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珍藏】高考历史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七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B卷)含答案
《【大师珍藏】高考历史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七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B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师珍藏】高考历史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七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B卷)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第 七 单 元 古 代 中 国 经 济 的 基 本 结 构 与 特 点 、 资 本 主 义世 界 市 场 的 形 成 与 发 展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2、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卷本 卷 共 25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50 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 只 有 一 项 是 符合 题 目 要 求 的 。1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
3、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2据文献记载,西北的高昌国原本保持有土地自由买卖的习惯。唐初,灭高昌国,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此后在该地出土的唐时期吐鲁番文书中,就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了。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A唐朝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B西北与中原贸易往来频繁C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D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迁移3下表是汉书中有关政府赐牛的文献记载(部分)。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汉代记述 出处“联初即位。其救天下,踢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 汉书文帝
4、纪“(始元元年)秋七月,救天下,赐民百户牛酒” 汉书昭帝纪“太后所至属县,辄施思患,赐民钱帛、牛酒。岁以为常” 汉书元后传A政府注重推广牛耕技术B政府鼓励百姓养牛C牛成为重要的食物品种D牛具有重要的价值4清康熙后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如以康熙中期粮价指数为 100,则乾隆初为 132.90,嘉庆初高达264.82,至道光年间达到 532.08。其主要原因是A社会环境的动荡 B社会需求的扩大C粮食出口量增加 D高产作物的引入5明初,太祖朱元璋迁徙部分官绅地主,没收其地产,由原租佃农民耕种交租。洪武七年,将租额减半征收,并承认农民开垦荒田“永为世业”,同时对地主占田作了一些限制。明太祖施行这些政策旨在
5、A消除土地兼并 B维护小农经济 C强化重农抑商 D开发无主荒地6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7下图是建国初陕西西安古墓出土的“三彩骆驼载乐俑”和“骑驼乐舞三彩俑”。作为历史史料,它们A生动地展示了明清时期高超的彩瓷工艺B有助于了解唐代“丝绸之路 ”的交通状况C有助于了解商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状况D增加了对汉代贵族“厚葬 ”之风直观感受8据明李乐见闻杂记记载:湖州府乌青镇“里中有中人之家,贷钱开
6、油饼坊,其雇工人与市上一人剧饮而醉相殴,雇工人推其人堕水死,主不知也。事闻于官,官不诘责下手之人,主人费六七十金,半偿死者之家,半赂衙门人,事竟得寝。”材料主要反映了A雇佣关系下仍有封建隶属关系B雇佣关系下自由劳动力的生活C明清社会治安混乱和官场腐败D农业手工业生产的日益商品化9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约计州县田亩,百姓所自有者,不过十之二三,余皆绅衿商贾之产”。该现象A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说明了商业资本操控国计民生C表明了自然经济已经开始瓦解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艰难10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江南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是因为该区缺乏廉价能源,所以选择走上发展劳工密集型手工业的“
7、最小阻力路径”。这里的“最小阻力路径”A直接导致了能源缺乏 B催生了早期民族工业C扼杀了资本主义萌芽 D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11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12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
8、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13清代画家郑板桥自订润格云:“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就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郑板桥的作品有A体现怀才不遇的苦闷B隐晦抨击官场腐败C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D蕴含文人画的衰败14元史记载,1278 年诏谕福建行省:“诸蕃国列居东南岛屿者,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蕃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由材料能够直接得出A元朝时期对外贸易十分兴盛B周边各国非常崇尚中华文明C东南沿海成为元
9、朝重要财源地D当时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15明仁宗时科举取士一度南北分卷,“科举之士须南、北兼收,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道。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这实质上反映了A文化教育发展的不平衡B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C经济发展的不平衡D南北的长期对峙16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北宋时期就开展了“圩田”、“沙田”、“山田”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活动。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A南方地区人地矛盾显现B南方农业强调精耕细作C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盛行D水稻种植面积得到扩大17康熙八年三月八日,清政府以“更名田”的名义,下令将由于战乱而荒废的土地免于变价,归现有种地者所有,令其耕种,照常
10、征粮。关于清初期“更名田”的本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促进了清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C是封建生产关系领域的局部调整D有利于抑制清初的土地兼并18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二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由此可知A汉代庄园本质是一种地方割据B庄园经济的自给自足程度高C均田制下农耕生产水平有进步D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很发达19西汉初年,民营工商业经营相对独立。但在汉武帝之后,民间资本大量由工商业向农业转移,以田庄为代表的以农为主、辅以工商的混合型经营模式逐渐壮大。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
11、因是A民间资本的经营方式较为落后B土地兼并现象的日益加重C国家垄断经营和实施专卖制度D私营工商业承担高额赋税2016 世纪初,威尼斯人和埃及人力图帮助印度王公把葡萄牙人赶出印度洋。后来,土耳其人也参与到反对葡萄牙人的运动中来。葡萄牙人遭到反对的主要原因在于A天主教与伊斯兰教的宗教冲突B新航路开辟导致的经济利益矛盾C葡萄牙人主导了早期殖民扩张D亚洲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21据统计,在 16-20 世纪间,6000 多万欧洲移民在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殖民地。1820-1980 年间,3700 万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16-19 世纪间,奴隶贸易将 1200 万非洲人运到了美洲。材料说
