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珍藏】高考历史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B卷)含答案
《【大师珍藏】高考历史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B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师珍藏】高考历史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B卷)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2、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卷本 卷 共 25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50 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 只 有 一 项 是 符合 题 目 要 求 的 。1“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
3、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2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而被废黜。但在海昏侯墓(即刘贺之墓)的考古发掘中,却出土了大量包括论语礼记等内容的竹简木牍,在主椁室还发掘出了一扇绘有孔子像的屏风。这说明A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B文献资料不能还原历史事实C历史事实需要不同史料互证D实物史料可弥补文献史料的局限性3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
4、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由此可见A两者都肯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B两者法治思想都具有理性色彩C两者都限制了君主的权力D两者都注重对人民的管理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5汉书循吏传记载了太守黄霸的事迹,(宣帝)下诏称颂曰:“颍川太守霸,宣布诏令,百姓向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吏民向于教化,兴于行谊,可谓贤人君子矣。”汉宣帝旨在A利用道德教化来匡正民心B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C确立以德为先的
5、选官制度D树立廉洁官员的典范6钱穆先生在评论汉代的士人政府时认为,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渐从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为士人参政的新局面。该局面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B促进了儒学地位的提高C实现了社会公平公正D开启官僚政治体制先河7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据材料可知A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主流思想B中国古代法律具有灵活性特点C儒学理念渐趋影响法制法规D古代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8利玛窦是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1582 年他来到澳门,通过“送礼”获准到内地传教,利玛窦传教时尊重中国人“祭孔祀祖”的习俗,同时宣称“上帝就
6、是你们所知的天,他曾经启示过你们的孔丘、孟轲和许多古昔君王,我们的来到,不是否定你们的圣经贤传,只是提出一些补充而已。”这表明利玛窦在中国传教A适应君主专制国情和儒家统治思想现实B要将天主教和中国儒家的经典融合起来C将传播西方科技文化作为传教的敲门砖D试图突破天主教的基本原则和思想精神9史书记载:“陈胜起,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其故,皆引春秋之义对。”魏晋南北时期,编辑家法、谱牒蔚然成风,唐宋以降,这种风气尤其炽烈。这说明A秦“焚书坑儒”不足信B选官及婚姻取决于门第C儒学成意识形态的主流D儒家思想影响逐步扩大10南宋时期,继承程颐理学的朱熹、宣传心学的陆九渊等人,各立学舍,聚徒讲学,促进了书院的发
7、展,其各派门人为了宣传师学又大办书院。南宋书院的繁荣A推动了理学传播和发展B促使各派思想趋于合流C源于儒学正统地位动摇D体现儒学陷入矛盾困境11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 ”的主张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12理学家朱熹说:“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据此可知,朱熹A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格物致知B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正心诚
8、意C重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D主张“存天理,灭人欲”13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主张人人平等,平民都有参政权B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爱国C论证了儒家“仁义道德” 的虚伪D否定传统的“忠君爱国” 思想14有人记述李贽点评水浒传时写道:“盖和尚(李贽)一一肚皮不合时宜所评水浒传,玩世之词十七,持世之词十三,然玩世处亦俱持世心肠也,但以戏言出之耳,高明者自能得之语言文字之外。”这体现出李贽A深受佛道思想影响B文学修养极高C具有社会批判精神D对儒学的反叛15明末清初
9、,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实学兴起,追求匡时济世、通经致用。晚清实学以曾国藩为代表,主张在固守圣人之道的前提下,学习西方技术,建立近代工业。这反映了实学A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和等级,是社会变革的产物B迎合统治者用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的需求C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新儒学D摈弃“空谈”,强调“经世致用 ”,并与时俱进16下列明清时期思想家言论的共同之处是顾炎武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黄宗羲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王夫之 论天下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A抨击程朱理学B反对君主专制C继承儒家思想D倡导经世致用17古希
10、腊早期,普通民众组成的陪审团在判罪时容易受到双方在法庭上演说的影响,往往出现能言善辩者获胜,而口拙者败诉。由此催生了教人辩论、授人辞章的老师“智者”。据此可知,在古代希腊A辩论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B法律沦为贵族的统治工具C民主政治推动人文思想发展D民主成为了多数人的暴政18在古希腊的服饰设计中,男女通用的“多利亚”服饰,向外翻折的复式底边与穿着者的肚脐平齐,正好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点;女式服装“雅典娜”中,腰带的设计使用凸显了上下身的比例关系。这些设计反映了当时希腊A平等自由理念B崇尚理性之美C开放包容精神D注重功利实用19现代学者称达芬奇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
