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省淮北市人民路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安徽省淮北市人民路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安徽省淮北市人民路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3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19 年安徽省淮北市人民路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满分 45 分,每小题 3 分)1芜湖市繁昌窑被称为中国青白瓷的发源地。在陶瓷器制造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混合 B 成型C 干燥 D 烧结2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 B 取用颗粒状固体C 稀释浓硫酸 D 给液体加热3如图的简易净水器可以用来处理河水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能杀菌消毒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C其中的小卵石、石英砂起到过滤的作用D活性炭能除去水中所有可溶性杂质4下列几组物质,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是( )AHNO 3、Na 2CO3、BaSO 4 BNa 2SO4、KO
2、H、NaClCH 2CO3、Ca(OH) 2、MgO DH 2SO4、Ba(OH) 2、Na 2CO3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B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C水结冰后分子停止运动D水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6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A火的发现和利用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C元素周期律的发现D钢铁的冶炼7某小组的研究报告里使用了如下化学符号,其中错误的是( )A镁离子:Mg 2+ B两个氮原子:2N 2C五氧化二磷:P 2O5 D氯化钾:KCl8花青素(化学式 C15H11O6)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下列关于花青素的说法正确
3、的是( )A花青素是一种氧化物B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87gC花青素中的 C、H、O 元素质量比是 15:11:6D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2.7%9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氧气结束时,先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B点燃甲烷前,要先检验其纯度,而后才能点燃C做 CO 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停止通 CO,后熄灭酒精灯D做气体制备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10有 X、Y、Z 三种金属,将 X、Y、Z 分别加入到相同的稀盐酸溶液中,只有 Y 表面产生气泡;另将 X 加入到 Z 的硝酸盐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由此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Y
4、ZX CYCuZX DYXZ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则原固体中一定含 CO32B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出现白色斑迹,是因为水分蒸发后盐分结晶析出C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根据气体溶解度变化规律,贮存时要阴凉密封D氯化钠在 20时溶解度是 36g,则 20时的 136g 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12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一些燃料和氧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被称为 21 世纪的“绿色”发电站下列物质不适合作这种燃料电池的燃料的是( )A硫磺 B氢气 C甲烷 D一氧化碳13车用乙醇汽油是由乙醇与汽油按 1:9 的比例混
5、合而成,下列有关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大大降低油料价格B有助于减轻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C乙醇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D有助于促进粮食转化,提高农民收入14下图是 A、B 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 1时 A、B 的溶解度相等BB 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将 t2时 A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溶液变稀了D将 t2时 A、B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A 溶液会析出晶体而 B 不会15下列四个坐标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C双氧水分解D向饱和氯化钠
6、溶液中加水稀释二解答题(共 7 小题,满分 32 分)16(4 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A氧气 B氮气 C生石灰 D熟石灰 E明矾 F尿素 G食盐”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1)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 ;(2)用于农作物肥料的物质是 ;(3)常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的是 ;(4)净化水时可作絮凝剂的是 ;(5)雪饼袋中可防腐的气体是 ; (6)可用于做调味品的是 17(4 分)一些粒子的结构都可用示意图 来表示,且 0y8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 X12 时对应的元素为 A,则 A 的元素符号为 (2)当上述示意图表示的粒子均具有稳定的电子层结构时:若某粒子带一个单位
7、正电荷,则该粒子的化学符号为 若某粒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它所对应的元素与碳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中,有还原性的是 若一些粒子对应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为 3,其中某元素能与 A 元素形成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18(6 分)2010 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一)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现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填序号) 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漏斗,玻璃棒,量筒,烧杯,滤纸(2)若想检验某天然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采用的方法是加入
8、 (写字母编号)A食盐水 B肥皂水 C石灰水 D自来水(3)ClO 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 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下:(其中 表示氯原子, 表示钠原子, 表示氧原子)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C广泛使用含磷洗衣粉,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二)水是化学实验中的常用试剂(1)通常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100,随着压强增大,水的沸点会逐渐升高右图是研究水沸点的实验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 A 滴入试管中,打开夹子
9、,试管内的水立刻沸腾则液体 A 和气体 B 的组合可能是 (填序号)序号I 液体 A 水 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 硝酸银溶液气体 B O2 CO SO2 HCl(2)请按要求写出与水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有水参加的化合反应 ;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3)实验室中的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加入水不能鉴别的是 A碳酸钠和碳酸钙,B氢氧化钠和氯化钠C氯化钠和氯化钾,D硝酸钾和硝酸铵19(4 分)二氧化氯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它的新方法,原料之一是 NaCl02,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图:(1)二氧化氯的化学式是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2)从宏观上看甲和乙两种物质在组成上的不同点是 (
10、3)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0(5 分)酸雨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环境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的雨水呈弱 性(填“酸”或“碱”),因为 (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酸雨是指 pH 的雨水(2)有些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 SO2,它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处理,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3)酸雨的危害很大,如土壤酸化、 等,农业上常用 来调节酸性土壤21(4 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图(1)指出装置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 ;b ;c ;d (2)给图中 a 仪器加热时,先 ,再 (3)收集气体时,要等导管口气泡 放出时才收集,原因是 (4)本实验用高锰酸
