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2019届高三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上海市虹口区2019届高三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虹口区2019届高三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1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虹口区 2019 届高三一模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一、选择题(本题共 40 分,每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钝化 B. 风化 C. 干馏 D. 分馏【答案】D【详解】A.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物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牢固地吸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是化学变化,故 A 错误;B.风化是指在室温和干燥空气里,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现象,是化学变化,故 B 错误;C.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生成煤焦油、煤气、焦炭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C 错误;D.
2、分馏是根据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分离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化学变化是指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2. 下列氮原子结构的表述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正确且能表明同一电子层电子能量有差异的是( )A. B. C. 1s22s22p3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表示 N 原子核外有 7 个电子,这 7 个电子位于原子核外 2 个电子层,电子数分别是 2、5,不能表明同一层电子的能量的差异,错误。B.表示 N 原子最外层有 5个电子,不能确定电子能
3、量的差异,错误。C.表示 N 原子 7 个电子分别位于三个电子亚层,每个电子亚层的一个轨道最多具有 2 个电子,可以看出同一电子层的不同亚层的能量不同,正确。D.N 原子核外有 7 个电子,它们在原子核外排布时遵循能量最低原理、保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原子尽可能成单排列,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样可以使原子的能量最低,因此能级排布图有误,错误。考点:考查氮原子结构的表述的正误判断的知识。3.下列关于同温同压同体积的 16O2 和 18O2 的判断正确的是( )A. 质子数相同 B. 沸点相同 C. 互为同位素 D. 摩尔质量相同【答案】A【分析】同温同压同体积的 16O2 和 18O2 的物质的
4、量相等。【详解】A. 16O2 和 18O2,质子数都是 16 个,故 A 正确;B. 18O2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作用力强,溶沸点高,故 B 错误;C.同位素研究的对象是原子,故 C 错误;D. 16O2 的摩尔质量为 32g/mol, 18O2 的摩尔质量为 36 g/mol,故 D 错误。故选 A。4.下列分子中,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 C2H4 B. H2S C. Cl2 D. NH3【答案】A【详解】A.乙烯中 C-H 是极性键,为平面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故 A 正确,B.H2S 为 V 型结构,含有极性键,正负电荷的重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故 B 错误;C
5、.Cl2 为直线型结构,含有非极性键,正负电荷的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故 C 错误;D.NH3 为三角锥形结构,含有极性键,正负电荷的重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故 D 错误;故选 A。5.葡萄糖发酵产生乳酸,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乳酸不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A. 取代 B. 消去 C. 加成 D. 聚合【答案】C【详解】乳酸中含有羟基和羧基,含-OH,可发生酯化、取代、消去反应;含-COOH ,可发生酯化、取代反应,故乳酸不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故 C 正确。故选 C。6.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氧化钙溶于水 B. 铁粉与硫粉共热C. 强酸强碱中和 D.
6、碳酸钙分解【答案】D【解析】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A 错,氧化钙溶于水属于放热反应; B 错,铁粉与硫粉共热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C 错,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D 正确,碳酸钙分解属于吸热反应;7.下列实验事实可以用共价键键能解释的是( )A. 氯化氢的沸点低于溴化氢 B. 金刚石熔点高于晶体硅C. 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D. 甲烷是正四面体型分子【答案】B【详解】A.不形成氢键的 ,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 ,分子间作用力越强 ,沸点就越高,故 A 错误;B.金刚石和晶体硅都是原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与共价键强弱有关系,故 B 正确;C.稀有气体原子的电
7、子排布为稳定结构,不容易得失电子,所以化学性质稳定,故 C 错误;D.sp3 杂化使甲烷分子各键能键长趋于相等,故而成为正四面体结构,故 D 错误;故选 B。8.关于 NH4Cl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于水温度升高 B. 可作氮肥C. 受热分解可制氨气 D. 属于共价化合物【答案】B【详解】A.NH 4Cl 溶于水要吸热,温度降低,故 A 错误;B.NH4Cl 是铵态氮肥,故 B 正确;C.NH4Cl 受热分解得到氨气和氯化氢,氨气和氯化氢又可以反应生成氯化铵,故 C 错误;D.NH4Cl 属于离子化合物,故 D 错误。故选 B。9.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
