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乳山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威海市乳山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19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第一次检 测考试语文第卷 阅读题 (70 分)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小题,9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题。“和合”理念具有重要价值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和合”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在历史上,汉字“和”与“合”有相近涵义。唐代学者孔颖达在解释礼记郊特牲时说,“和,犹合也”。“和合”理念强调世界是人与万物的一体
2、性存在,构成世界的诸多要素存在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融 合的关系,它们在矛盾与融合中共同发展演变,然后产生新要素、新事物、新生命,客观世界因而不断发展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和合”是变化之源、运动之力、发展之本、生长之根。“和合”理念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首先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发轫于先秦。周易提出“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内在统一思想。左传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意思是说,礼是天道与人道相统一的自然法则,必须按礼行事。庄子说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直言天人一体。天人合一宇宙观强调整个世界的有机关联,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
3、身与心之间是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内含着一种相互联系而非孤立片面看待世界的视角,这让中国人很早就产生了“天下”的观念,视天下为一体。尚书尧典说:“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说明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协和处理不同国家关系的观念,认为不同国家之间应和睦共处、相互合作。在“天下”观的滋养下,中国人生发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追求和责任担当。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追求天下大同,有一种要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担当。和而不同的社会观是“和合”理念在社会领域的展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提倡和而不同的人格、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人与人之间有性别、年龄、能
4、力、性格等方面的分别,社会中也有因民族、宗教、地域、阶层、文化、职业等形成的差异,只有在承认和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最大共识,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有序。在调适具体的人与人关系上,“和合”理念表现为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其核心是“仁”。“仁”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特殊重要地位,孔子将“仁”解释为普遍道德原则,汉代儒学将“仁”解释为“天心”,宋明儒学以“仁”为核心构筑价值体系。千百年来,与人为善、人际和睦、立己达人、推己及人等道德准则已经深深烙印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之中。从宇宙观、国际观到社会观、道德观,中华民族对“和合”理念的认知和践行一以贯之。当今时代,“和合”理念为我们处理各种难题提
5、供了宝贵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等,都体现出“和合”理念的精髓。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把握当代中国与当今世界的发展实际,我们就可以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作者:陈秉公 摘自人民日报2018 年 11 月 8 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和合”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 是变化之源、运动之力
