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1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
《2019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1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大题提分大题精做1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解析)(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精选大题1 (2016 高考卷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 “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 “笔墨之外有主张” ,反对“皆拾古人之唾余” 。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经断律。 ”郑板桥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作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作钱,纸高六尺价三千。
2、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解析】(1)根据材料中“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 “疑是民间疾苦声音” “诗画极富生活气息”等关键信息,考生可从题材、构图、艺术形式、抒情等方面,提炼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2)根据材料可知,郑板桥“历经康、雍、乾三代” ,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社会秩序稳定,商品经济获得极大的发展与繁荣,伴随商品经济的繁荣而来的是市镇规模的扩大与市民阶层的壮大,这些都促进了郑板桥所处时
3、代的文化艺术的兴盛;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 “笔墨之外有主张” ,反对“皆拾古人之唾余” ,说明他受到了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其“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晚年靠卖画为生” ,说明此时江南的生活已经很世俗化,文化艺术已经为世俗生活服务,而不是高高在上。【答案】(1)个性鲜明;借物抒情,以形表意;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化;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2)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社会的世俗化;“经世”思想的发展。1 (2019 齐鲁名校联考) (历史选修 4 历史人物评价)乡村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一直占据重要地位,陶行知的一生和乡村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1927 年南京政府在政治形式上实现了
4、国家的统一,为乡村改造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制度环境。陶行知出身于贫苦农民的家庭,深知农民的疾苦,这为他以后投身于乡村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础。针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社会颓势,他创造性研究中国的教育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性探究活动,先后创办了晓庄师范、山海团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积极探索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陶行知认为乡村教育应以乡村实际生活为指针,必须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生活中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学什么就教什么。教育要紧紧围绕着生活,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过去的乡村教育之所以没有实效,是因为教育与农业都是各干各的,不相闻问。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只有与农业生产相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三轮 冲刺 大题提分大题精做 16 中外 历史人物 评说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59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