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必修3课件:2.1旅游景观的观赏
《中图版地理必修3课件:2.1旅游景观的观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地理必修3课件:2.1旅游景观的观赏(3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旅游景观的观赏,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学习目标定位 结合实例,理解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内容索引,自主学习区,互动探究区,自我检测区,自主学习区,1,欣赏旅游景观就是在旅游活动中获取 的过程,就是 的过程。 一、了解景观特点 对于旅游者来说,事先对所要游览景观的了解越多,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的 也越多。尤其是有些 景观。 二、精选观赏点位 观赏点位包括观赏的 、角度、距离等。 1.即使同一景象,因观赏位置和角度的不同,造成视野范围、纵深层次的差别,也就产生 的美感。 2.观赏者与观赏对象之间需要一定空间上的 。,美感,审美感受,体验,人文,位置,不同,距离,三、把握观赏时机 1.就观赏对象
2、而言,各自然胜景都有其 观赏时间。 2.观赏变换不定的景观要把握住 的时机。 3.许多观赏对象只有在 的季节和时间才会出现或者才最为典型。 4.一些景观只有在某些条件相宜时才会出现。,最佳,恰当,特定,1.要注意从哪些方面把握最佳观赏时机?,【思考】,答案 一年中的季节变化,一日之内的时间、天气变化,以及特定时间出现的景象。,答案,四、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 在观赏人文旅游景观过程中,每个人被激发出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各不相同,这与每个人对旅游景观的 的了解有关。 五、提高审美素质 1.审美素质主要包括审美 和审美 。 2.审美能力包括感受力、 和创造力三个方面。,历史文化地位,情趣,能力,理解力,
3、2.为什么欣赏同一景物会有不同的感受?,【思考】,答案 个人的性别、年龄、心理、兴趣、职业、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社会地位、家庭结构、常住地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答案,互动探究区,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探究点一 精选观赏点位,材料二,答案,(1)材料二所示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在材料一中的四地,可能见到这种景观的是_地。 (2)观赏该景观时,为了获得特定的形态美感,从旅游景观欣赏的角度看,关键在于_。,选择观赏位置(距离或角度或观赏点),选择观赏位置,(1)距离,远观峰峦 近观峡谷、幽洞、一线天 适当距离仰观瀑布,(2)角度,较小的湖沼池塘:低临水面的亭
4、、榭、廊、阁观赏 面积较大的江河湖海: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俯览 地貌的酷似造型:特定位置观赏,(3)动态:对山水有机结合的景观,乘船(筏)沿水路观赏两岸风景。,西湖美景名扬天下,观赏西湖的最佳位置是 A.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 B.低临水面 C.适当距离仰视 D.适当距离远眺,解析 西湖是一个比较小的湖泊,观水景地点不宜太高、太远,在低临水面的亭、榭、廊等处观赏即可尽收美景。,答案,解析,英国人汤姆想到中国旅游,但不知何时旅行最好。当地旅行社向汤姆提供了一幅“中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季节与纬度关系图”,帮助汤姆确定旅游的时间。读图,回答(1)(4)题。,探究点二 把握观赏时机,(1)从欣赏南、北方
5、山水风景的角度考虑,汤姆应选择的季节是_。 (2)从感受地域辽阔、气候差异显著的角度考虑,汤姆应选择的季节是_。 (3)在30N附近,欣赏季节变短的原因是 A.纬度低 B.地势高 C.雨季长 D.气温高 (4)汤姆若想观赏松花江雾凇要把握_。,答案,夏季,冬季,观赏时机,把握观赏时机,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自然的色彩美、静态美和动态美。,石窟艺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人们在山崖上开凿洞穴,并进行绘画和雕塑,以表达膜拜或宗教虔诚。下图为“三大石窟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观赏石窟的主要方法有_、_、_。,解析 莫高窟的雕塑有高达33米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图版 地理 必修 课件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56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