8、)A. 氧化性:Cu 2+Fe 2+ B. 酸性:HIHClC. 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N-H 键C-H 键 D. 碱性:NaOHAl(OH) 3【答案】B【详解】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故 A 不选;B.应该比较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故 B 选;C.共用电子对偏移程度:N-H 键C-H 键,说明 N 元素非金属性强于 C 元素,故 C 不选。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故碱性:NaOHAl(OH) 3,能说明Na 的金属性强于 Al 的金属性,故 D 不选。故选 B。【点睛】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金属性强(弱
9、)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相互置换反应( 强制弱) 。(2)非金属性强(弱)单质与氢气易 (难) 反应;生成的氢化物稳定 (不稳定);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 ;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10.下列有机物实验室制备装置正确的是( )【答案】C【详解】A.缺少温度计,故 A 错误;B.不能用启普发生器,电石是粉末状的,会从启普发生器中间的间隙中漏到食盐水中。启普发生器条件必须是块状固体,并且不溶于水产物 Ca(OH)2 是微溶物会沉淀出来,堵住固体的那个空间与盛溶液那个空间的连接的小缝隙,使得启普发生器用气压来控制反应的能力丧失,故
10、 B 错误;C.反应对温度的要求十分严格,因此需要水浴加热,如果温度超过 60 ,将有二硝基苯生成,常温下,苯、硝酸都易挥发,5560 挥发更甚,长导管具有冷凝器的作用,可冷凝苯、硝酸使其回流,故 C 正确;D.冰醋酸、正丁醇的沸点低于产物乙酸丁酯的沸点,会造成反应物的大量挥发,降低了反应物的转化率,装置中应加个冷凝回流装置,可以冷凝回流反应物,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故 D 错误。故选 C。11.某单烯烃与氢气的加成产物为:CH 3CH2CH(CH3)CH2CH3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产物的名称是 2乙基丁烷B. 该产物有 3 种沸点不同的一氯代物C. 原单烯烃只可能有 3 种不
11、同结构D. 原单烯烃与分子式为 C5H10 的烃一定互为同系物【答案】C【详解】A.CH 3CH2CH(CH3)CH2CH3 的名称为 3-甲基- 戊烷,故 A 错误;B.CH3CH2CH(CH3)CH2CH3 有 4 种氢原子,故该产物有 4 种沸点不同的一氯代物,故 B 错误;C.采用逆向分析法,相邻的碳原子各去掉一个氢原子,有三种结果,故有 3 种不同结构的单烯烃,故 C 正确;D.C5H10 的烃可能是戊稀,也可能是环戊烷,故不一定是烯烃,故 D 错误。故选 C。12.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A. NaHCO3 B. NaBr C. KAl(SO4)2 D.
12、 NH3【答案】B【详解】A.NaHCO 3 是强碱弱酸盐,电离出的 HCO3-结合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促进水的电离,故 A 不选;B.NaBr 是强碱强酸盐,钠离子和溴离子都不水解,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故 B 选;C.KAl(SO4)2 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 C 不选;D.氨气溶于水形成的一水合氨是弱碱,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抑制水的电离,故 D 不选。故选 B。【点睛】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有温度、酸、碱、盐等,加酸、加碱抑制水的电离,能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13.加热条件下,20 mL 18 mol/L 的浓 H2SO4 与过量的碳反应,可得到标况下的 CO2( )A. 小
13、于 4.032L B. 等于 4.032L C. 大于 4.032L D. 无法确定【答案】A【分析】碳只能和浓硫酸反应,而与稀硫酸不反应,随着碳和浓硫酸的反应的进行,酸的浓度越来越小,反应就停止了。【详解】n(H 2SO4)=20 mL10 -318 mol/L=0.36molC+ 2H2SO4(浓) CO2+2SO2+2H2O,若浓 H2SO4 完全反应,可得到的 CO2 的物质的量为 0.18mol,标况下的体积为 0.18mol22.4L/mol=4.032L,碳只能和浓硫酸反应,而与稀硫酸不反应,随着碳和浓硫酸的反应的进行,酸的浓度越来越小,反应就停止了,故得到标况下的 CO2 小于
14、 4.032L,故 A 正确。故选 A。14.向 H2S 溶液中加入或通入少量下列物质,溶液 pH 上升且 c(S2-)降低的是( )A. NaOH B. CuSO4 C. Cl2 D. SO2【答案】D【详解】A.向 H2S 溶液中加入 NaOH,生成硫化钠,溶液酸性减弱, pH 上升,但 c(S2-)升高,故 A 错误;B.CuSO4 和 H2S 反应:CuSO 4+H2S=CuS+ H2SO4,H 2SO4 是强电解质,H 2S 是弱电解质,所以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 pH 减小,故 B 错误;C.Cl2+H2S=S+2HCl,氯化氢是强电解质, H2S 是弱电解质,所以氢离子浓度增大,溶
15、液pH 减小,故 C 错误;D.H2S 溶液中通入 SO2 发生反应: SO2+2H2S=3S+2H2O,溶液酸性减弱,pH 上升,c(S 2-)降低,故 D 正确。故选 D。15.将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一元酸 HA 与一元碱 BOH 混合,所得溶液呈碱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OH 一定过量 B. HA 一定不是强酸C. BOH 一定是强碱 D. 所得溶液:c (A-) c(B+)【答案】B【分析】将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一元酸 HA 与一元碱 BOH 混合,HA 和 BOH 的物质的量相同,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 BA,所得溶液呈碱性。【详解】A.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均相
16、同的一元酸 HA 与一元碱 BOH 混合,HA 和 BOH 的物质的量相同,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故 A 错误;B.所得溶液呈碱性,A -一定水解,则 HA 一定是弱酸,故 B 正确;C.BOH 可能是强碱也可能是弱碱,故 C 错误;D.所得溶液呈碱性,A -一定水解,则 HA 一定是弱酸,BOH 可能是强碱也可能是弱碱,但A-的水解程度比 B+的水解程度大,故 c(A-) NC (3). CO2 NH3 (4). (5). 二氧化碳属于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小,所以熔沸点低 (6). CO32- + H2O HCO3- + OH- (7). (8). 2 4 1 2 2 4 (9). 0.04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市 虹口区 2019 届高三一模 化学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58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