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珍藏】高考化学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一单元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B卷)含答案
《【大师珍藏】高考化学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一单元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B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师珍藏】高考化学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一单元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B卷)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一 轮 单 元 训 练 金 卷 高 三 化 学 卷 ( B) 第 十 一 单 元 水 溶 液 中 的 离 子 平 衡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2、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Br-80 Ag-108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1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大,其导电性能一定越强B强酸和强碱一定是强电解质,不管其水溶液浓度的大小,都能完全电离C强极性共价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D多元酸、多元碱的导
3、电性一定比一元酸、一元碱的导电性强2常温下,在 pH5 的 CH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3COOHCH3COO 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水时,平衡向右移动, CH3COOH 电离常数增大B加入少量 CH3COONa 固体,平衡向右移动C加入少量 NaOH 固体,平衡向右移动,c(H )减少D加入少量 pH5 的硫酸,溶液中 c(H )增大325 时,0.1 molL1 的 CH3COOH 溶液 pH3,0.1 molL1 的 HCN 溶液 p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 3COOH 与 HCN 均为弱酸,酸性:HCNCH 3COOHB25 时,水电离出来的
4、 c(H )均为 1011 molL1 的两种酸,酸的浓度:HCNCH 3COOHC25 时,浓度均为 0.1 molL1 的 CH3COONa 和 NaCN 溶液中,pH 大小:CH3COONaNaCND25 时,pH 均为 3 的 CH3COOH 与 HCN 溶液各 100 mL 与等浓度的 NaOH 溶液完全反应,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CH 3COOHHCN4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CH3COOHH CH 3CO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向 CH3COOH 溶液中逐步加入 CH3COONa 固体后,溶液 pH 的变化B图乙表示向醋酸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则醋酸溶液的
5、 pH:abC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 (H )c(OH ) c(CH3COO )D向 0.10 molL1 的 CH3COOH 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 c(OH )减小5(2018北京西城市模拟)已知室温时, 0.1 molL1 某一元酸 HA 在水中有 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的 pH4B升高温度,溶液的 pH 增大C此酸的电离常数约为 1107D由 HA 电离出的 c(H )约为水电离出的 c(H )的 106 倍6常温下,0.1 molL 1 某一元酸(HA) 溶液中 110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OH )c( H )A该一元酸溶液的 pH1B该溶液中
6、由水电离出的 c(H )110 11 molL1C该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11022D用 pH11 的 NaOH 溶液 V1 L 和 V2 L 0.1 molL1 该一元酸(HA)溶液混合,若混合溶液的pH7,则 V1V 27室温下向 10 mL 0.1 molL1 NaOH 溶液中加入 0.1 molL1 的一元酸 HA,溶液 pH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点所示溶液中 c(Na )c(A )c(H )c(HA)Ba、b 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pH7 时,c(Na )c (A )c(HA)Db 点所示溶液中 c(A )c(HA)8(2018大同模拟)常温下,用
7、 0.10 molL1 NaOH 溶液分别滴定 20.00 mL 0.10 molL1 HCl 溶液和 20.00 mL 0.10 molL1 CH3COOH 溶液,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 2 是滴定盐酸的曲线Ba 与 b 的关系是 abCE 点对应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可能为 c(CH3COO )c(Na )c(H )c (OH )D这两次滴定都可以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9(2018内蒙古赤峰二中三模) 含 SO2 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工业上常利用 Na2SO3 溶液作为吸收液脱除烟气中的 SO2,随着 SO2 的吸收,吸收液的 pH 不断变化。下列粒子浓度关系一定正
8、确的是 ANa 2SO3 溶液中存在:c (Na )c (SO )c(H 2SO3)c(HSO )23 3B已知 NaHSO3 溶液 pH7,该溶液中:c(Na )c(HSO )c (H2SO3)c(SO ) 3 23C当吸收液呈酸性时:c (Na )c(SO )c(HSO )c(H 2SO3)23 3D当吸收液呈中性时:c(Na )2c(SO )c(HSO )23 310常温下,用 0.100 0 molL1 NaOH 溶液滴定 20.00 mL 0.100 0 molL1 CH3COOH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所示溶液中:c(CH 3COO )c (OH )c (C
9、H3COOH)c(H )B点所示溶液中:c (Na )c(CH 3COOH)c (CH3COO )C点所示溶液中:c (Na )c(OH )c(CH3COO )c(H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 3COOH)c(CH3COO )c(H )c(Na )c(OH )11用物质的量都是 0.1 mol 的 CH3COOH 和 CH3COONa 配成 1 L 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 )c(Na ),对该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H )c(OH )Bc(CH 3COO )0.1 molL 1Cc(CH 3COOH)c(CH3COO )Dc(CH 3COO )c (OH )0.1 m
10、olL 112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H4HCO3 与 NaCl 溶液混合,析出部分 NaHCO3 晶体,过滤,所得滤液 pHc(NH )c(HCO )c(CO ) 4 3 2313(2018武汉外国语学校检测) 溴酸银(AgBrO 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C60 时溴酸银的 Ksp 约等于 6104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1425 时,K sp(AgCl)=1.5610-10,K sp(Ag2CrO4)=9.01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同浓度的 Na2CrO4 和 N
