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课时训练:第14课 谏太宗十思(含答案解析)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课时训练:第14课 谏太宗十思(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课时训练:第14课 谏太宗十思(含答案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 第 14 课 谏太宗十思课时跟踪检测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Error! B.Error!C.Error! D.Error!解析:B 项,两个“以”都是连词,来。 A 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C 项,连词,虽然/连词,即使。D 项,连词,表转折,却 /连词,表递进,更。答案:B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译文:没有不在深深的忧虑中就治道显著,而一旦功业建成就德性衰减。B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译文:做君主的人,能够诚实地看到自己的欲望,就要想到知足来自我克制。C忧懈怠,
2、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译文: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害怕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D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译文: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们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们的力量。解析:B 项, “诚能见可欲” 应为“如果真的能够看见自己想要的东西” 。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C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D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解析:A 项古义:树木的根。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B 项古义:骄傲。今义:尽情。C 项古义:使 谦虚。今义: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
3、的意见。D 项满溢:古今都是太多而漫出的意思。答案:D4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金石文章空八代 江山姓氏著千秋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使照尘寰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A韩愈 班固 屈原 苏轼B韩愈 司马迁 屈原 李清照C欧阳修 司马迁 贾谊 苏轼D欧阳修 班固 贾谊 李清照解析:根据对联含意和四位文学家的成就可确定 B 项正确。答案:B5(2017义乌高一期末)在下文横线处续写句子。要求:续写的句子要符合文意,与上下文衔接自然,文意贯通;处的句式要与它前面画波浪线的句
4、式相同;句要从正反两方面对整段文字做总结。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呢?_?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讽谏,又怎么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呢?_?综上所述,不难看出:_。答案:假若当初袁绍能礼贤下士,虚心听取许攸的劝告,何至于痛失乌巢,兵败官渡呢如果当初唐太宗不听取魏徵的逆耳忠言,又怎么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呢善听人言者,昌;拒纳人言者,亡(或:纳谏者,昌;拒谏者,亡) 二、阅读鉴赏(2017浙江压轴卷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过云木冰记清 黄宗羲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雾霭淟浊
5、,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呼嗟咽续。忽尔冥霁地表,云敛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琤琮俯仰,金奏石搏,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余愕眙而叹曰:“此非所谓木冰乎?春秋书之, 五行志之,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言未卒,有居僧笑于旁曰:“是奚足异?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而云落,即冻 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盖其地当万山之中,嚣尘沸响,扃 人间,村烟佛照,无殊阴火之潜,故为愆阳之所不入。去平原一万八千丈,刚风疾轮,侵铄心骨。南箕哆口 ,飞廉弭节 ,土囊大隧,所在而是,故为勃郁烦冤之所不散。溪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课时 训练 14 课谏太宗十思含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60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