选择离开舒适区,艰难踏上新征程。面对生命这颗长满可能性的大树,只要肯努力,向上向善总有无限的拓展空间。 (选自人民日报20170418,有删改) 14.从全文来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 分)答: 【答案】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有高远的目标,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只答第一段最后一句 2 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提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学生明确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
22、作者的主要观点是: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有高远的目标,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15.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4 分)答: 【答案】首先提出分论点;然后用航天员训练的事例进行证明;再引用孟子的话加以强调;最后得出“求极限”虽使人痛苦,却促人强大的结论。(每层次 1 分)【解析】本题考查了文章的论证思路,解答此类题型,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清楚层次结构,然后概括层次内容,最后用标志词组织语言即可解答。首先提出分论点,然后用航天员精炼的事例进行证明,再引用孟子的话加以强调,最后得出“求极限”虽使人痛苦,却促人强大的结论。16.指出第段运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 分)答: 【答案】示例
23、:(1)举例论证,连用三个“比如”列举一系列事例,有力论证了待在舒适区的危害。(2)比喻论证,用洗照片比喻反复显摆成果,形象说明模仿自己、机械重复这一现象,进而有力论证了待在舒适区的危害。(论证方法 1 分,分析 1 分,作用 1 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要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为论点服务的作用。举例论证,连用三个“比如”列举一系列事例,有力证明了待在“舒适区”的危害。 比喻论证,用洗照片比喻反复显摆成果,形象说明模仿自己,机械重复这一现象,进而有力的论证了待在“舒适区”的危害。文章由普通运动员和顶尖运动员喜欢训练的动作不同,这一现象,引出了论点“走出舒适区,挑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济宁市 2017 年中 语文试卷 答案
文档标签
- 语文试卷
- 中考语文试卷
- 2020年山东临沂中考语文试卷
- 山东省济宁市人称2020年中考一模
-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0年中考一模
- 济宁2019
- 济宁市2021年高中
- 2020山东省济宁市汶上语文中考一模
- 济宁市育才中学
- 山东省济宁市2020年中考语文
- 山东省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
- 2016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海南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贵州省贵阳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贵州省毕节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山东省济宁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 山东省枣庄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山东省聊城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山东省济宁市2020年中考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3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