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第六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第六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第六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2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 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第六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 18 小题,满分 54 分,每小题 3 分)1鸡蛋撞石头,使鸡蛋破裂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人 B鸡蛋 C石头 D手2关于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B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它一定是施力物体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它们可能是一对平衡力3人在静水中用桨划船,使船前行的力是( )A人对船的作用力 B水对船的作用力C水对桨的作用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4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今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所示的形变,如果 F1F 3F 4F 2
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A图 a 和图 c B图 b 和图 d C图 a 和图 b D图 a 和图 d5如图所示,图中力的作用效果的事例中不是由于弹力造成的是( )A 拉力器 B 跳水C 射箭 D 磁铁改变铁球运动方向6如图,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7下列测量工具中,能够测量力的大小的是( )A天平 B弹簧测力计 C停表 D刻度尺8弹簧测力计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 F1 和水平向右的 F2 的拉力作用,F 1、
3、F 2 均为 3 牛,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0BF 1、 F2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F 1、 F2 是一对平衡力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6 牛9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车厢里,坐着一位乘客,他发现自己正上方顶棚上有一小水滴正要下落,这滴水将落在( )A此乘客的前面 B此乘客的头上C此乘客的后面 D此乘客的左侧10从手中推出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它受到的力是( )A重力和推力 B重力 C弹力 D重力和弹力11关于小球的重力示意图,下列画法正确的是( )A BC D1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瓶盖上刻有纹线 B 磁悬
4、浮列车C 汽车轮上装防滑链自 D 涂镁粉的手13下列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钟摆来回摆动B汽车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C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D地球绕着太阳运动14下列实例中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B汽车驾教员在驾驶汽年时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自身的惯性C以较大速度运动的物体停下来比较困难说明惯性与速度有关D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15正方体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从高度的一半处将它沿水平方向切开(如图所示),并将上半部分拿走,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压强与原来相比( )A压力减半,压强减半 B压力不变,压强减
5、半C压力减半,压强不变 D压力、压强都不变16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有些轿车的尾部安装了导流板,如图所示。它的作用主要是在轿车高速行驶时,增加车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那么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应是图中的( )A B C D171864 年,德国马德堡市市长格里克在马德堡市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所示,他将两个半径为 30 多厘米的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让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直到两边的马各增加到 8 匹共 16 匹时,才把半球拉开。假如每匹马的拉力相同,现将半球的左边用绳子固定在一颗大树上,右边用马拉,至少需要几匹马才能把半球拉开( )A4 B8
6、C12 D1618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从图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B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C甲金属盒处的压强等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D甲金属盒处的压强小于乙金属盒处的压强二填空题(共 6 小题,满分 24 分,每小题 4 分)19足球比赛中,守门员用双手接住对方球员射来的足球,这一接球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与此同时,足球将守门员的双手撞得很痛,说明 ,对于使守门员的双手撞得痛的施力物体是 。20载人飞船在月球降落后,其受到的月球的吸引力是地球上的 ,若宇航员的质量为60kg,那么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质量为 kg,受到的吸引力大约为 N
7、。21如图所示,小丽同学利用小卡片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将卡片两端各挂上相同数量的钩码,第一次两端各挂一个,第二次两端各挂两个钩码,第三次两端各挂三个钩码后,均发现卡片静止,于是她就得出两个力的大小相等的条件,你认为实验过程中不妥之处是 。22(1)图一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得当地大气压等于 mm 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2)关于图一现象的成因,十七世纪有两种观点,观点一:否认大气压存在,玻璃管内本应充满液体,液面下降是因为管内的部分液体变成气体,管内气体越多,液面下降越多。观点二:管内液面上方是真空,大气压支撑起液柱,帕斯卡为了验证哪种观点正确,将两根长 12m 规格相同的玻璃管分别装
8、满水和酒,倒置在相应液体槽中,酒的密度比水小,且比水易变成气体,若观点一正确,应出现图二中 图的现象。若观点二正确,应出现图二中 图的现象。23如图所示,A、B 两管上端开口底部相通,它们构成的是一个 ;此时 C、D 两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 pC、p D,则 pC pD(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用一根细管对着管口上方水平吹气时,B 管中的液面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24(1)如图 1 所示,一重为 G 的物体,随着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画出物体 A 受力情况的示意图。(2)一静止在海面的潜水艇模型,在启动之后,4min 内匀速竖直
9、下潜 20m,而后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又运动 4min请在图 2 中画出潜水艇模型 8min 之内所受海水压强和时间的关系图象( 海水 1.0310 3kg/m3,g10N/kg,潜水艇模型体积和大气压均不计)三解答题(共 4 小题,满分 22 分)25阻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这个实验如下图 6 所示,实验中是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的表面运动的情况。问: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开始运动时获得相同的 。2一般人的思维都局限在直接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科学家们却能发现物体运动的表面越光滑,相同情况下物体受到
10、的 就小,因此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 。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称 定律,就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个定律因为是用 的方法得出,所以它 选填: “是”或“不是” 用实验直接得出的。26(5 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索”实验中,小致同学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情况进行实验,其中 A、B、C 为同一木块, D 为重物,甲和乙两图中木板接触面相同,丙图为较相糙的木板表面。(1)实验开始,该同学用较小的力拉木块,大块没动,此时摩擦力 拉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致要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他应该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 运动;由
11、甲、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有关。(2)此实验的难处恰恰是很难保证木块做这样的运动,若在甲装置中木块已经运动过中,速度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将 (选“变大”“变小”或“不变”)(3)实验后,小致在拔河比赛前为班级做了科学决策,使班级赢得比赛,他做出的科学决策是:组队时,应选质量 (选填“大”或“小”)的同学,同时在比赛时队员应穿底部 (填“光滑”或“粗糙”)的鞋。27(6 分)如图所示,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1)如图甲所示,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 形
12、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较 (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乙中 U 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乙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选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理由: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 相同。(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 ,表示液体压强就越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28(7 分)如图所
