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单元质量检测二(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一、基础积累(共 24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天堑(qin) 亲戚(q) 珠玑(j) 寒蜩 (tio)B罗绮(q) 暮霭(i) 凝噎(y) 惊悸(j)C脸颊(ji) 吟啸(yn) 拎起(ln) 纶巾( un)D樯橹(qin) 遥岑(chn) 薄雾(b) 巷陌(m)解析:A 项, “戚”应读 qi;B 项, “绮”应读 q;D 项, “岑”应读 cn。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A寻常巷陌 寒蝉凄切 帐饮无绪 惊滔拍岸B玉枕纱厨 故国神游 凌歌泛夜 故垒西边C封狼居胥
2、玉簪螺髻 烟柳画桥 晓风残月D良晨好景 吟赏烟霞 仓皇北顾 神鸦社鼓解析:A 项, “滔”应改为“涛” ;B 项, “凌”应改为“菱” ;D 项, “晨”应改为“辰” 。答案:C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多情自古伤离别 B竹杖芒鞋轻胜马C楚天千里清秋 D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解析:A 项, “多情”为形容词作名词,多情的人;B 项, “马”名词作动词,骑马;D 项, “忧愁”意动用法,以为忧愁。答案:C4下列词句按其风格分类,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红藕香残玉簟秋 B更那堪,冷落清秋节C大江东去,浪淘尽 D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解析:从词风的婉约、豪放方面来分辨。答案:C5
3、下列四首诗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意境上相似的一项是( )A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解析:D 项与例句相似,都是表现物是人非的变化。答案:D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是诗歌的一种,兴起于唐朝,到宋代而盛行。词的调名、体段、格律、押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词是依乐谱而填字的歌词,因而就以乐谱的调名为名,如浣溪沙 水调歌头等,后来也有取诗词名句作
4、为调名的,如渔家傲 南乡子等,也称词牌名。B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女词人之一,有漱玉集 。李清照的生平以靖康之变为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前期生活富足而美满,因此词风清新活泼明朗,后期国破家亡,在大动荡的社会中,饱尝了人世间的种种辛酸,感情变得越来越悲凉凄切。C词兴起于唐朝,到了两宋时期,成为最具特色的文学形式。词的风格多样,通常分为“豪放”和“婉约”两派。从辛弃疾开始,“豪放派”逐渐成为主流。南宋苏轼发扬光大了词的豪放风格。D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属四川)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嘉祐二年进士。他学识广博,文章、
5、诗词、书画均擅长。有东坡乐府 。解析:C 项,苏轼是北宋人。答案:C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道:“_,_。 ”(2)苏轼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生动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 。答案:(1)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2)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二、阅读鉴赏(45 分)(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论苏轼的诗歌美学思想旷世奇才苏轼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批评家。在对
6、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的认识上,苏轼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渊源。苏轼具有仁政爱民的思想和积极入世的精神。基于此,他重视文学积极的社会作用,强调有为而作,针砭时弊。他在题柳子厚诗中写道:“诗须要有为而作好奇务新,乃诗之病。 ”所谓“有为而作” ,目的在于揭发当世政治的过失和社会中的种种不平,从而达到“疗饥” “伐病”的功效。苏轼的意图十分明确,写诗就要充分发挥诗歌的社会功能,有所劝诫,有补于世。不能一味地粉饰现实,阿谀奉承。苏轼在向哲宗皇帝申述自己因诗获罪的原因时说:“昔先帝召臣上殿,访问古今,敕臣今后遇事即言。其后臣屡论事,未蒙施行,仍复作诗文,寓物以讽,庶几流传上达,感悟圣意。 ”这说明苏轼确
7、是有意继承风、骚以来的现实主义精神,提倡充分发挥文学的社会功能,以揭发流弊、拯时救世。苏轼答乔舍入启中写道:“某闻人才以智术为后而以识度为先,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国之将兴也,贵其本而贱其末;道之将废也,取其后而弃其先。用舍之间,安危攸寄。 ”作者把文章重“体用”还是重“华采”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强调“以体用为本” 。 “以体用为本”与“有为而作”的精神完全一致,都是苏轼文艺中儒家兼济天下思想的反映。苏轼认为诗画要传神,而满足于摹写物象,意尽句中,不是成功的艺术作品。对苏轼诗贵传神的见解,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剖析:其一,诗要传客观物象之神。苏轼评诗人写物云:“诗人有写物之功:桑之未落
8、,其叶沃若。 他木殆不可以当此。 ”其二,诗要有“超以象外”的远韵。 “远韵”是“神似”的自然发展,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超以象外”的无限时空中,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与回味的余地,这就是“远韵” 。其三,诗歌创作要有“空静”的心态。苏轼送参寥师诗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只有处心于静境,才能摆脱动境的干扰,才能洞察万物的纷纭变化;只有置心于虚空,才不为成见所蔽,才能容纳万般妙境。唯其如此,才能写出体物传神、意境深邃的诗篇。而要使心境“空且静” 。首先必须从烦琐的世俗事务中摆脱出来,使身心闲逸。闲逸才有空静,空静才有妙境和远韵。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云:“诗
9、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诗与画是两种不同的文艺形式,但苏轼认为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美学标准,即“天工与清新” 。 “天工” ,意谓出于自然,无须雕琢。凡出自“天工”者,必有创作者的个性,给人以“清新”之感。苏轼在评论诗歌时,常常用天工清新作为审美标准。在苏轼看来,自然清新的诗可以当餐,可以提神,清新是诗的生命,美的极致。苏轼“天工清新”的审美原则渊源于庄子的美学思想, 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以及“法天贵真”等,就已道出了不事人工雕凿的“天工”的实质。在苏轼的哲学思想中,最高的范畴也正是“自然”或“道” 。苏轼追求自然之美,实际上是以他最理想的、至高无上的“
