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含答案(39)区域综合分析方法
《【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含答案(39)区域综合分析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Ⅰ】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含答案(39)区域综合分析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1考点强化练 39 区域综合分析方法一、选择题2013 年 8 月,中远集团“永盛”号货轮试水北极东北航道,这是中国商船首次尝试经由北极东北航道到达欧洲。此次试航迈出了中国商船取道北极东北航道的第一步,为未来中国商船大规模通行北极奠定了基础。下图为“永盛”号货轮航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第 13 题。1.此次航行过程中( )A.甲乙段一直顺水B.乙丙段常遇大雾C.丙丁段可见极光D.丁戊段布满浮冰2.北极航道通航环境受到诸多自然因素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 )A.洋流 B.潮汐C.海雾 D.海冰3.北极东北航道若能开通,对下列海上要道航运影响最大的是( )A.马六甲海峡 B.巴拿马运河C.苏伊士
2、运河 D.霍尔木兹海峡答案:1.B 2.D 3.C解析:第 1 题,甲乙段要逆行于千岛寒流;丙丁段位于高纬度,但此时为极昼时期,不易看到极光;丁戊段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水温较高,且为夏季,浮冰很少见;夏季气温较高,太阳照射在北冰洋水面上,水汽容易蒸发而出现大雾。第 2 题,北冰洋有常年不化的冰盖,其周围海面上分布有漂流的冰山和浮冰,对海运船只影响最大。第 3 题,北极东北航道的开通,可大大缩短亚洲东部到欧洲西部的海运距离,则必然影响亚欧海上通道苏伊士运河。图甲为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图乙示意图甲中两点之间的地形变化过程(阶段一阶段三为由早到晚)。据此完成第 45 题。4.下列地形区的形成原因与
3、图中之间地形变化原因相似的是 ( )A.富士山区 B.落基山脉C.东非大裂谷 D.墨累达令盆地5.与图中处地势高低变化呈正相关的地理要素是( )2A.动物复杂程度 B.植被产草量C.流水侵蚀力度 D.岩石风化程度答案:4.B 5.D解析:第 4 题,据材料可知,西部地形隆起地区,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安第斯山脉。富士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落基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碰撞,地壳隆起形成的;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板块内部;墨累达令盆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第 5 题,据图示可知,处地势在逐渐升高,之间的山地增高更显著。随着处地势的逐渐升高,来自太平洋的西风气流逐渐被阻挡,处位于山地背风坡
4、,降水量减少,动物复杂程度、植被产草量、流水侵蚀力度均在下降,而随着降水量减少,干旱加剧,岩石风化程度增强。二、非选择题6.胡杨又称胡桐。树高 1530 米,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干旱的环境,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据统计,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而中国 90%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流域,且呈沿河流分布的特点。图甲为我国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图乙为喀什地区的降水统计资料,图丙为图甲中沿 AB 线胡杨密度的变化示意图。(1)指出喀什地区的主要自然带类型,并分析原因。(2)分析图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3)描述沿 AB 线胡杨密度的空间变化特征,并分析这一特征的形成原因。(4)
5、博斯腾湖东西长 55 千米,南北宽 20 千米,平均水深为 7.5 米,是西北内陆最大的淡水湖。该湖是向塔里木河下游输水的主要水源地。你认为是否应该将博斯腾湖湖水输向塔里木河下游?说明理由。答案:(1)温带荒漠带。成因:地处内陆,距海遥远;周围被高山环绕,水汽难以进入;以温带气候为主,终年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稀少。(2)因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多内流河;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及山地降水为主,流量小;径流季节变化大,有夏汛,冬春季河水断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流程短;冬季有结冰期。(3)离河流越近,胡杨林的密度越高。原因:塔里木河干流河水向两岸渗透,离河流越近,地下水补充越多,地下水
6、位越高,越有利于胡杨生长;离河流越远,地下水位越低,胡杨林密度越低。(4)不应该。理由:博斯腾湖地处干旱区,降水补给少;向外输水会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湖区生态环境恶化。应该。理由:利于塔里木河下游两岸地下水水位抬升;地下水的矿化度降低;干流沿岸的植被得以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沙地面积缩小;空气湿度增加,气候变得湿润。解析:第(1)题,喀什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海遥远。周围被高山环绕,水汽难以进入。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终年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形成温带荒漠带。第(2)题,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等方面分析。图示区域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多内流河。河流以高
7、山冰雪融水及山地降水为主,河流流量小。径流季节变化大,有夏汛,冬春季河水断流,多为季节性河流。流程短,冬季有结冰期。第(3)题,沿 AB 线胡杨密度的空间变化特征是离河流越近,胡杨林的密度越高。森林耗水量大,读图可以看到,沿 AB 线有塔里木河干流经过,河水向两岸渗透,离河流越近,地下水补充越多,地下水位越高,越有利于胡杨生长。离河流越远,地下水位越低,胡杨密度越低。第(4)题,先明确观点,理由要与观点一致。7.读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3(1)说出阿尔及尔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优越性。(2)说出断层以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3)断层以北高原内部分布有许多盐沼,其周围盛产阿尔法草。据
8、此推断阿尔法草的生长习性。答案:(1)位于中低纬度,热量充足;濒临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海运便利。(2)气候炎热干燥;地形起伏和缓;地表沙漠广布,植被稀疏;河流稀少。(3)当地年降水量少,说明其耐干旱;有大量盐沼,说明其耐盐碱。解析:第(1)题,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说明地理位置特点,从气候和交通说明其优越性。第(2)题,结合图示,从气候特点、地形、植被和河流等方面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第(3)题,植被是地理环境的反映,结合盐沼特征推测阿尔法草耐旱及耐盐碱的生长习性。8.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甲岛面积约 3635 平方千米,拥有宽阔的大陆架,白色沙质海滩四周环布。岛上多荒漠,石灰岩
9、层遍布全岛,但溶洞数量较少。材料二 龙血树是甲岛独特并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生长在山区只有少量土壤的地方,外形像一把巨伞,多刺的树叶上有一层蜡质。材料三 图 1 所示洋流为甲岛附近 49 月洋流流向。(1)简要评价甲岛的交通区位。(2)分析甲岛附近海域 49 月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3)描述甲岛气候特征。(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甲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答案:(1)有利:甲岛地处阿拉伯海与亚丁湾的交接处,处于亚丁湾东南端,是印度洋通向红海和东非的海上交通要道,是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要道,构成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海上生命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不利:大陆架较宽广,无大型良港,不利于大型船只停泊
10、。(2)49 月为北半球夏半年,甲岛海域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离岸风)带走表层海水,深层冷海水上涌补偿,将海底盐类物质带至表层,浮游生物繁殖,饵料增多,渔业资源丰富。(3)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年温差相对较小),降水稀少。(4)甲岛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植被稀疏,多为旱生植物,物种独特单一;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外力风化作用强,石灰岩广布,岩溶地貌发育较差;地表水(和地下水)缺乏,河流稀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归纳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阐述区域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加试要求)等内容。第(1)题,根据图形信息,甲岛地处阿拉伯海与亚丁湾的交接处,处于亚丁湾东南端,是印度洋通向红海和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考点 强化 答案 39 区域 综合分析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45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