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一轮复习《物态变化》专题(含答案解析)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一轮复习《物态变化》专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一轮复习《物态变化》专题(含答案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20 页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一轮复习物态变化专题一、单选题1.几年前,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铁路要通过“千年冻土”区,“ 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为解决“冻土” 难题,保证路基的稳定性,采取了下列措施(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在路基的坡面上铺设一层遮阳板,减小太阳的辐射加热,可防止“ 冻土”液化B. 路基两旁插有很多管形“热棒”,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路基内部吸热,使路基温度降低C. “热棒”中氨气上升到上部会液化,液化会吸热D. 铁轨铺在路枕上,可以增大火车对路基的压强2.生活中常用瓷碗炖食物,碗与锅底不直接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
2、的水沸腾后,碗里的汤一定( )A. 会沸腾,但慢一点 B. 和锅里的水同时沸腾C. 不会沸腾,温度为 100 D. 不会沸腾,温度低于 1003.(2017嘉兴)观察自然现象,通过实验研究揭示其原理,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的现象、原理与应用之间不对应的是( )选项 A B C D现象 高山上,普通的锅难以将 饭煮熟 刮风时,窗帘向外飘 晾在通风处的衣服 干得快 煮熟的汤圆浮在 水面上探究原理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气压与流速的关系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 素 物体的浮沉条件应用 高压锅 飞机 吸尘器 轮船第 2 页 共 20 页A. A B. B C. C D. D
3、4.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 也熔化一部分 B. 全部熔化 C. 一点儿都没熔化 D. 无法确定5.小明学习了汽化和液化后,对书本练习的第 3 题“用纸盒可以烧开水”感到疑问,于是他回家动手实验,发现水烧开了可纸盒却没有烧着关于纸盒没有烧着,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 水的沸点高于火焰温度B. 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C. 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温度D. 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6.南极的平均气温为-5 ,最低气温 -883,在那里考察队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A.
4、 酒精比水银颜色更浅B. 酒精凝固点比水银凝固点更低C. 酒精沸点比水银沸点更低D. 酒精气体无毒,水银气体有毒7.烧瓶内有一定质量的水,用火加热至沸腾,然后撤去火使瓶内的水停止沸腾。迅速用橡皮塞盖住瓶口后倒置,再向瓶底浇冷水,如下图所示,瓶中的水又会沸腾,这是因为( )A. 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B. 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C. 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D. 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8.(2017湖州)电水壶是常用小家电下列有关电水壶烧水的观察和思考,正确的是( ) 第 3 页 共 20 页A. 加热过程中,水的内能通过
5、热传递改变 B. 加热过程中,水的热量不断增加C. 沸腾时,所冒的“白气” 是水汽化产生的水蒸气 D. 沸腾时,继续吸热水温不断上升9.高压锅煮牛肉时,牛肉容易烂,其原因是( ) A. 高压锅内压力较大,牛肉被压烂 B. 高压锅内水温较高,牛肉在高温下易煮烂C. 高压锅内压强较大,牛肉易膨胀变烂 D. 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10.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 M 固体和 N 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 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 为实线,N 为虚线),在 35min 内 M 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 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种加热方
6、法一般称为“ 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B. 由图乙知,M,N 肯定都是晶体C. 由图乙知,M,N 肯定都是非晶体D. 由图乙知,M 肯定是晶体,N 肯定是非晶体11. 通过热传播,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如图是该过程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是非晶体B. 此过程是液化过程C. t=0 时刻物体内能为零第 4 页 共 20 页D. 0t1 这段时间,物体要吸热12.生活中常用的“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7、( )A.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 都只能暂时止沸B. “扬汤止沸” 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的止沸C. 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的止沸D. 扬汤止沸能彻底的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13.关于热量、热值、比热容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温度的物体都有内能,但是不一定有热量 B. 任何燃料都有热值,它与是否完全燃烧无关C. 热值还与燃料的质量有关 D. 以上四个物理量都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14.如图所示是“ 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下面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酒精灯里的酒精一定要控制体积相等B. 烧杯中的水和煤油一定要控制体积相等C. 需要控制酒
8、精灯加热时间相等D. 水和煤油吸热多少是通过温度计示数来反映的15.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冰的形状是否会影响熔化的快慢,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量出 50 mL 蒸馏水 3 份,分别倒入容积均为 50 mL、表面积依次由大 N4,的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塑料模型盒中,确保没有水溅出。把模型盒放到冰箱冷冻室里,冷冻足够长时间。用字母 A、B、C 分别给 3 个烧杯做标注。把模型盒从冰箱里拿出来,迅速将每个冰块放入对应的烧杯中,观察并记录三冰块熔化所用的时间。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步骤的目的是控制变量,使冰块质量相同B. 步骤的目的是控制变量,使冰块温度相同C. 该方案的缺点是没有设
