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九大难点专项突破专题03:“图表”类题目专项突破(含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生物九大难点专项突破专题03:“图表”类题目专项突破(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生物九大难点专项突破专题03:“图表”类题目专项突破(含答案解析)(3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专题 03 “图、表”类题目专项突破凡是含有图、表的生物体统称为生物图表题。据考纲和考试说明中理解能力要求的第 2 点规定“能用文字、图表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生物图表题既有利于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又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主要是识图识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收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在高考试题和习题训练中,图表题的常见类型有坐标曲线图、结构模式图、生理过程示意图、遗传系谱图等,下面将选取 2015-2018 年间各地高考典型真题,重点介绍上述几种题型及解答方法。(提示:本专题内容较多,但每个知识点均可自成体系,使
2、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拆分、节选或组合。)【难点 1】坐标曲线图(折线图)生物坐标曲线实际是借助数学方法来分析生命现象,从而揭示出生物体的结构、生理代谢、生命活动规律及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等方面的本质特性。 这是高考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也是难点所在。高考中此类题目考查最多,题量较大。【典例 1】 (2018 浙江新高考 4 月)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最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 4 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 L 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来种群个体数量) ,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 4 年调查期间的种群致最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第 1 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
3、不一定相等B 第 2 年来乙种群数最不一定大于甲C 第 3 年来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D 这 4 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答案】D【考点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种群数量的变化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 L 值的内涵,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以及曲线图中的起点、转折点、终点等点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含义,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处理,得到答案。【典例 2】 (2018 江苏)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 bc 段 Na+大量内流,需要载
4、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 cd 段 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 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答案】C【解析】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外流,A 错误;bc 段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Na+内流造成的,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 错误;cd 段是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的过程,该过程中 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C 正确;在一定范围内,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而刺激强度较小时是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的,D 错误。【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
5、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机制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典例 3】 (2017 全国 I)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 、脱落酸(ABA) 、CTK+ABA 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 本实验中 CTK 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 ABA 削弱C 可推测 ABA 组叶绿体中 NADPH 合成速率大于 CTK 组D
6、可推测施用 ABA 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答案】C【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各种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激素作用的把握和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典例 4】 (2017 北京)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A 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 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 25C 在 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 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 1050【答案】D【考点分析】本题考查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植物生长速率取决于光合速率和呼吸速
7、率两个因素,二者之差就是净光合速率,所以决定植物生长快慢的因素就是净光合速率。单纯看光合速率或呼吸速率并不能反映出植物的生长情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识图,并从中获取有用的相关信息。【典例 5】 (2018 全国 I)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当光照强度大于 a 时,甲、乙两种植物中,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_。(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那么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_,判断的依据是_。(3)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_。(4)某植物夏日晴天中午 12:00 时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其原因是进入叶肉细胞