11、aCl 混合溶液中滴加 AgNO3 溶液,AgCl 先析出B向 AgCl 饱和溶液中加入 NaCl 晶体,有 AgCl 析出且溶液中 c(Cl-)=c(Ag+)CAgCl 和 Ag2CrO4 共存的悬浊液中, =D向 Ag2CrO4 悬浊液中加入 NaCl 浓溶液,Ag 2CrO4 不可能转化为 AgCl15室温下,将 0.05 mol Na2CO3 固体溶于水配成 100mL 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加入的物质 结论A 50 mL 1 molL1 H2SO4 反应结束后,c(Na )c(SO )24B 0.05 mol CaO 溶液中 增大C 50 mL H2O 由
12、水电离出的 c(H )c(OH )不变D 0.1 mol NaHSO4 固体 反应完全后,溶液 pH 减小,c(Na )不变16(2018长沙一模)常温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2 molL 1 的 NaHCO3 溶液中: c(Na )c(HCO ) c(OH )c(H ) 3B0.02 molL1 的 NaOH 溶液与 0.04 molL1 的 NaHC2O4 溶液等体积混合:2c(OH )c(C 2O)c (HC2O )2c (H )24 4C叠氮酸(HN 3)与醋酸酸性相近,0.1 molL1 NaN3 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Na )c(N)c(OH )c (H ) 3D向氨
13、水中逐滴滴入盐酸至溶液的 pH7,则混合液中 c(NH )c(Cl ) 4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17分别向浓度均为 0.1 molL1 Na2CO3 及 NaHCO3 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剂:(1)Na 2CO3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NaHCO 3 溶液也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_。(3)比较两份溶液的颜色,红色较浅的是_(填化学式) 。NaHSO 3 溶液显弱酸性,源于 NaHSO3 存在以下两种程度不同的平衡体系:(1)水解:_;电离: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如向 0.1 molL1 的 NaHSO3 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回答问题:
14、加入少量 Ba(OH)2 固体,水解平衡向_移动;加入少量 NaClO 固体,溶液的pH_(填 “增大”“减小”“不变”)18下表是几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 Ksp(25 )。电解质 电离方程式 电离常数 K 溶度积 KspH2CO3H2CO3H+HCO 3HCO H+CO 3 23K1=4.3110-7K2=5.6110-11C6H5OH C6H5OHC6H5O-+H+ 1.110-10 H3PO4H3PO4H+H2PO 4H2PO H+HPO 4 24HPO H+PO24 34K1=7.5210-3K2=6.2310-8K3=2.2010-13NH3H2O NH3H2
15、ONH +OH- 4 1.7610-5 BaSO4 BaSO4(s) Ba2+SO24 1.0710-10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C6H5OH 与 Na3PO4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2)25 时,向 10 mL 0.01 molL-1 C6H5OH 溶液中滴加 V mL 0.01 molL-1 氨水,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 填序号) 。a若混合液 pH7,则 V10bV=5 时,2c(NH 3H2O)+2c(NH )=c(C6H5O-)+c(C6H5OH) 4cV=10 时,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 0.01 molL-1 C6H5OH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d若混合液 pH
16、c(C6H5O-)c(H+)c(OH-) 4(3)水解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称为水解常数(用 Kh 表示),类比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25 时,Na2CO3 第一步水解反应的水解常数 Kh=_。 (4)如图所示,有 T1、T 2 不同温度下两条 BaSO4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已知 BaSO4 的Ksp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 2_25 (填“”“”“HCN,故酸的浓度:HCNCH3COOH,B 正确;CH 3COONa 和 NaCN 浓度相同且 NaCN 易水解,故 pH 大小:NaCN CH3COONa,C 错误;pH 均为 3 的 CH3COOH 与 HCN 相比,HCN 浓度大,故消耗
17、 NaOH 溶液的体积:HCNCH 3COOH,D 错误。4 【答案】C【解析】向 CH3COOH 溶液中逐步加入 CH3COONa 固体,c(CH 3COO )增大,抑制醋酸的电离,溶液的 pH 增大,A 项错误;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量有关,若醋酸溶液的导电性越强,则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越大,pH 越小,故 CH3COOH 溶液的pH:ab,B 项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可得醋酸溶液中 c(H )c(OH )c(CH 3COO ),C 项正确;加水稀释醋酸溶液,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但 c(H )减小,而稀释时温度不变,K w 不变,根据Kw c(H )c(OH-
18、),则 c(OH )增大,D 项错误。5 【答案】B【解析】c(H )0.1%0.1 molL1 10 4 molL1 ,pH4;因 HA 在水中有电离平衡,升高温度促进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c(H )将增大,pH 会减小;C 选项可由电离常数表达式算出 Ka1107 ;c(H )10 4 molL1 ,所以由水电离出的 c(H )10 10 molL1 ,前者是c(H )c(A )c(HA)后者的 106 倍。6 【答案】B【解析】将 c(OH ) 代入原题关系式中可得 110 8 ,解得 c(H )Kwc( H ) 110 14c2( H )110 3 molL1 ,所以该溶液的 pH3,
19、A 项错误;酸溶液中水的电离看氢氧根离子, c(OH )molL1 110 11 molL1 ,所以由水电离子出的 c(H )110 11 molL1 ,B 项正确;110 14110 3温度一定,水的离子积是一个常数,C 项错误;由于 HA 是弱酸,二者等体积混合呈酸性,当pH7 时应有 V1V 2,D 项错误。7 【答案】D【解析】A 项,a 点 NaOH 与 HA 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 pH 为 8.7,呈碱性,说明 HA 为弱酸,NaA 发生了水解反应,则溶液中:c (Na )c(A )c(OH )c(HA)c(H ),错误;B 项,a 点 NaA 发生了水解反应,促进了水的电离,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师 珍藏 高考 化学 一轮 单元 训练 第十一 水溶液 中的 离子 平衡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57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