13、示,玻璃杯和水总重 6N,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杯中的水深 0.15m,杯的底面积 0.002m2(忽略玻璃的厚度,g 取 10N/kg)。求:(1)杯底受到水的压力。(2)桌面受到的压强。2018-2019 学年湖南省常德市澧县第六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18 小题,满分 54 分,每小题 3 分)1鸡蛋撞石头,使鸡蛋破裂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人 B鸡蛋 C石头 D手【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解答】解:“以卵击石”,卵破碎的施力物体是石头;故 AB
14、D 错误、C 正确。故选:C。【点评】深入理解力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关于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B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它一定是施力物体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它们可能是一对平衡力【分析】(1)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至少两个物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3)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解答】解:A、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故 A 说
15、法正确;B、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但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故 B 说法正确;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 C 说法正确;D、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的两个力,方向相同,平衡力方向相反,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它们一定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D 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和对力的理解,属于概念考查题。通过此题可使学生加深对力的理解。3人在静水中用桨划船,使船前行的力是( )A人对船的作用力 B水对船的作用力C水对桨的作用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
16、了力的同时,这个物体也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施加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解答】解:划船时,船桨对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船桨也施加了一个向前的力,这个力就是船前进的动力。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考虑,即一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力,另一个物体在受力的同时必然也是施力物体。4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现今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所示的形变,如果 F1F 3F 4F 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 )A图 a 和图 c B图 b 和图 d C图 a 和图 b D图 a 和图 d【分析】(1)力的三要
17、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2)要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就应该控制力的作用点、大小相同,而力的方向不同。【解答】解:图(a)和图(c)的实验中,力的作用点、大小相同,而力的方向(F 1 向左,F 3 向右)不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两图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故 BCD 错误;A 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要认真分析四图中的异同条件。5如图所示,图中力的作用效果的事例中不是由于弹力造成的是( )A 拉力器 B 跳水C 射箭 D 磁铁改变铁球运动方向【分析】弹性: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
18、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解答】解:A、人拉弹簧拉力器时,弹簧变长发生形变,会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B、跳板在人的压力作用下弯曲,发生形变,会产生力的作用,不符合题意;C、拉弓射箭时,弓发生形变,会产生弹力作用,不符合题意;D、磁铁对小球的引力是磁场力,不是弹力,在该事例中不存在弹力,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判断是否有弹力产生,看物体是否发生形变是判断弹力有无的关键。6如图,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C墙对弹簧的拉
19、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分析】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要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两物体直接接触并且发生形变,两物体间才会有弹力作用【解答】解: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即弹簧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是手拉弹簧,所以弹簧发生形变,产生的是对手的拉力,故 ACD 错误,B 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弹力的概念,明确弹力产生的原因、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关键,属于基础性题目。7下列测量工具中,能够测量力的大小的是( )A天平 B弹簧测力计 C停表 D刻度尺【分析】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常见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它是根据弹簧在一定弹性限度内,受力越大伸长越长的原理制成的。【解答】解:A、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工
20、具,故 A 不符合题意;B、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故 B 符合题意;C、停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故 C 不符合题意;D、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测量工具用途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比较简单。8弹簧测力计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 F1 和水平向右的 F2 的拉力作用,F 1、F 2 均为 3 牛,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0BF 1、 F2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F 1、 F2 是一对平衡力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6 牛【分析】(1)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力不可能脱离开另一个力而单独存在,两个力分
21、别向两边拉,与一端固定只拉另一端效果是相同的;(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解答】解:(1)用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向两端拉弹簧测力计,与只拉一端效果是相同的;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拉一端时,另一端也必须有力的作用,因此,弹簧测力计不可能显示两边的拉力之和,而只会显示一个力的大小,即 3N,故A、D 错误;(2)因为 F1、F 2 方向相反,都作用在弹簧测力计上且均为 3N,弹簧测力计静止不动,所以 F1、F 2 是一对平衡力,故 C 正确,B 错误。故选:C。【点评】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我们要明确,从两端拉测力计和一端固定拉另一端效
22、果是相同的,要注意相互作用力和二力平衡条件的区别在于: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9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车厢里,坐着一位乘客,他发现自己正上方顶棚上有一小水滴正要下落,这滴水将落在( )A此乘客的前面 B此乘客的头上C此乘客的后面 D此乘客的左侧【分析】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解答】解: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的车厢里的乘客,他正上方的小水滴由静止开始下落,水滴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说与火车相对静止的运动状态,所以小水滴会落在乘客的头上,故 B 正确。故选:B。【点评】
2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和掌握。惯性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在学习中要注意细心观察,认真领会,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10从手中推出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它受到的力是( )A重力和推力 B重力 C弹力 D重力和弹力【分析】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解答】解:推出去的铅球由于惯性在空中继续飞行,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落回地球。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重力概念和方向的理解,是一道基础题。11关于小球的重力示意图,下列画法正确的是( )A BC D【分析】物体受重力作用点(重心)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力的
24、方向是竖直向下,在重力的方向画一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受重力,这就是重力的示意图。【解答】解:重心在球心,在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画一带箭头的线段,在箭头附近标上符号 G,ACD 图中方向不是竖直向下,只有 C 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重力方向的理解。重力方向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竖直向下的,学生只要理解了竖直向下这一知识点,就不会选错了。12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瓶盖上刻有纹线 B 磁悬浮列车C 汽车轮上装防滑链自 D 涂镁粉的手【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2019 学年 湖南省 常德市 澧县 第六 中学 年级 期中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60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