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2019年初中升学考试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
《内蒙古包头市2019年初中升学考试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市2019年初中升学考试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2019年包头市初中升学考试调研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4 页,满分为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座位号、准考证号、姓名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严格按题号所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5.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破损,严
2、禁在答题卡上做仼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应用(本题包括 1-7题,共 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翩然(pin) 栈桥(zhn) 行货(hng) 强聒不舍(gu)B.恪守(k) 箴言(zhn) 怨怅( chng) 吹毛求疵(c)C.亵渎(d) 宽宥(yu) 叱咄(du) 面面相觑(q)D.飘逸(y) 广袤(mo) 诡谲(ju) 悄怆幽邃(qio)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脏款 执拗 跋涉 文质彬彬B.碟片 焕然 谛结 昭然若揭C.荫庇 磊落 懈怠 相德益彰D.馈赠
3、 逞强 褪色 沥尽心血3.(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B.忘川之上,桑梓之下,当久离故土的人们,回望那小时记忆中的家,落叶归根的夙愿已越来越浓。C.长假期间,学生贪玩忘了做作业,有些家长却替代孩子完成任务,李代桃僵,这其实是害了孩子。D.美女张馨平时胆小怕事,没想到这个懦夫一上场就变了个人似的,演讲振振有词,全场掌声雷动。4.下面语段中的划线句子,无语病一句的选项是( )从中国诗词大会到见字如面再到朗读者,播出的文化类节目近期“出尽风头”。对此有人说,文化类综艺节
4、目的春天来了。董卿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她说:“文化类节目真的很难做,有人觉得这个节目会不会老百姓看不懂,可是首期最后一位嘉宾、96 岁的大翻译家许渊冲,他应该说是节目中文化含金量最高的,也是离普通老百姓生活比较远的一位,但他的讲述却引起了最多的关注、赞赏。我觉得文化类节目需要更精心的设计,并不在于大众是否熟悉嘉宾的事情,而是他的讲述能不能调动我们的共鸣。”A.第句 B.第句 C.第句 D.第句5.(2分)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马说的作者韩愈,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两人均是唐代人;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两人都是北宋人。这四位我们熟悉的散文家都属于唐宋
5、八大家。B.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C.英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为线索,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丑恶形象。D.“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的“书”原指书籍,“稍逊风骚”中的“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6.(3分)请依据上联对出下联,并用楷体将上联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 : 7.(10分)默写。(请用正楷书写)(1)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2)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贾生)(
6、3) ,路远莫致之。(汉 佚名庭中有奇树)(4) ,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5)谁见幽人独往来,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6)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曹刿论战)(7) ,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8)毛泽东主席的沁园春雪词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描写北国雪景的诗句是: , 。二、阅读(本题包括 8-23题,共 4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8-11题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晩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7、。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注】方山子:苏轼的好友。原名陈慥。光、黄:即光州和黄州。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矍:惊奇地注视8.(2分)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的词。方山子亦矍然
8、 ( )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 )9.(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1)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2)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10.(1分)从文章第段中 一词可见方舟子归隐的原因。11.(3分)比较桃花源记与本篇文言文,试分析陶渊明笔下桃源中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和苏轼的朋友陈慥一家居于山中,“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的原因。(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215题。奶奶的粽子“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得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奶奶的细
9、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裏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裏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
10、迷恋。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去,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
11、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得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岀,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
12、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过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作者:韩逸萌)12.(3分)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3.(2分)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14.(3分)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15.(4分)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 包头市 2019 年初 升学考试 调研 语文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58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