6、、发展之本、生长之根。B.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整个世界的有机关联,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身与心之间是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是“和合 ”理念的文化内涵之一。C. “和合”理念在社会领域表现为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就是强调要承认和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D. “和合”理念在调适具体的人与人关系上,表现为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千百年来,与人为善、人际和睦、立己达人、推己及人等道德准则已经深深烙印于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之中。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周易提出“ 与天地合其德 ”, 左传记载: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
7、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 庄子说:“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都证明我国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B. 尚书尧典 说:“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说明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协和处理不同国家关系的观念,认为不同国家之间应和睦共处、相互合作。C. 孔子将“仁 ”解释为普遍道德原则,汉代儒学将“仁”解释为“ 天心”,宋明儒学以“仁 ”为核心构筑价值体系。这说明 “仁”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特殊重要地位。D. 文章采用了例证法、对比论证法,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和人心向善的道德观三个方面阐释了“和合” 理念丰富的文化内涵。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8、 )(3 分)A. “和合”理念强调世界是人与万物的一体性存在,构成世界的诸多要素存在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融合的关系,它们在矛盾与融合中共同发展演变,然后产生新要素、新事物、新生命,客观世界因而不断发展变化。可见,“和合” 就是“和谐”。B.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内含着一种相互联系而非孤立片面看待世界的视角,这让中国人很早就产生了“天下” 的观念,视天下为一体。可以看出中国人追求天下大同,有一种要共同实现美好生活的担当。C. 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和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是“和合” 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让社会实现真正的和谐有序,让个人处理好人际关系。D.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许多重
9、要思想,体现了对“和合 ”理念的应用和发展。可见, “和合” 理念可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黄昏无下落鲍尔吉原野是谁在人脸上镀上一层黄金?人在慷慨的金色里变为红铜的勇士,破旧的衣裳连皱褶都像雕塑的手笔;人的脸棱角分明,不求肃穆,肃穆自来,这是在黄昏。小时候,我无意中目睹到了黄昏。感受到那离奇的光从红里变出诡异的蓝。红里怎么会生出蓝呢?它们是两个色系。玫瑰红诞生其间,橘红诞生其间,旋生旋灭。这是怎么啦?西方的天空发生了什么?我结结巴巴地问大人,那里发生了什么?大人瞟一眼,只说两个字:黄昏。自那时起,我得知世上还
10、有这两个字黄昏,并知道这两个字里有忧伤。我盼着观黄昏,黄昏却不常有。多云天气或阴天,黄昏就没了下落。我站在我家屋顶看黄昏。西方的天际在柳树之上烂成一锅粥,云彩被夕阳绞碎,红云有如在烈火中逃窜的野兽,却逃不出西天的大火。太阳以如此大的排场谢幕,它用炽热的姿态告诉人它要落山了。人习以为常,不过瞟一眼,名之“黄昏” 。而我心里隐隐有戚焉。假如太阳不再升起,全世界的人会在痛哭流涕中凝视黄昏,每日变成每夜,电不够用,煤更不够用,满街小偷。黄昏里,屋顶一株青草在夕照里妖娆,想不到生于屋顶的草会这么漂亮,红瓦衬出草的青翠,晚霞又给高挑落下的叶子抹上一层柔情的红。草摇曳,像在瓦上跳舞。原来当一株草也挺好,如果