9、置对照组D. 预期熔化最慢的是球体冰块,因为它受热面积最小16.在 “比较水与砂石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实验中,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砂石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5 页 共 20 页A. 实验中,砂石吸热升温较快,说明砂石吸热能力较强 B. 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C. 实验中,将砂石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比热大二、填空题17.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棍会冒“白气”是_现象(汽化/ 液化);根据你的观察,在室内无风时,冰棍冒出的“白气” 符合实际的是图_(甲/ 乙) 。18.在 “研究水的沸
10、腾”实验中: 所用的温度计是利用_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可知,应选用_(水银,酒精)的温度计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水银 39 357酒精 117 78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有雾气,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水蒸气发生了_(填一种物态变化)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 1min 记录温度计示数(如表),4min 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第 6 页 共 20 页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温度/ 88 90 92 94 97 98 98 98根据如表中的数据在图丁
11、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 三、解答题19.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食物加热到 100以上。它省时高效,深受消费者欢迎。图甲为高压锅的构造,图乙为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图像,气压每一格为 105Pa。(1 )若高压锅出气孔的横截面积约为 12 毫米 2 , 压在出气孔上的限压阀的质量为 84 克。通过计算并对照图像说明,利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2 )若要把这种高压锅销售到两藏地区,在保证高压锅安全使用的前提下,用这种高压锅烧水时,要达到同样的最高温度。你认为需要怎样改进?20.汽车防冻液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
12、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 ),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混合液的沸点() 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 1015 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
13、高。 (1 )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 30%逐渐增大到 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 A. 逐渐升高 B. 逐渐降低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2 )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 ,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A. 30% B. 40% C. 60% D. 90%(3 )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 (选填“ 升高”、“降低 ”或 “不变”),其原因是_ 。第 7 页 共 20 页21.魔术表演中,熊熊大火使锅中的油剧烈沸腾,魔术师用手慢慢在沸腾的油中摸取铁球,而手却安然无恙,观众一片惊奇原来锅
14、中的“油”,只有表面漂浮一层很少的油,底下的都是醋(溶入少量的硼砂)油的沸点为 287,醋(溶入硼砂)的沸点 45问: (1 )为什么油漂浮在醋的上面? (2 )表演时魔术师的手为什么没有烫伤? (3 )舞台周围能闻到浓浓的醋味,是属于什么现象? 22.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 ,手会感到暖和。若用劲向手上快速“ 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都是从嘴里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 23.请利用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应用实例: (1 )在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的保存蔬菜,人们通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 (2 )夏天在地面洒水人会感到凉快
15、,这是因为_ (3 )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 24. 夏天,用冷水洗过的两件完全相同的湿衣服,都展开挂在晾衣绳上,一件在阳光下,另一件在树荫下,如图所示阳光下的湿衣服干得快请解释这个现象25.用如图 1 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 )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_,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选填“快 ”或“慢” ),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_ (2 )除图 1 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_ 第 8 页 共 20 页(3
16、)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序号) A. 水蒸汽 B. 小水珠(4 )图 2 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分钟 26. 扬子晚报报道了一则新闻(标题:氮气泄露,夏现冬景)本报讯:昨晚,南京市建宁路上一停车场内发生氮气泄露事故,现场周围“寒气” 逼人,车厢挂起冰柱,地面结了厚厚一层冰昨晚 10 点左右,建宁路上一家名为“的士” 的休闲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突然发现停车场里一辆大型槽罐车尾部不断冒出白烟,并且越来越大,当他走过去一看,被现场的情景吓了一跳,只见车尾部开始结冰,车厢下端已经有大约 10cm 长的冰柱,而液体刚滴到地面
