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卷】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山东卷】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逐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卷】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逐题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第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
2、答案无效。第 I 卷(共 36 分)一、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草木凋凌,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 (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扩充) 。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 ”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木棉
3、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 “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 ”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 “桃花嫣然出篱笑, ”,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随后登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肆虐 凋凌 B集结 昼夜兼程C版图 稚嫩 D嫣然 抱憾退出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席卷 系 扩展 B笼罩 停 扩展C席卷 &n
4、bsp;停 扩充 D笼罩 系 扩充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逢草逢花报发生 只恨春归我未归 B万柄莲香一枕山 只恨春归我未归C逢草逢花报发生 似开未开最有情 D万柄莲香一枕山 似开未开最有情【答案】1A2A3C【解析】1试题分析:A 项“凋凌” 应为“凋零” ,泛指花的凋谢,零落。后也用来比喻人的死伤离散。【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延续了 2015 和 2016 年
5、高考题型,让考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完成字形的辨析。与 2016 年不同的是,2017 年去掉了字音的考查,并且题干由“正确的一项是”变为“有错的一项是” ,难度有所降低。所选词语有两字词、四字词,指向明确。字形设误点“凌”与“零”是同音字,对于这类情况,可采用下面几种方法记忆:字形辨识法,语义辨识法,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不容易出错;结构分析法,做到“字不离词” ; 语境辨识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采用的是语段阅读式填空,题型延续了 2015 年和 2016 年山东卷题
6、型,指向明确,所选词语皆为动词,难度适中。解答这类题目既要注意语境的限制,又要注意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本题中第一个括号中的词语在选择时需要考虑搭配对象,此句的主语是“西伯利亚的寒流” ,所以此处只能选“席卷” ;第二个括号中的词语选择时需要考虑语境,文段中说“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在雷州半岛上” ,似乎用“系”用“停”皆可,但若选“停” ,则“海南岛”与“雷州半岛”应为一体,
7、不够准确,而用“系”则不仅符合实际而且更为生动形象。 “扩充”与“扩展”词义侧重点不同,适用对象也不同,文段中指“版图” ,用“扩展”恰当,故选 C。3试题分析:第一个空的上文说的是春天刚刚来到的景象,所给出的诗句上句是“东风好作阳和使” , “东风”也就是春风,同样表明文中写的是初春景象, “万柄莲香一枕山”写的是盛夏景象,所以应选用“逢草逢花报发生” 。第二个空所给出的诗句上句是“桃花嫣然出篱笑” , “笑”写出了桃花刚要绽开还没有完全开放的样子,陈述对象是“桃花” ,用“似开未开最有情”恰当。【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本题
8、是一道新题型,将对诗句的理解渗透到文段阅读和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中,重点突出对语言表达连贯准确能力的考查。解答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所给文段,明确语境要求,同时分析所给诗句的含义,从前后话题的一致性,陈述角度的一致性,内容前后的照应性,句式结构的一致性,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的合理性,意境的谐调性等几个角度去思考就可以。第一个空可根据内容前后的照应性,选出写春天的诗句,第二个空则可根据陈述对象的一致性,选出答案。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出自唐代诗人钱起的春郊 ,意思是东风是最称职的报春使者,逢着花草都催促它们发芽萌生。 “万柄莲香一枕山”出自宋代韩琦的北塘避暑,写的是
9、盛夏时节,莲花盛开的景象。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出自宋代诗人汪藻的春日 ,写篱笆外将开未开的桃花探头伸出,看上去是如此嫣然含情。“只恨春归我未归”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其二) ,写的是春末景象,表达的是思归之情。另外,如果考生备考中对所考查到的诗句有所积累,则此题就完全变成了诗句填空题,难度也就大大降低。这也提醒考生要加强对古诗文的阅读和积累。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013 年,郎平就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她知人善任 ,派不同队员参加不同比赛,充分发挥她们各自的优势。她眼光长远,在培养年轻球员,尤其是天才型球员时,不揠苗助长。赛场上,她运筹
10、帷幄,指挥若定,带领队员们屡创佳绩。2016 年,中国女排勇夺里约奥运会冠军,不言而喻地证明了郎平执教水平的高超。A知人善任 B揠苗助长 C运筹帷幄 D不言而喻【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这一考点是山东卷必考考点,今年题型有所变化,由传统的四选一形式改为语段阅读形式,而且由原来的“选出正确的一项”变为“选出错误的一项” ,难度较低。从历年高考来看,成语类试题测试重点有: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
11、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本题所考查的四个成语都是学习生活中常见常用易错成语,其中“不言而喻”与“证明”连用出现了逻辑错误。5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依托海量的普查成果,我国建成了包括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组成的地理国情数据库。B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 ,昨天在新建的专属剧场首演,该剧以全新的观演模式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古今穿越” 。C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 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D骑自行车健身时,因为在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中使锻炼者能够消耗较多的热量,所以减肥、塑身效果
12、都比较明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项, “包括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组成的”句式杂糅,可改为“包括重【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采用的是山东高考一贯使用的独立辨析形式,属于传统题型,指向明确,难度适中,考点比较全面。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