10、道”或“自然”作为他美学追求的最高准则。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为出色的文学批评家,苏轼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有着独特的见解,这些见解与其政治、哲学思想密切相关。B苏轼认为文章应当重“体用”而轻“华采” ,这与他“有为而作”的文学主张在精神上是完全契合的,并且反映了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C苏轼主张诗贵传神,认为成功的艺术作品不应追求摹写物象,而要传客观物象之神,且须具备“超以象外”的远韵。D苏轼的“天工清新”的审美原则,渊源于庄子的美学思想,且这个美学思想常常被他用来作为评论诗歌的审美标准。解析:C 项, “不应追求摹写物象”错,原文只是不能“满足于摹写
11、物象” 。答案:C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苏轼具有仁政爱民的思想和积极入世的精神,他有意继承风、骚以来的现实主义精神,并通过创作来实现文学揭发流弊、拯时救世的社会功能。B苏轼引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说明诗人要具备“写物之功” ,传客观物象之神,达到“神似” ,方能为“远韵”和“空静”提供发展空间。C只有处心于静境与虚空,方能摆脱动境的干扰和成见的蒙蔽,才能够把握住万物的变化,容纳各种各样的妙境,进而创作出传神诗篇。D苏轼把“自然”或“道”作为自己美学追求的最高准则,提出了“天工与清新”的诗画美学标准,认为出自“天工”者,会给人以“清新”之感。解析:B 项
12、,方能为“空静提供发展空间”于文无据。答案:B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虽然苏轼因诗获罪,然而通过他向皇帝申述自己获罪原因时的言语,我们却依然可以发现他对诗歌有所劝诫、有补于世的社会价值的认同和坚持。B林逋山园小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对梅花枝条和香气进行了准确生动的描写,这符合苏轼“诗要传客观物象之神”的标准。C苏轼评价王维诗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是因为诗与画虽是两种不同的文艺形式,却有着共同的美学标准。D孟郊落第所作“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极尽忧伤,而得第所作“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则欣喜
13、无比,这体现了苏轼所追求的自然之美。解析:C 项, “这是因为”错,前后不具备因果关系。答案:C(二)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112 题。(9 分)醉翁操 苏 轼琅然,清圆,谁弹?飨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 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 ,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 外三两弦。【注】 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 ,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蒉:草筐。 论语宪问: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 ”
14、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1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飨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的“空山” ,都写出了山的空寂。B “荷蒉 ”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C “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解析: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 项,曲解文意, “朝吟夜怨”的“吟”字并非是指作者的“吟诵” ,而是指泉水流动的声音,所以 C 项错误。答案:C12欧阳
15、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所表现的情怀与醉翁亭记有何不同?(6 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词的上阕描绘了山谷空寂、明月皎洁、山风轻拂、夜露润物的美好景色,醉翁在这样的境界中弹奏的乐曲清琅、圆润,响彻空山,令词人向往这种人与自然相融的境界。下阕主要是抒情议论,醉翁的啸咏与流泉相应,醉翁去逝了,流泉仿佛在早晚幽咽,词人借山有时光亮、水有时回转与自己对醉翁的思念无尽对比,表达对醉翁的思念之悲。答案:要点一:泉响空山、月明风露的幽静之景,醉翁啸咏与流泉之声应和的景象,写出作者对人与自然
16、相融的境界的向往。要点二:醉翁离去后流泉的“朝吟夜怨” ,表达了“思翁无岁年”之“悲” ,作者借以抒发对欧阳修的怀念之情。(或:作者既借流泉的“朝吟夜怨”抒发了对欧阳修的怀念之情,也直接表达了“思翁无岁年”之“悲” 。)(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314 题。 (9 分)摊破浣溪沙李清照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 ,大 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注】 彦辅:西晋时期著名清谈家,他以个性鲜明和超凡脱俗、高风亮节闻名。大:一作“太” 。13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词中的“轻”与“重”是相对的,作为黄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第二 单元 质量 检测 试卷 答案 解析
文档标签
- 高中语文
- 高中语文必修四
- 单元质量检测
- 三年级科学三单元质量检测参考答。
- 20202021学期安徽省九年级质量检测试卷(三)
- 2020年八年级上册政治单元质量检测题
- 安徽省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质量检测试卷(三)
- 皖智2020-2021九年级质量检测试卷(三)
- 皖智2020-2021九年级质量检测试卷
- 安徽省2020-2021学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检测试卷(三)
- 语文2020-2021九年级质量检测试卷(三)
- 皖智2020-2021九年级质量检测试卷初三(三)
- 皖智2020-2021年中考九年级质量检测试卷(三)
-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学生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七年级数学
- 散文2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52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