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空坐标,主要线索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目标导航,内容索引,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1.鸦片战争前: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 。服饰都以中国自产棉
2、布、丝绸缝制,食物都为各地自产之物。 2.鸦片战争后 (1)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 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沿袭传统,西方文化,衣,食: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吃 成为有钱人的时尚。 住: 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洋装,中山装,旗袍,西餐,西方建筑,废止缠足,反清革命,废止缠足,(2)广大农村仍处在落后、 的状态,农民过着贫穷的生活, 传统的风俗习惯仍在沿袭。,封闭,社会风俗,易混易错,思维点拨,1.中山装和旗袍是服饰中西合璧特征的典型体现。 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由传统社会向现代
3、社会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3.中国近现代,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人们的社会生活近代化程度较高,但在偏远农村和内陆地区却变化不大。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受西方外来文明影响深刻,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传统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2.缠足陋俗至清朝时最盛,但清政府并不支持缠足,曾多次下令废除缠足。,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 (1)背景: 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 (2)表现 社会风尚: 、无私奉献是社会风尚的主流。 物质生活:由于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
4、凭 计划供应。,新中国,勤俭节约,票证,2.改革开放后(1978年以来) (1)背景:改革开放的实行,党和政府重视改善民生。 (2)表现,多样化,图解识记,知识点拨,安居工程,注重环保,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实质上就是中国近代化的历程。随着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明走向了近代化,中国的社会生活也逐渐走向文明化、民主化。,近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化,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主题一 影响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1.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史料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
5、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史料解读 表明社会生活变迁的时代背景。 说明社会生活方式的西化。,问题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提示 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提示,2.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史料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世纪8
6、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 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史料解读 表明服饰单一化。 表明服饰多元化。,问题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国民众的服饰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变化的主要因素。,提示 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观念变化;外来文化影响。,提示,史论总结 影响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殖民者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
7、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客观的,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经济基础。,(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等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4)历届政府的重视、提倡促使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
8、等法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将实现全面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主题二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1.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史料一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史料二 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 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史料解读 对表格左右内容进行比较,可以直观看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具体变化。 说明近代中国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外来因素的影响。,问题思考 根据史料一、二
9、,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并指出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提示 变化方面:服饰、建筑、饮食、交通、婚礼习俗。 特点: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既保存传统,又吸收西方优点。外部因素:受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提示,2.社会运动的推动 史料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污衣,而蓄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史料解读 史料中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高中历史 必修 14 物质生活 习俗 变迁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55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