17、上就开始结冰,不久地面上就是一层厚厚的冰原来,这辆属于南京气体产品公司的槽罐车满载液态氮气,车尾部冒出的白烟就是车罐内液态氮发生泄露的表现据介绍,氮气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如果有足够多的氮,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周围气温降低到零下 50,情况比较危险小盼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阅读了这则新闻后,提出了下面的问题,你能帮她解答吗?(1 )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常温常压下是气态,可槽罐车的车罐里怎么会出现液态氮?这样将气体进行液化有何好处? (2 )车罐内液体氮发生泄露时为何会冒出“白烟”? (3 )根据所学的物理和自然知识,文中似乎有两处不妥,你能指出来并加以改正吗? (4 )发生此事时,如果你正好在
18、现场,你打算怎么做? 四、实验探究题27.图 a 是小明、小红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器材规格和水的质量相同将水加热相同时间后停止加热图 b 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 )由图象可知,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 (选填 “大于”、“ 等于”或“小于” )1 标准大气压;在第4 8min 的过程中,水的内能 _ (选填“增大”、“ 减小” 或“不变”)小红把水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_ (2 )取走酒精灯,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热水中(如图 c)根据温度计 A 和 B 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 d)由图象可知,在第 8mi
19、n 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 态(选填“固” 、“液”或“固液共存” ),第 10min 后,海波的熔化将_ (选填“ 继续”或“停止 ”)第 9 页 共 20 页28. 如图 1 是“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1 )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进行加热固体的好处是_ (2 )如图 2 所示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_ (选填“A”、“B”或“C”)(3 )该固体熔化的图象如图 3,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 (选填“ 晶体”或“非晶体” ),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
20、了_ min,BC 段该物质处于_ 态29. 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1 )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 (A/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_ 第 10 页 共 20 页(2 )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_ ,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 (3 )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 (答出一个即可)30.在探究“水的
21、沸腾”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 A、B 两套装置(如图所示)来完成实验。(1 )图中 C、D 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 (填“C”或“D”)。(2 )甲组观察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他们所测水的沸点是_ 。他们所选择的装置应是_ (填“A” 或“B”)。(3 )分析评估 A、B 两套装置:_ 。第 11 页 共 20 页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冻土” 区路基在火车驶过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路基的温度升高,“冻土”中的固态水熔化使路
22、基变软要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就要让路基的温度不升高,要将克服摩擦做功产生的内能转移出去。此题是物态变化的一个灵活应用题,考查了我们分析物理现象的能力。【解答】A、路基变软是因为“冻土” 熔化而形成的;B、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路基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路基内部吸热,使路基温度降低,冻土就不会熔化;C、液化要放热;D、铁轨铺在路枕上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答案为:B2.【答案】C 【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分析】液体沸腾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但沸腾时温度不再改变,结合这些可以解决本题。对于这类在锅内或烧杯内放置容器的问题,要搞清里外的不同点,外部因为有加热装置,所以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教版 初中 科学 九年级 一轮 复习 物态 变化 专题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文档标签
- 2021皖智教育第一卷 九年级一轮复习
-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一轮复习机械能专题含答案解析
-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一轮复习机械运动和力专题含答案解析
-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一轮复习声音与光专题含答案解析
-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一轮复习电和磁专题含答案解析
-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一轮复习生物多样性专题含答案解析
-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一轮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含答案解析
-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一轮复习物态变化专题含答案解析
-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一轮复习人体健康与保健专题含答案解析
- 专题四 物态变化
-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一轮复习地球与宇宙专题含答案解析
-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一轮复习生活着的地球专题含答案解析
-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一轮复习基础电路专题 含答案解析
- 物态变化复习
- 浙教版初中7年级下册
- 中科炼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50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