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阅读复习(技巧篇)专题:03归纳概括文章主旨解题技巧(含答案解析)
《2019版高考语文阅读复习(技巧篇)专题:03归纳概括文章主旨解题技巧(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语文阅读复习(技巧篇)专题:03归纳概括文章主旨解题技巧(含答案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专题 03 归纳概括文章主旨解题技巧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即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并进行归纳和概括。 “归纳内容要点”有三个方面的要求:1具体的内容要概括全面;2抽象的内容要阐发准确;3含蓄的内容要解说清楚。 “概括中心意思”主要考查以下两个方面:1概括、归纳文章的中心(或中心论点);2揭示文章的意义、价值和作者的创作目的。设问角度主要有:1直接考查对全文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2结合层次分析,考查对全文内容的分析、概括;3考查对段意、定义等某一具体内容的归纳、概括;4揭示文章的目的、价值、意义、影响等。结构与内容的分析概括类题,在小说、散文中都有所涉及
2、。结构的分析往往着眼于从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段、行文线索等角度设题,多与内容的分析融合在一起考查。如 2017 年高考课标全国 I 卷第 5题“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答案涉及结构、内容两个方面。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关注的热点,设题多着眼于对重要语句的分析,对文段内容、文章要点的概括。有时,就文章表达主旨的关键句命题,要求考生着眼全篇作答;有时也会与结构、修辞手法等融合在一起命题。实用类文本中的“概括中心意思”就是作者通过材料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等,考查侧重于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作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多是对某一语段或全文进行
3、归纳和概括,有时也与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文本特色综合在一起。方向一 论述类文本中内容的归纳概括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即归纳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或主要内容。这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也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难点。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备考:1读原文,明宗旨。考生对论述类文章一定要认真阅读,逐字逐句地研究、揣摩。一般说来,按照文章的篇幅,考生在考试时可以把文章阅读两遍。通过两遍阅读,从总体上弄清楚文章的主要观点、主要内容以及文章的结构框架,并圈点出文章的主旨句和诸多文段的领起句、总结句等关键语句。2读题干,明要求。文章读完后,考生应认真审题,深入领会命题意图,明确答题指向。3梳
4、语脉,定区间。这里所说的区间,是指用来筛选题目中的信息的文章区间。只有梳理清了语脉,锁定了答题区间,才能快速、准确地解题。4巧归纳,做概括。这里所说的“巧归纳” ,一是指善于摘取文章原句作答,二是指着眼某一文段,以文段中的关键词语为依托,归纳作答。【2018 年高考课标全国 II 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
5、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
6、非法使用的权利。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 ,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 ;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
7、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建构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
8、,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C “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D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建构他人的数字化记忆。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B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C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D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
9、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B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C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D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文章大意】文章围绕“被遗忘权”以总分的结构形式展开论述,第一段先总说“被遗忘权”出现的意义,接着从三个方面论述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结构清晰,论述严密。1A2D【 解 析 】 此题考查分析论证过程的能力,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D 项,混淆时态, “可能”错误,文章分析的是已然发生的问题。3B【 解
10、析 】 本 题 考 查 归 纳 内 容 要 点 、 概 括 中 心 意 思 。 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概括每一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B 项,以偏概全,原文说“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 ,选项去掉了“在某种程度上”的限制。方向二 文学类文本中内容、要点的归纳概括高考对文章内容、要点的相关考查有:1 理解文题的含义;2 理解文题的意蕴;3 理解文题在结构上的作用;4 重 要 语 句 的 丰 富 含 意 。 其中, “含义”主要指文题包含的意思、使用的修辞手法以及表达的情感等;“意蕴”除了指文题的
11、含义外,还指其在思想内容和结构上的具体作用等;“作用”主要指文题的思想内容在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重要语句”指的是对理解文章主旨、赏析人物形象等起重要作用的句子。【2017 年高考课标全国 I 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天 嚣赵长天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它无情地和人体
