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学习目标,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1.“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 (1)原因: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 ,导致中央和封国间矛盾激化。 (2)经过: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借口“清君侧”,串通其他六国诸侯王,发动“七国之乱”,最后被平定。 (3)集权措施:汉武帝时,对诸侯国实行“ ”,强干弱枝,监察地方。,同姓诸侯王,推恩令,2.唐朝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藩镇割据的形成:“安史之乱”平定后,唐代宗封安史降将
2、和带兵平叛的将领为节度使,他们割据自立,独霸一方。 (2)藩镇割据的延续五代十国。其间政权更迭频繁,人民生活困苦。3.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背景: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2)措施 收精兵:改禁军统领机构为“三衙”,但发兵权归 ,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枢密院,削实权:削弱或剥夺了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之下设 。 制钱谷: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 (3)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至此,中央在
3、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 矛盾变得突出。,通判,误区警示,皇权与相权,“推恩令”废除封国 “推恩令”并没有废除封国,只是通过对封国领地的分割来削弱地方势力,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二、皇权的不断加强 1.明朝 (1)背景:明朝建国之初,沿袭元制,丞相位高权重。 (2)目的: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加强皇权。 (3)措施 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实行了1 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演变:明太祖设 ,品秩较低,仅备顾问,不参与决策。明成祖设立内阁,阁臣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内
4、阁制度正式确立;此后权力越来越大,内阁有了“ ”之权。 2.清朝 (1)军机处的设立: 年间,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设立军机处。 (2)职权:最初只参与处理 ,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但本身品级不高,只能跪奏笔录。 (3)影响: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是_ 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殿阁大学士,票拟,军务,雍正,专制皇权,图解历史,归纳提升,清代中央官制示意图(军机处设置后),军机处的特点 (1)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直接交由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2)保密性好:受皇帝直
5、接控制,限制与外官接触,办公地点地处皇宫内,不易受外界干扰。 (3)机构简单:军机处只设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二职,整个军机处至多三四十人。,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一 汉唐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探究点1 汉唐的地方割据 史料,图一 汉代初期形势图,图二 唐代后期形势图,思考 史料中图一体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结合两幅图说明当时的制度下存在什么问题? 答案 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 存在问题:汉唐时期都出现地方势力膨胀,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的弊端。,答案,探究点2 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史料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答案,思考 据史料概括,北宋加强对地方
6、控制的举措有哪些? 答案 (1)军事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2)行政上,由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3)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主题二 皇权的不断加强,探究点1 丞相制度的废除 史料一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比喻抗衡,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会典 史料二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思考 (1)结合史料一分析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理由是什么?“朝廷总
7、之”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答案 理由:朱元璋认为丞相专权乱政,导致政局不稳。 含义:皇帝总揽大权。 (2)谈谈你对史料二中黄宗羲观点的理解。 答案 丞相的权力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废除丞相后,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到了顶峰,形成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加剧了政治腐败。,答案,探究点2 内阁的出现 史料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则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皇明大政记,明朝内阁大堂旧址,思考 (1)明朝内阁是何时出现的?为什么阁臣拟旨“无不惴惴惧者”? 答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岳麓版 高中历史 必修 专制 集权 不断加强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55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