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3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目标导航 1.了解王安石受到重用的原因。(重点) 2.理解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重点) 3.认识王安石变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难点),内容索引,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易错提醒,一、起用王安石,1.原因 (1) 夭折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王安石给宋仁宗上言事书,提出了变法的设想。 (2) 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2.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
2、法。,庆历新政,宋神宗,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复杂尖锐,阶级矛盾、民族问题冲突不断,统治集团内外交困,不得不进行改革,以挽救统治危机。,二、措施及内容,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务,发运使,将,保甲,史论要旨,思维点拨,太学,设军器监,时务策,1.王安石变法是为了解决政府财政危机,缓和社会矛盾,是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出发点的。 “富国”与“富民”是不相同的:(1)“富国”政策主要是解决政府的财政收入问题;(2)“富民”政策主要是要使天下百姓丰衣足食。 2.王安石十分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给他们发挥才干的机会,这对今天干部的任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1)培养和选拔人才一定注重
3、实用性;(2)注意教育的内容要适应改革形势的需要。,1.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一方面是为了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另外也有与大官僚大地主争夺政治、经济权益,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深刻目的。 2.王安石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内容广泛,但富国之法对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触动最大。 3.王安石的取士之法同庆历新政在选官用官方面的改革相比,已有较大变通和缓和,已有明显吸取教训的特点。 4.王安石变法中的唯才用人,打破了按资升迁的成规,许多低级官员和下层士大夫得到了发挥才干的机会。,知识图示,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史料一 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
4、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和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史料二 安石曰:“所以不足者,由未得善理财之人耳。” 光曰:“善理财之人,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民穷为盗,非国之福。” 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司马光传家集,主题一 王安石变法中的富国之法,史料解读,表明王安石企图通过调整封建政府和占有大量财富的大地主、大商人的关系,来缓和社会矛盾,解决财政困难。 体现了王安石的理财观,他主张通过积极开
5、源,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答案,问题思考,提示 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和商人利益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体现了中小地主和商人的利益。,(1)据史料一分析王安石富国之法有何特点。,提示 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既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又减轻了农民负担;市易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2)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的理财观在其变法中是如何体现的?,史论总结,正确认识王安石变法中的“富国之法” (1)青苗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免役法实施,政府向不服役的官僚、地主收取免役钱,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3)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4)方田均税法实施后,官僚、地主也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高中历史 选修 王安 变法 主要内容 课件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55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