11、能生在屋顶的话,是一位在夕阳里跳舞的新娘。地上的草叶金红,鹅卵金红,土里土气的酸菜缸金红,黄昏了。我在牧区看到的黄昏惊心动魄。广大的地平线仿佛泼油烧起了火,烈火战车在天际穿行,在落日的光芒里,山峰变秃变矮。天空盛不下的金光全都倾泻在草地,一直流淌到脚下,黄牛红了,黑白花牛也红了,它们扭颈观看夕阳。天和地如此辽阔,我久久说不出话来,坐在草地上看黄昏,直到星星像纽扣一样别在白茫茫泛蓝的天际。那时,我很想跟别人吹嘘我是一个看过牧区黄昏的人,但这事好像不值得吹嘘。什么事值得吹嘘?我觉得看过牧区的黄昏比有钱更值得吹嘘。那么大的场景,那么丰富的色彩,最后竟什么都没了,卸车都卸不了这么快。黄昏终于在夜晚来临
12、之前昏了过去。“我曾经见过最美丽的黄昏” ,这么说话太像傻子了。但真正的傻子是见不到黄昏的人。在这个大城市,我已经二十六年没见过黄昏,西边的楼房永远是居然之家的楼房和广告牌,它代替了黄昏。城市的夜没经过黄昏的过渡直接来到街道,像一个虚假的夜,路灯先于星星亮起来,电视机代替了天上的月亮。这么多年我一直以为我失去的仅仅是黄昏,原来还有那么多东西。我一直觉得自己身上缺了一些东西,原以为是缺钱、缺车,后来知道我心里缺了天空对人的抚爱,因为许多年没见到黄昏。(选自美文 ,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本文第一段以发问领起下文对黄昏夕阳的描述,言简意赅,
13、独立成段,引发读者思考。B作者对黄昏的情感由开始的好奇到忧伤,再到自豪直到最后的反思,逐层深入,每层的感受都与对黄昏夕阳的描写相结合。C文中最后一段两个“傻子 ”含义区别明显:前者指自己对黄昏的痴迷,后者指对人间之美漠视的人,作者肯定了前者,否定了后者。D题目“黄昏无下落 ”寓意深刻,告诉我们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容易消逝,而人们却无视它的存在,体现了全文忧伤的感情基调。5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6 分)6 “黄昏”一词在文中有着丰富内涵,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题。孤独者陈映真孔德淇2016 年 11 月
14、22 日,小雪节气,北京的蓝色寒潮预警尚未解除,陈映真在京病逝的消息已经在台湾的近亲好友间传开。台湾作家中,陈映真是备受争议、颇具战斗性的一位,早期的现代主义批判、乡土文学论战等论争,他无役不与,在陆在台都属少数派。台湾学者赵刚评价,陈映真的文学是一种“为己之文学”,深刻地把自己与他人关联起来。曾担任台北人间杂志发行人的吕正惠评价道,“长期以来台湾少有人真正了解陈映真,因为他远超其时代。”陈映真 1937 年出生于台湾新竹一个牧师家庭。家庭出身与基督教的濡染,影响了他对文学、政治的观感及时人性的洞察。自青年时代起他便涉足文坛,将视线聚焦于下层社会,对穷苦人寄予怜悯,希望能为他们觅寻生活的出路。
15、作为较早接触西方文学、尤其是存在主义哲学的知识分子,他的早期作品表现出了浓重的小知识分子的感伤情绪。在我的弟弟康雄故乡和文书中,“死亡”成了最突出的主题,小说中持续的苦闷和孤独感。将他引向感伤与绝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陈映真在旧书店和鲁迅、茅盾、巴金等人的小说相遇,意外闯进了大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禁区。受鲁迅启发,契诃夫式的忧郁从陈映真身上逐渐消退,他发现流逐于现世之外是不可能变革现实的,开始从象征走向写实,一边批判台湾社会,一边重新思考改变现实的路径。那时,党外运动是禁忌,阅读左翼刊物更是。1968 年,陈映真在接受“国际写作计划”之邀即将赴美时,因台湾当局指控“组织聚读马列共产主
16、义、鲁迅等左翼书册及为共产党宣传”等罪名,连同其他民主台湾联盟成员一起,被投入监狱。七年牢狱生涯,陈映真结识了一批比他更苦大仇深的难友。出狱后,他笔耕不辍,转而关注西方跨国公司的内幕和现代企业中人性的异化,发表山路赵南栋等系列政治小说,涉及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的政治受难者。无论从事小说创作,还是评论工作,他都渴望发声,对于过往的“感性”也毫不掩饰。他以笔名“许南村”发表了试论陈映真一文,文中写道,“基本上,陈映真是市镇小知识分子的作家。在现代社会的层级结构中,一个市镇小知识分子处于一种中间地位,当其升进之路顺畅,则意气昂扬,神采飞舞;当其向下沦落,则又往往显得沮丧、悲愤和彷徨。”1978 年,他创
17、办人间杂志,透过摄影作品和文字,从社会弱小者的立场发现、批判、记录、报道台湾生活。不同于强调鲜明党派色彩的左翼刊物夏潮,人间着眼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矛盾,秉承着扎根现实、深耕社会的精神脉络。尽管只办了四年,共出版 47 期杂志即因财务问题停刊,但它给人留下“人心世道”的印象。相比当下的冷遇,陈映真也曾经历过一时纸贵的时代。二战后成长起来的台湾青年,几乎无人不读陈映真。他的小说所营造的孤独与拒绝的姿态,道出了人性中的温婉与细腻,使他们心有戚戚。易卜生曾假托人民公敌主人斯托克曼之口说,“世界上最强大的人,是最孤立的人。”在这一点上,陈映真与早年影响他颇深的鲁迅相似,批判旧中国愚而不安的本质,成了“民
18、族魂”,却也由此变得孤独。2006 年 6 月,陈映真迁居北京,三个月后中风昏迷,此后一直卧病深居。长期前往医院探望他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遐秋,其他想去谒访的好友皆以“需要复健”“语言神经受损”为由被拒之门外。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陈映真追求把自己与他人关联起来的“为己之文学”,加之早期的文学论争他都参与,使他被认为是台湾备受争议、颇具战斗性的作家。B.陈映真将视线聚焦于下层社会,对穷苦人寄予怜悯。他这种对政治的观感及对人性的洞察主要是受家庭影响和在基督教的濡染下形成的。C.陈映真从身上消退掉契诃夫式的忧郁,写作风格从象征走向写实,在批判的同时重新思考