8、的_ (填“O2”或“CO 2”)不足。【答案】 甲 甲 光照强度降低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乙大,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乙大 乙 CO 2【解析】 (1)由图分析可知,当光照强度大于 a 时,相同光照强度下,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乙,有机物的积累较多,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相对较弱,光照强度降低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乙大,因此种植密度过大,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乙大。(3)从图中可以看出,乙植物的光饱点以及光补偿点都比甲植物低,适合在光照强度相对更弱的环境
9、中生长,林下的光照强度更低,因此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植物乙。(4)夏日晴天中午 12:00 时,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对水分的散失,叶片上的部分气孔会关闭,导致细胞间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下降,从而引起光合速率下降。【考点分析】解答此题要理清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特别要注意夏日晴天中午时间段,影响光合速率下降的外界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而下午时间段光合速率也会下降,但影响该时间段的因素为光照强度。【典例 6】 (2017 天津)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演替过程见下图,据图回答:(1)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_演替。与相比,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
10、,因其具有更复杂的_结构。(2)火烧 15 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均为_,主要原因是它们与乔木竞争时获得_。(3)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火烧后若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_,以加快氮磷循环。(4)用样方法调查群落前,需通过逐步扩大面积统计物种数绘制“种-面积”曲线,作为选取样方面积的依据。下图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相应曲线。据图分析,调查乔木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_。【答案】 (1)次生 垂直 (2)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 光逐渐减少 (3) 阔叶树 (4) S3【解析】 (1)火烧后的林地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与草本灌木相比,针阔混交林生物种类和数目多,具有复杂的垂直结构,
11、对光能的利用更充分。 (2)据图可知,火烧 15 年后,草本、灌木丰富度下降后保持相对稳定,可能是其与乔木竞争时获得的光能少。 (3)由于针叶林凋落物的氮磷分解速率较慢,所以火烧后补栽乔木树种,最好种植阔叶树,以加快氮磷循环。 (4)由于乔木、灌木、草本的个体大小逐渐减小,则从曲线可知乔木物种数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最低样方面积是 S3。【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群落演替的过程,要求学生理解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的变化,同时要结合乔木、灌木和草本的大小区别调查其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典例 7】 (2016 海南)水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风干种子只有吸收足够的水才能进行旺盛的代谢活动,使胚生长。小
12、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细胞中的水通常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风干种子细胞中的水主要以_的形式存在。经阶段吸水后,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_的形式存在。(2)在阶段,种子吸水速率_(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阶段,呼吸速率_(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阶段。(3)从细胞膜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推测,水分可经过细胞膜中的_、_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答案】 结合水 自由水 小于 大于 磷脂(或脂质)双分子层 水通道【考点解析】解答坐标曲线试题的注意点:注意坐标曲线图中左、右纵坐标表示的含义及其单位,做到“读轴而能识变量” ;注意横
13、坐标的含义及曲线走向的意义,做到“看线而能理关系” ;领会曲线上的特殊点的含义(如最值、交点、折点、起止点等),做到“抓点而能求突破” 。生物坐标曲线类型很多,无论曲线如何,其关键是数和形,总结起来即为“识标” 、 “明点” 、 “析线”(1)识标:理解图中横、纵坐标含义,找出横纵坐标的关系,结合教材,联系相关知识点;(2)明点:找曲线的特殊点(顶点、起点、终点、转折点、交叉点)所代表的生物学意义;(3)析线:看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揭示各段曲线的含义;若为多重变化曲线坐标图(多因子变量) ,要分别揭示其变化趋势,然后对比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曲线或是结论。特别提醒:主观题作答时要注意语言的描述
14、“在 XX 范围内” ,随“横坐标量”的增加, “纵坐标量”逐渐增加(减小) ;“超过 XX 范围后” ,随“横坐标量”的增加, “纵坐标量”减少(增加) ,或者达到某种平衡状态。 要注意语言的术语性,尽量用教材中的结论性语言。【难点 2】 (定性定量)表格题表格题主要类型是:一类用文字叙述生物的特征、生理特点、实验处理方法、生命或实验现象;一类是通过数据说明实验结果、生理生化的变化等。【典例 8】 (2015 新课标 II)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培养瓶中气体 温度()离子相对
15、吸收量(%)空气 17 100氮气 17 10空气 3 28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 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A抢分秘籍【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同样温度条件下,空气瓶中离子相对吸收量大,说明有氧条件有利于根对离子的吸收;A 正确。同样的空气,不同温度条件下离子的相对吸收量不同,说明温度变化影响根对离子的吸收;B 错误。同样的温度条件下,氮气环境中根对离子的相对吸收量少,说明根对离子的吸收需要消耗能量(ATP) ,且氮气环境中不利于根对