13、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本题 A 项将“包括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和“由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组成的”糅合到一起,设置了句式杂糅类语病;C 项“标志”的主语应是 “C919 试飞成功” ,而不是 “试飞成功” ,故此处属于搭配不当,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主语应是“能力”之类,句中缺失,所以此处属于成分残缺,应补出;D 项“因为在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中使锻炼者能够消耗较多的热量”同时使用了“在中”和“使” ,造成了句子缺少主语,所以此选项既可以看成是成分赘余类语病,也可以看作是
14、成分残缺类语病。二、 (每小题 3 分,共 9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 6-8 题谈审美移情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他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 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 ,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
15、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
16、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 ”,就是审美移情
17、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是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
18、的,它是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 “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 “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 ,有删改)6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移情的阐释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
19、感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而在移情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主体客体相融合。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虽然对移情现象作出理论概括的主要是西方的美学家,不过庄子秋水中对“鱼之乐”的记载表明我国的哲学家早已经描绘了这种现象。B关于审美移情的起因,曾经出现过不同的观点。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 ,这种观点不可信。C审美的人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与人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的自然倾向是一致的
20、。D审美移情能让人的情感自由解放。美感必定伴随着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帮人打破自身的有限性,让自我的心灵丰富化,给人带来充分的自由。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都体现了审美移情,是诗人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移置到景或物身上的结果。B郑板桥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审美移情看,诗人审美欣赏的对象不是竹石,而是移入竹石形象中的自我情感。C北宋画家文与可画竹时,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 “身与竹化”所强调的是竹已化为画家的精神,获得了人的生命存在
21、。这是移情中出现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D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中,南宋词人辛弃疾以移情的方式把自己的深情移入青山,青山因此就妩媚起来。此时主题的情感是移置在青山中,只属于青山的。【答案】6C7B8D【解析】【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依据题干确定关键词。比如本题中“移情”二字,然后明确要求“不正确” ,然后到文章找出与选项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比较。A 项源自文章第一段,B 项源自文章第二段, D 项源自第四段。【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对于文意概括题,考生应明确
22、题干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先分析选项,凡说法过于绝对,有因果关系的选项要重点关注,因为这些选项易犯绝对化、以偏概全、强加因果等毛病。比如本题中“这种观点不可信”就过于绝对化,与文意不符,因为文中只是说另一种观点更可信而已。8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主意考查学生依据文意进行正确推断的能力。D 项, “只属于青山的”错。文章第三段说“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
23、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第四段也有明确说明,此时应是物我合一,物中有我,我中有物。【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本题较之上面难度加大,文中很难找到相同的内容,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运用文章里的理论知识来分析选项中的问题。比如本文主要讲述“移情”这一内容,考生可以依据文本把握移情的特征,然后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与文中观点一致,显而易见, “只属于青山”这一说法与移情“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
24、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不一致。三、 (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也。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 【注】 矣。”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 左氏传,工草
25、隶虫篆。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仍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若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饘粥。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乃还朝。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后主乃诏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 2017 普通高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语文试卷 题解
文档标签
- 普通高校
- 语文试卷
- 山东卷,全国统一招生试卷
- 山东卷2020年普通高校
- 普通高校学校
- 普通高校招生
- 2021届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冲刺压轴卷(六)
- 山东卷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全国卷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 江苏卷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 全国II卷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 浙江卷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 山东卷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 全国卷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山东卷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科试卷含答案
- 北京卷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天津卷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5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