12、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
13、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 他喊起来。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门别开得太大!”“找根棍子撑住!”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14、。他朝后看看。 “开啦!”撤掉顶门棍,他慢慢移动门闩。门闩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闩终于脱离了销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的,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
15、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这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侈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嗒嗒淌,馋人极了!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至于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里。(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具体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嚣
16、”的恐怖气氛。B被困队员身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2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3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文章大意】文章以非常细腻的笔触讲述了某基地科研项目试验队深入戈壁滩矿野遭遇风沙侵袭后渴望
17、救援的故事,折射出困境中灾难面前天嚣之下生命力的伟大。小说注重从人物的直觉印象和切身感受来渲染和烘托“天嚣”下的恐怖氛围,为人物的出场提供了一个莫大的空间和背景,再现出人物工作环境的恶劣和生存的困境。1 B【 解 析 】 本题综合考查文本的内容和技巧。B 项, “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错误。2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3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解 析 】 本题是针对小说的结尾设题,先明确结尾的形式,再从结尾本身的作用、情节上的
18、作用、情感上的作用、主旨上的作用等几个角度答题。方向三 实用类文本中中心意思的概括准确概括实用类文本的中心意思时,考生要注重“一辨析,三思考” 。“一辨析”指要准确辨析文体,根据文体特征概括文本的中心意思。不同的文体在表述方式、语言使用、中心表述上都有着其文体特征,所以概括中心意思时考生首先要把握文体。比如传记、新闻等,其中心意思集中体现在塑造的人物、表述的事件上,阅读这类文体要注重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再如科普文章,其中心意思集中体现在说明的对象或概念上,因此要通过作者对说明对象的描写或概念的阐述把握文本的中心意思。“三思考”指:1 思考标题的意蕴。文章的标题大多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意思。2 思
19、考关键句。比如文眼句、主旨句、抒情句、议论句等,这些语句常常与文章的中心意思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语句甚至直接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意思。3 思考段落层次。不同的段落表达的重点有所不同,概括中心意思时要注重对文本进行层次的划分,合并同类内容后概括层次的意思。【2018 年高考课标全国 I 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
20、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量 子 通 信 主 要 研 究 内 容 包 括 量 子 密 钥 分 发 和 量 子 隐 形 传 态 。 量 于 密 钥 分 发 通 过 量 子 态 的 传 输 , 使 遥 远两 地 的 用 户 可 以 共 享 无 条 件 安 全 的 密 钥 , 利 用 该
21、 密 钥 对 信 息 进 行 一 次 一 密 的 严 格 加 密 。 这 是 目 前 人 类 唯 一已 知 的 不 可 窃 听 、 不 可 破 译 的 无 条 件 安 全 的 通 信 方 式 。 量 子 通 信 的 另 一 重 要 内 客 量 子 隐 形 传 态 , 是 利 用 量 子纠 缠 特 性 , 将 物 质 的 未 知 量 子 态 精 确 传 递 到 遥 远 地 点 , 而 不 用 传 递 物 质 本 身 , 通 过 隐 形 传 输 实 现 信 息 传 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 年 8 月 10 日)材料二: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
22、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 20 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 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 12 亿美元
23、。(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 , 自然2017 年 12 月)材料三:日本读卖新闻5 月 2 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施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 23 亿元人民币。3 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 J-PARC 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 “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了,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中 国 推 进 的 这 类 大 型 工 程 还 有 很 多 。 3 月
24、, 中 国 人 民 政 治 协 商 会 议 开 幕 。 政 协 委 员 潘 建 伟 被 媒 体 记 者 团团 围 住 。 潘 建 伟 是 利 用 2016 年 发 射 的 “墨 子 号 ”人 造 卫 星 进 行 量 子 通 信 研 究 的 研 究 团 队 负 责 人 。 其 团 队 2017年 以 后 相 继 发 布 了 多 项 世 界 首 创 的 实 验 成 果 。 潘 建 伟 今 年 当 选 美 国 时 代 杂 志 “全 球 百 大 最 具 影 响 力 人 物 ”。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跨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用类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50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