16、该离子的吸收;C、D 错误。【考点分析】本题考查根对矿质离子吸收与外界因素的关系,做题关键在于结合选项,确定单一变量,进而明确表格中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典例 9】 (2015 北京)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 4 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 7 个 10m10m 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设有均匀分布的 25 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 1 天和第 85 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见下表。处理区 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不驱走大蚂蚁 增加 35定时灌溉驱走大蚂蚁 增加 70不驱走大蚂蚁 减少 10不灌溉驱走大蚂蚁 减
17、少 2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A 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B 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C 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D 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答案】A【考点分析】做题关键 在于表格中数据的解读和判断。【典例 10】 (2018 浙江新高考 4 月 )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活动中,选用某植物A、B 两个品种,在正常光照和弱光照下进行实验,部分实验内容与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据表推知,经弱光照处理,品种 A 的叶绿素总含量和类胡萝卜素总含量较正常光照_ ,导致其卡尔文循环中再生出_的量改变,从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2)表中的光合色素位于
18、叶绿体的_膜中。分别提取经两种光照处理的品种 B 的光合色素,再用滤纸进行层析分离。与正常光照相比,弱光照处理的滤纸条上,向上而下的第 4 条色素带变_,这有利于品种 B 利用可见光中较短波长的_光。(3)实验结果表明,经弱光照处理,该植物可通过改变光合色素的含量及其_来适应弱光环境。品种_的耐荫性较高。【答案】 (1) 下降 RuBP (2)类囊体 宽 蓝紫 (3) 比例 B(3)表中信息显示:弱光照时品种 A 的叶绿素 a、叶绿素 b 和类胡萝卜素总量均低于正常光照,而品种 B却与之相反,这一结果表明:经弱光照处理,该植物可通过改变光合色素的含量及其比例来适应弱光环境,品种 B 的耐荫性较
19、高。【考点分析】本题以实验为依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本实验目的是“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所设置的同一品种的两组实验中,正常光照组为对照组,弱光照组为实验组。围绕题意和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相应实验数据,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典例 11】 (2018 天津)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 50250 年)和幼龄(砍伐后 22 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试,结果见下表,据表回答:碳量生产者活生物量(g/m 2)死有机质(g/m 2)土壤有机碳(g/m 2
20、)净初级生产力(g/m 2年)异氧呼吸(g/m 2年)老龄 1 2730 2 560 5 330 470 440幼龄 1 460 3 240 4 310 360 390净初级生产力: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减去自身呼吸总用消耗碳的速率异养呼吸: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1)西黄松群落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2)大气中的碳主要在叶绿体_部位被固定,进入生物群落。幼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有_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繁殖,储存在生产者活生物量中;其中,部分通过生态系统中_的呼吸作用,部分转变为死有机质和土壤有机碳后通过_的分解作用,返回大气中的 CO2
21、库。(3)西黄松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_(大于/等于/小于)老龄群落。根据年碳收支分析,幼龄西黄松群落_(能/不能)降低大气碳总量。【答案】 (1) 恢复力 (2) 基质 360 消费者 分解者 (3) 大于 不能(3)由图可知,西黄松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为 360/14600.25;西黄松老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为 470/127300.04,因此,西黄松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大于老龄群落。根据年碳收支分析,幼龄西黄松群落的净初级生产力 360,异氧呼吸消耗量为 390,净初级生产力小于异氧呼吸消耗速率,故不会有
22、有机物的积累,即幼龄西黄松群落不能降低大气碳总量。【考点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流经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及总初级生产量与净初级生产量的关系,掌握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途径及特点,明确通过光合作用碳进入生物群落,通过呼吸作用,碳进入大气中的 CO2库。【典例 12】 (2016 四川)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蔬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蔬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物种 分组 第 7 天 第 14 天 第 21 天对照组 0.20 0.62 0.67蝉大眼蝽处理组 0.20 0.10 0.13对照组
23、 2.00 4.00 2.90豌豆蚜处理组 2.00 8.70 22.90对照组 1.00 1.31 0.82鳞翅目幼虫处理组 1.13 2.19 2.03(1)调查豌豆群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法,施用蔬果剂后,预测豌豆芽的种群数量将呈_型增长。(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_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_,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3)利马豆根部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_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_。(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_,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 _。【答案】 (1)样方 “S” (2)二、三 分解者 (3)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生物 难点 专项 突破 专题 03 图表 题目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60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