11、”,他在绘画、人体解剖、机械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伟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达芬奇A创立了以实验为依据的近代科学B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C反教会特权促进了思想解放D成为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巨人20宗教改革期间,路德宗与加尔文教互相攻击,指责对方背叛了上帝;英国宗教改革期间建立起来的“国教”则宣布国王成为英国的教会首领,由其来任命“国教”的大主教,其宗教仪式和理念与天主教大同小异。上述情况表明宗教改革A并未使人获得宗教信仰的自由B有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内容C使得天主教在欧洲的统治瓦解D使得信徒在信仰方面无所适从2114 世纪末到 15 世纪初,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年轻的人文主义者萨琉塔蒂、布鲁尼等人提出了
12、“市民人文主义”思想。他们的共和政治观以“自由”为核心,世俗伦理观以“美德”为核心,价值观以“积极生活”为核心。市民人文主义的出现A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B推翻了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C冲击了传统的宗教神学思想D巩固了世俗政府的主导地位22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则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由此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A两者都摆脱了宗教的束缚B后者的社会基础比较广泛C两者斗争的形式基本相同D前者反封建的力度更彻底2318 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
13、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24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了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镜子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一观点强调A政治革命,推翻专制B信仰自由,社会契约C主权在民,人人平等D批判质疑,理性思考25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不但创作出诸如现实小说、哲理戏剧和讽刺诗歌等文艺作品,而且还印刷了大量的报刊、小册子等印刷品,让下层群众了解新观念
14、。这说明启蒙运动A起源于普通民众的意愿B是一场纯粹的文艺运动C认识到普通民众的力量D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第 II 卷本 卷 包 括 26、 27、 28、 29 四 个 大 题 , 共 计 50 分 , 考 生 根 据 具 体 要 求 进 行 作 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孔庙的历史沿革摘编自彭蓉中国孔庙研究初探据材料,提取有关古代孔庙历史沿革特点的信息,并依据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说明:任意提取两点信息,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 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从 15-16 世纪始,人类社会开始从国别的、地域的历史进入
15、“世界历史” 。在西方和东方文明内部都先后生长出现代经济和思想文化等“世界历史”的因素,并按照体现着这一总趋向的各自特殊发展道路而走向对于人类普遍价值的认同。在中国,从明代嘉庆初至清道光二十年,即 16 世纪 30 年代至 19 世纪 30 年代,正是一个使古老文明汇入世界历史的特殊发展时期,它既体现着社会发展和人类心灵发展的一般規律,同时又因中国古代文明形成和发展的既往的特殊性而使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社会发展和思想启蒙的道路具有格外“坎坷”的中国特色, 萧萐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论述须史论结合。)(12 分)28阅读材
16、料,回答相关问题。(12 分)材料 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1)时代的变革会催生各种思想的产生。苏格拉底和孔子都生活在大变革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4 分)(2)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简要说明他们二人思想原则中的“相通的地方”。(4 分)(3)从思想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和苏
17、格拉底的思想对东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2 分)(4)作为东西方两位“灯塔式”伟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2 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材料一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李贽藏书夫天理者,理欲也。理欲者,自然之分也;既以自然之分,则人人皆平也,无谓贵贱之分。戴震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位明清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时代进步性。(4 分)材料二 但丁宣称人是高贵和平等的,因为人都有上帝赋予的“意志自由”来判断选择,获得“为自己而生存”的自由。彼特拉克强调,“宇宙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上帝为人类的世俗生活而造就的东西”。与此同时,
18、他还将矛头直指宗教禁欲观,大胆歌颂人的生活欲望和世俗享乐,他嘲笑经院神学家只是一些总想了解“深奥的上帝秘密,漠视人性和人欲的傻瓜。”摘编自孟广林意大利人文主义人本观与明清之际人文观的异同(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与明清进步思想的共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产生的社会效果差异的根源。(5 分)材料三 启蒙运动以后,人文主义从最初的“成蛹期”“破茧期”发展到最后的“成蝶”,从原来的反基督教、反君权倾向的人文主义演变为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等,推动着时代的进步。摘编自李科玉读西方人文主义传统(3)结合相关史实,阐述材料三的观点。(5 分)一 轮 单 元 训 练 金 卷 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师 珍藏 高考 历史 一轮 单元 训练 第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西方 人文精神 起源 及其 发展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57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