11、钾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氧气还可有过氧化氢来制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5 分)A,B,C,D,E,F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 A 为黑色固体,D 为难溶于水的蓝色固体,F 为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固体,其余均为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回答问题:(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D ;E 。(2)写出上述关系中 D 转化成 C 的化学方程式: 。三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13 分)23(6 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实验回顾】图 1 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实
12、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 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 7% 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实验改进】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镑的原理设计图 2 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测得实验数据如表实验前 实验后测量项目烧杯中水的体积 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体积/mL 80.0 54.5 126.0【交流表达】(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
13、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Fe(OH) 2,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根据表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高的原因是: ; 。24(7 分)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可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1)用图 1 装置进行实验并绘制曲线图如图 2写出实验 I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根据图 1、图 2 信息可知,该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是: (2)探究温度及催化剂质量的影响请补填实验中的数据实验编号 温度 催化剂 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及浓度实验 50 1g
14、二氧化锰 10g,3%实验 25 2g 二氧化锰 10g,3%实验 10g,3%(3)溶液酸碱性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也有影响,如图 3:分析图 3,可得出的结论是: 资料表明:过氧化钡(BaO 2)与硫酸(H 2SO4)溶液反应可用来制取 H2O2,同时生成一种白色沉淀硫酸钡(BaSO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除去硫酸钡沉淀的实验操作是: ;根据中结论可知,利用上述反应制取 H2O2时,所加硫酸的量应: (填“少量”或“过量”)四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10 分)25(4 分)2012 年 1 月份以来,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备受关注污染河段长达 30 公里,严重威胁
15、着两岸群众的饮水安全经取样测量,每 1000mL 受污染的河水中含氯化镉(CdCl 2)0.138mg(国家标准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镉的含量标准为 Cd0.005mg/L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12),回答下列问题:(1)CdCl 2中镉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2)计算说明该河段水中氯化镉含量是否超标26(6 分)32.5g 锌与密度为 1.30g/cm3硫酸溶液 100mL 恰好完全反应求:可制得氢气多少 g?此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019 年安徽省淮北市人民路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满分 45
16、 分,每小题 3 分)1芜湖市繁昌窑被称为中国青白瓷的发源地。在陶瓷器制造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混合 B 成型C 干燥 D 烧结【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混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成型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干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烧结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
17、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 B 取用颗粒状固体C 稀释浓硫酸 D 给液体加热【分析】A、根据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取用块状固体时,不能直接如图放入,将会砸裂试管底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玻璃棒搅拌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让试管慢慢地竖起来。图中操作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8、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夹试管时从底部往上套,套到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且手拿住试管夹的长柄。试管与桌面呈 45 度角,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如图的简易净水器可以用来处理河水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能杀菌消毒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C其中的小卵石、石英砂起到过滤的作用D活性炭能除去水中所有可溶性杂质【分析】自来水净化过程包括沉降、
19、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等步骤其中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部分可溶性色素和异味的物质,消毒所用物质为漂白粉或氯气等,可以杀死细菌,本题所示装置中只有过滤和活性炭吸附两种净化方法,不能杀菌消毒,也不能把硬水转化为软水【解答】解:A、杀菌消毒所用物质为漂白粉类,此装置中没有,所以 A 不正确。B、把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或蒸馏,而此装置中没有,所以 B 不正确。C、小卵石和石英砂是利用缝隙过滤不溶性杂质,所以 C 正确。D、活性炭只能除去部分可溶性杂质,所以 D 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自来水净化过程中个各步骤的作用,同时对硬水软水进行了考查4下列几组物质,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
20、的是( )AHNO 3、Na 2CO3、BaSO 4 BNa 2SO4、KOH、NaClCH 2CO3、Ca(OH) 2、MgO DH 2SO4、Ba(OH) 2、Na 2CO3【分析】根据酸、碱、盐的定义判断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A、硝酸属于酸,碳酸钠属于盐,硫酸钡属于盐,故 A 错误;B、硫酸钠属于盐,氢氧化钾属于碱,氯化钠属于盐,故 B 错误;C、碳酸属于酸,氢氧化钙属于碱,氧化镁属于氧化物,故 C 错误;D、硫酸属于酸,氢氧化钡属于碱,碳酸钠属于盐,
21、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物质的分类知识是初中化学的教学难点,也是考查的热点之一,透彻理解有关概念,明确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B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C水结冰后分子停止运动D水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分析】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B、根据氯化钠的构成微粒考虑;C、根据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考虑;D、根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变化考虑【解答】解:A、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 A 错;B、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 B 错;C、水结冰后分子仍然在不断运动,只是运动的范围减小,故 C
22、错;D、在化学变化中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在不断运动6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A火的发现和利用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C元素周期律的发现D钢铁的冶炼【分析】根据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的意义,以及火的发现和利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钢铁的冶炼对化学研究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判断【解答】解:A、火的发现和利用,只是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使人类变得更加聪明和强大,所以错误;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
23、近代化学基础,所以正确;C、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化学的研究和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所以错误;D、钢铁的冶炼为人类提供了有力的生产资料,所以错误。故选:B。【点评】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符合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7某小组的研究报告里使用了如下化学符号,其中错误的是( )A镁离子:Mg 2+ B两个氮原子:2N 2C五氧化二磷:P 2O5 D氯化钾:KCl【分析】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如镁离子:Mg 2+;B、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安徽省 淮北市 人民路 中学 中考 化学 模拟 试卷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62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