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1.2 应用举例(一)》课件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1.2 应用举例(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五《1.2 应用举例(一)》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解三角形,1.2 应用举例(一),1.会用正弦、余弦定理解决生产实践中有关不可到达点距离的测量问题. 2.培养提出问题、正确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目标,题型探究,问题导学,内容索引,当堂训练,问题导学,思考,知识点一 常用角,试画出“北偏东60”和“南偏西45”的示意图,答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会遇到一些有关角的术语,请查阅资料后填空: (1)方向角 指北或指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所成的小于 度的角 (2)仰角与俯角 与目标视线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线 时叫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线 时叫俯角(如下图所示),梳理,90,上方,下方,知识点二 测量
2、方案,可以在地球上选两点,与月亮构成三角形,测量地球上两点的距离和这两点看月亮的视角,通过解三角形求得地月距离,思考,答案,如何不登月测量地月距离?,梳理,测量某个量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在实际背景下,有些方法可能没法实施,比如直接测量地月距离这个时候就需要设计方案绕开障碍间接地达到目的设计测量方案的基本任务是把目标量转化为可测量的量,并尽可能提高精确度一般来说,基线越长,精确度越高,题型探究,例1 如图,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要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测量者在A的同侧,在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是55 m,BAC51,ACB75.求A,B两点间的距离(精确到0.1 m),类型一 测量
3、可到达点与不可到达点间的距离,解答,所以A,B两点间的距离为65.7 m.,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过程一般要充分理解题意,正确作出图形,把实际问题里的条件和所求转换成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未知的边、角,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求解,反思与感悟,跟踪训练1 在相距2千米的A、B两点处测量目标点C,若CAB75,CBA60,则A、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千米,如图所示,,由题意知C180AB45,,答案,解析,类型二 测量两个不可到达点间的距离,例2 如图,A、B两点都在河的对岸(不可到达),设计一种测量A、B两点间距离的方法,解答,测量者可以在河岸边选定两点C、D,测得CDa,并且在C、D两点分别测得BCA,AC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 高中数学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55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