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一讲义:专题七 专题小结与测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一讲义:专题七 专题小结与测评(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一、19 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改革1目的(1)为了防止革命爆发,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沙皇专制统治。(2)改革也是为了保护贵族地主阶级的利益。2性质改革虽然是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但就其背景、内容和作用来说,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全面评价(1)进步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改革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性质: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它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实行的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改革后,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政治方面,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因此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地位: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方式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作用: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2)局限性: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二一九法令”是妥协的产物。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作出了一些让步。从农奴获得“解放”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具有残酷的掠夺性和欺骗性。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租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和奴役。改革具有
3、不彻底性。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使俄国日后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点。农奴制的大量残余,使劳动人民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所以,彻底肃清封建残余仍是俄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异同俄国农奴制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性质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其性质是资本主义的改革阿里改革并没有改变生产关系,其性质为封建性的改革不同点 结果 农奴制改革取得了成功 阿里改革最终失败背景 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改革前国家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领导者 都是封建统治阶级主持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阻力 都
4、受到来自旧势力的强大阻力相同点 作用 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七)(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1在农奴制下,耕作的方式很原始,农奴使用古老的木犁耕作。地主不愿意添置农具,农奴大都目不识丁,生活十分贫困。地主愚昧粗鲁,不求进取,整日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这说明了( )A农奴制下农民生活很安逸B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C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贫穷落后的根源D农奴制勉强能够适应俄国的社会状况解析:选 C 材料主要反映出在农奴制下,俄国生产力难以发展,农奴制成为俄国落后的原因,故 C 项与题意相符。219 世纪
5、,俄国地主们说:“买打谷机要花钱,要修理,还要为它养马,但农民的劳动却不用花一分钱。 ”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农奴制在 19 世纪的俄国依然盛行B19 世纪农奴制已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阻碍C在农奴制下农奴主占有农奴的劳动成果D19 世纪俄国农奴使用的劳动工具非常简单解析:选 B 俄国的地主宁愿使用农奴劳动,也不愿购买机器,这表明农奴制阻碍俄国工业革命的发展,阻碍俄国技术的革新。上述现象明显不符合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因此,B 项正确。319 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
6、刑。 ”他是( )A十二月党人 B地主阶级革命派C守旧派知识分子 D激进派知识分子解析:选 D 材料反映的思想主题是要求废除农奴制度,因此答案只能从 A、D 两项中选择,同时材料表明这是一位知识分子的言论,因此可以排除 A 项。419 世纪初,一位俄国贵族说:“(废除农奴制) 离开了主人的管束,农民只会贪杯、干坏事。 ”上述材料反映的基本主张是( )A维护农奴制度 B废除农奴制度C推翻沙皇专制 D对农奴制进行改革解析:选 A 做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材料的主旨:废除了农奴制就会出现许多负面问题,反映了他维护农奴制度的基本观点,故 A 项符合题意。5某班同学在对克里米亚战争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提出了以
7、下观点,其中有明显缺陷的是( )A克里米亚战争是一场局部性的国际战争B英法阻止俄国的扩张有一定的正义性C俄国在战争中失败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D战争失败使俄国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解析:选 B 本题旨在考查全面辨析问题的能力。就克里米亚战争的交战双方来看,无论英法还是俄国,他们都是为了扩张侵略权益,他们进行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故 B 项不正确,符合题意。61856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D
8、宣布农民获得法律上的自由解析:选 D 从四个选项来看, D 项措施最有利于化解农民与地主的敌对情绪,其他三项对农民来讲都是不利的。71876 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在于( )A人人得到了一小块份地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C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的控制D彻底摆脱了沙皇专制统治解析:选 B 俄国 1861 年农奴制改革中废除农奴制,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可以出钱赎买得到一块份地。分析材料,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在于从法律
9、上获得了人身自由,故选 B。8列宁曾指出,经过 1861 年改革,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民获得份地时要交纳高额赎金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D农民仍然受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解析:选 B 由“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可知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掠夺。B 项最能证明这个观点。9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 1861 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这表明
10、农奴制改革( )A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解析:选 C 近代化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的近代化。材料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来说明改革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故 C 项符合题意, B、D 两项不符合史实,A 项仅仅是从经济一个角度来说。10 “对于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家,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A没有取得实际效果B完全违背了封建主的利益C不能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D一定程度上既维护了封建主的利益,又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解析:选 D 材料反映了亚历山大二世领导的农
11、奴制改革具有两面性,既有进步的一面,又有保守的一面;既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主的利益。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1 题 16 分,第 12 题 16 分,第 13 题 18 分,共50 分)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到了 19 世纪 60 年代,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摘编美艾瑞克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二 1861 年 2 月 19 日颁布的解放法令是充分保证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实施的,地主因土地被分配给农
12、民可以得到政府付给的长期国债券,而农民则必须交纳 49 年的赎地费给政府。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 1861 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 5 亿多卢布,但到 1905 年为止,农民共付出 20 亿卢布赎金。摘编自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原因。(6 分)(2)有学者指出,1861 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 ”。依据材料二指出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并分析这种做法对俄国发展的消极影响。(10 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内部很不稳定” “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 ”“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并结合所学概括回答
13、即可。第(2)问, “合理性”据材料二“49 年的赎地费”和“20 亿卢布赎金”等信息分析;其消极影响,结合所学分析得出不利于国内市场扩大及阶级矛盾尖锐。 答案:(1)原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政治上沙皇腐朽的专制统治;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发展。(2)合理性:1861 年改革解放农奴并向农民索取高额赎金,使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本。影响:农民购买力低下,不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农民暴动不断,阶级矛盾依然尖锐。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
14、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1863 年沙皇政府报告书材料二 19 世纪 6070 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时间 企业数 工人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1860 年 99 11 600 7 9541879 年 187 42 000 51 937据统计,18601890 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 2 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 3 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 19 倍,石油产量猛增了 200 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 6 倍,铁路线增长了 35 倍多。(1)材料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4 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导致以上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 分)
15、(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俄国 1861 年改革的意义和实质。(6 分)解析:本题考查俄国 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目的、内容、影响、意义及实质。第(1)问,注意关键词“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说明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第(2)问,注意材料二中机器制造业、生铁、钢、石油等工业产量增加的信息;原因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即可,其“实质”是农奴主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可结合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和实际问题去考虑。答案:(1)改革农民负担加重了,农民十分不满。(2)俄国工业迅速发展,煤、钢、石油产量迅速增加。根本原因:农奴制改革。(3)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
16、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实质:是封建地主对农民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掠夺。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材料二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俄国 1861 年改革法令材料三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俄国 1861 年
17、改革法令材料四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及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1862 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产生这种矛盾?(6 分)(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6 分)(3)材料三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为什么?(4 分)(4)依据材料四,说明 1861 年改革的目的。(2 分)解析:本题以对 1861 年改革的认识为主题,考查归纳、分析等历史思维能力。第(1)问,结合材料从亚历山大二世的身份、所处的时代回答。第(2)问,从各自拥有的权利来分析。第(3)问,要根据农民是否真正获得自由回答。第(4)问,可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及材料一、四回答。答案:(1)矛盾:给农民土地,但不能彻底解放农民;既要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专制统治。原因:这是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而决定的。(2)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仍受地主控制;完全自由的农民则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拥有私产。(3)不符合实际。原因:这部分农民受制于控制村社的地主的管理,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然存在。(4)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和统治,防止农民起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59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