12、明的主要问题是A人口在各大洲间进行大规模流动B世界人口流动导致了新的国家的产生C国际移民改变了人口迁入地的人种组成D人口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2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23美洲本土的作物在交换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到了18 世纪,在亚欧人的伙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在热带的土地上,花生和树薯生长茂盛,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A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潮C经济交流改变了亚欧的社会生话D新航路开
13、辟后“商业革命 ”方兴未艾24有史学家说:“英国十八世纪失去了美洲,但是却在本土范围内创造了新美洲。”材料实际上在赞扬英国A议会改革的创新精神 B积极推行的自由贸易政策C工业革命带来的富强 D殖民扩张造就了殖民帝国25移民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例如 15 世纪以后的几个世纪内欧洲大量人口自愿迁往美洲新大陆;19 世纪美国西部开发阶段东部人口大规模向国家西部迁移;20 世纪初在政府的鼓励下俄国大量人口自愿迁往东部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山、西伯利亚、南部草原地区和森林草原地区等地区。三次移民的共同特点在于A政府的鼓励和动员作用 B世界市场形成的结果C推动迁入地经济的发展 D工业革命的推
14、动作用第 II 卷本 卷 包 括 26、 27、 28、 29 四 个 大 题 , 共 计 50 分 , 考 生 根 据 具 体 要 求 进 行 作 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一 宋代整体社会经济引人瞩目的发展,可被喻为中国历史上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首次启动。宋代城市发展突破原有政治和军事性质的限制,经济和社会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商业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近代型城市风貌已可初见端倪。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中经杭州湾和福州、漳州、泉州金三角,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宋代货币,几乎成为“国际货币”。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
15、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纸钞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渐至名存实亡,铜钱则因币材缺乏,铸币量难以满足流通的需要。明朝中期中国精美的丝瓷等商品通过几条航线大批输往海外,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即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较普遍。清朝用银之势也已不可遏制。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二 1550 年后,由入
16、股组成的企业在英国和尼德兰普遍确立起来。1553 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股份公司莫斯科公司。16 世纪,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首先在尼德兰出现。在相对较弱的封建王权与人文精神的苏醒的背景下,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马世力世界史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宋朝和明清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6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商业革命与西方商业革命的不同。(6 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一 海上丝路主要繁荣于中唐到宋元时期。该路指从中国东南出海至太平洋,或经南海至印度
17、到南亚、西亚及非洲的航路。唐以前海路一直是陆路的补充,但中唐以后陆路阻绝,加之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发明及航海技术进步,海上丝路开始繁荣,超过并逐步取代了陆路。北宋,南宋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非常重视商业和海外贸易,保证了海上丝路的持续兴旺。元朝时海路更加畅通。明朝开始海禁,然郑和近 30 年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但由于仅为官方外交,劳民伤财,缺乏民间参与,给政府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明成祖去世后很快就停了。清朝更加封闭,康熙在开海禁后仍不许与西方贸易,乾隆开始全面闭关锁国,到后来只许广州对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垄断贸易,海上丝路走向衰落。摘编自杨正位丝绸之路的历史动能与当代启示材料二 “一带
18、一路”合作倡议提出后,有人将其同美国二战后推行的“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马歇尔计划”出现在冷战时代,从一开始就带着意识形态的浓厚色彩和分庭抗礼的对立气氛。这个被冠以“欧洲复兴计划”的工程,明确将 8 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排除在外。“一带一路”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势中应运而生,是时代的新生儿,既遗传了古人开古丝绸之路、追求交流合作的基因,又洋溢着涤荡冷战残余、探索全球治理新模式的志向。沿线国家既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也有搞资本主义制度的;既有信奉佛教的,也有以伊斯兰教立国的;既有认同西方价值观的,也有秉承东方理念的,“一带一路”遵循平等,追求互利。古丝绸之路纵横万里、跨越千年,关键在
19、于它不仅造福中国人民,更造福沿线各国人民,推动了欧亚大陆国家的整体繁荣和进步。摘自人民日报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有根本差别(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海上丝路兴盛的原因,并分析明清时期海上丝路走向衰落产生的影响。(6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歇尔计划与“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与实施的目的主要不同点。(6 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
20、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1765 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 世纪 60 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 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 1910 年,美国已经拥有 280 多个大豆品种。1931 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 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
21、系。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7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4 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3 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在人们探索人类发展的规律中,恩格斯认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李泽厚则认为:“历史向来在悲剧性的二律背反中行进,文明进步要付出道德的代价。”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用世界史的史实加以论证。(要求:最少使用 2 个以上的事例加以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师 珍藏 高考 历史 一轮 单元 训练 第七 古代 中国经济 基本 结构 特点 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 形成 发展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57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