19、改变现实的路径,是受鲁迅等人小说的影响。D.陈映真的作品曾经热销一时,是因为他孤独与拒绝的人生经历,传达出了人性中的温婉与细腻契合了二战后成长起来的台湾青年的心声。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陈映真接触西方文学、尤其是存在主义哲学,使他的作品表现出浓重的小知识分子的感伤情绪,甚至”死亡”也一度成了最突出的主题。B.陈映真经历了七年牢狱生涯后,转而关注西方跨国公司的内幕、现代企业中人性的异化和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的政治受难者。C.陈映真创办的人间杂志秉承扎根现实、深耕社会的精神脉络,着眼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矛盾,透过摄影作品和文字发现、批判、记录、报道台湾生活。D
20、.正如易卜生借作品中人物之口所说的,陈映真因批判旧中国愚而不安的本质而成了“民族魂”,却也由此变得孤独。9.文章刻画了陈映真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蒋瑶,字粹卿,归安人。弦治十二年进士。正德时,历两京御史。陈时弊七事,中言:“内府军器局军匠六千中官监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余人人占军匠百一他局称是行伍安得不耗”并言:“传奉官及滥收校尉勇士并宜厘革。刘瑾虽诛,权犹在宦竖。”有旨诘问,且言“自今如瑶议者,毋复奏”。寻出为荆州知府。筑黄潭堤。调扬州。武宗南巡至扬,瑶供御取具而已,
21、无所赠遗。诸嬖幸皆怒。江彬欲夺富民居为威武副将军府,瑶执不可。彬闭瑶空舍挫辱之,胁以帝所赐铜瓜,不为慑。会帝渔获一巨鱼,戏言直五百金,彬即畀瑶,责其直。瑶怀其妻簪珥、袿服以进,曰:“库无钱,臣所有惟此。”帝笑而遣之。府故有琼花观,诏取琼花。瑶言自宋徽、钦北狩,此花已绝,今无以献。又传旨征异物,瑶具对非扬产。帝曰:“苧白布,亦非扬产耶?”瑶不得已,为献五百疋。当是时,权幸以扬繁华,要求无所不至,微瑶,民且重困。驾旋,瑶扈至宝应。中官邱得用铁縆系瑶,数日始释,竟扈至临清而返。扬人见瑶,无不感泣。迨迁陕西参政,争出赀建祠祀之,名自此大震。嘉靖初,历湖广、江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帝命桂
22、萼等核巡抚官去留,令瑶归候调。已,累迁工部尚书。四郊工竣,加太子少保。西苑宫殿成,帝置宴。见瑶与王时中席在外,命移殿内,而移皇亲于殿右以让瑶,曰:“亲亲不如尊贤。”其重瑶如此。时土木繁兴,岁费数百万计。瑶规画咸称帝意,数有赉予。以忧去。久之,自南京工部尚书,召改北部。帝幸承天,瑶扈从。京师 营建,率役京军,多为豪家占匿。至是大工频仍,岁募民充役,费二百余万。瑶以为言,因请停不急者。豪家所匿军毕出,募直大减。以老致仕去。瑶端亮清介。既归,僻处陋巷。与尚书刘麟、顾应祥辈结文酒社,徜徉岘山间。卒年八十九。赠太子太保,谥恭靖。明史蒋瑶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23、分)A.内 府 军 器 局 军 匠 六 千 中 官 /监 督 者 二 人 /今 增 至 六 十 余 人 /人 占 军 匠 百 一 /他 局 称是 行 伍 /安 得 不 耗 。B. 内 府 军 器 局 军 匠 六 千 /中 官 监 督 者 二 人 /今 增 至 六 十 余 人 /人 占 军 匠 百 一 /他 局 称是 行 伍 /安 得 不 耗 。C. 内 府 军 器 局 军 匠 六 千 /中 官 监 督 者 二 人 /今 增 至 六 十 余 人 /人 占 军 匠 百 一 /他 局 称是 /行 伍 安 得 不 耗 。D. 内 府 军 器 局 军 匠 六 千 中 官 /监 督 者 二 人 /今 增
24、至 六 十 余 人 /人 占 军 匠 百 一 /他 局 称是 /行 伍 安 得 不 耗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进士,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 试并考试合格者,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第一名者称为“连中三元”。B. 建祠,即立生祠,为活着的人修建祠庙加以奉祀,是古代的一种民俗,其对象大多是爱护百姓、深得民心、政绩卓著的官员。C. 忧,又称丁忧。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居丧,期间不准为官。D.“谥”谥号,是古代对君、侯、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在其死后追封的称号,用以表彰其功绩或品德,谥号只能由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威海市 乳山 第二 中学 2019 届高三 第二次 统一 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56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