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写作锦囊03:让人物“活”起来——记叙文的人物刻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记叙文写作锦囊03:让人物“活”起来——记叙文的人物刻画(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让人物“活”起来记叙文的人物刻画同学们,读一读下面这个作文片段,你有什么感觉呢?现在跟婆婆住得很近,有时候没时间烧饭了我们就会去婆婆家吃。我总是很愿意去的,因为总会有很美味很丰盛的大餐。在婆婆家一般呆上半小时左右我们就会走了,临走换鞋子的时候婆婆都会站在旁边叮嘱我好好吃饭,好好学习,不要太辛苦,多吃点东西什么什么的,我一边答应着一边跟外公挥手,然后再跟婆婆说:“放心吧,我知道了。 ” 我知道婆婆理解我的学习压力,她不需要我们呆很长的时间陪着她或是天天去看她,她只要隔一段时间能看看我,看我没有变瘦脸色很好,再叮嘱几句,她就放心了。其实这样挺好,开开心心地吃饭,温温暖暖地离开。生活没有什么十全十美
2、的,哪有事事都称心如意呢?简简单单,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幸福。读到这篇文章的结尾,我们真的很感动,然而回到之前的叙事,我们又总是感觉太匆匆。如果除去文章结尾处煽情的语句,单看前文,我们似乎很难被感染,被打动。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同学们的作文中常见题材好,立意也不错的文章。但因为写人记事概述太多,导致事情概念化,人物脸谱化,缺乏个性和感染力,给人干瘪、单薄、空泛、平庸的印象。题材立意好的作品因为概述太多尚且如此,更不要说题材,立意平平的文章了。怎样才能让记叙文中的人物活起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呢?今天,我们就教大家一点小技巧。在语文老师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写一篇记叙文就好像导演一出剧,一个优秀的导
3、演不是跳到台前向大家推荐演员和情节,而是退到幕后把演出空间让给每一位剧中的角色自己去演,而戏剧的主题不是导演归纳,而是由观众从演员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中去感受,去体悟。幻化到写作中,就是少一些概述总括性的语言,多一些文中人物自己的真实表现。例如,会用“狼吞虎咽”这个词很不错,然而会写记叙文的同学不是把这个词直接在文中写出来,而是通过文中人物自己的表现让读者眼前真真切切地出现人物狼吞虎咽的形象,如:“把一个大肉圆整个儿塞进嘴里” , “鼓起的腮帮” , “嘴角流下的汤汁”以及“牢牢盯住饭盒中下一个肉圆的贪婪眼神”等。这样,我们笔下的人物就充实丰富、就“活”了。因此,为了让人物活起来,我们要学会变
4、概述为描写,让人物活起来。具体可从四方面去做:1.掌握描写的角度。很多同学描写人物的角度单一,只用语言或只有动作,而其实,描写角度包含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要学会综合使用。2.找准典型的细节。就是我们前面说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找准了细节,才能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事,如临其境。典型细节有以下三层含义:(1)最有用的细节。即最能突出文章中心的细节,脱离中心的细节描写,越细致越生动就越会冲淡中心,适得其反。 (2)最有个性的细节。即文中人物身上最与众不同的细节表现,如若所写细节毫无个性,我们笔下的人物定然千人一面,索然无味。 (3)最触动人心的细节。能动人心弦,那么
5、这个细节描写必然极富感染力。下面让我们到学过的课文中去寻找一些范例: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有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后一课 这套绿礼服是韩麦尔先生对即将失去国土的哀悼的敬意,是韩麦尔先生极富个性的爱国热情的体现,突出了小说的主题,震撼人心。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
6、在那里的,请老爷”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故乡曾经的闰土,现在的水生,如今的闰土, “松松爽爽” 、 “ 迟疑了一回” 、 “ 终于就了坐” 、 “请老爷” 、“只是摇头” 、 ”全然不动的皱纹” 、 “ 默默的吸烟”一组组细节对比,活画出那个社会对人性的残害和扭曲,扣主题,动人心,也因为极具特色的表现,让闰土的形象成为经典。说到这里很多同学依旧会困惑,我知道这些细节都很好,但我怎么就看不到细节呢?那是因为我们的目光太粗糙,看人看事的时候总是大而化之,错失了很多精彩的瞬间。这里再教大家一招
7、:3.学会细致分解、延长过程。仍然以课文为例:屠户假意推让了一下,高兴地拿着银子走了。改写自范进中举如果吴敬梓这样粗糙地塑造胡屠户的形象,我们还会记住这个可笑、可鄙、可悲又可怜的人物吗?那么如何细致分解,延长过程呢?我们回到原文:(1)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地。 ”这是刚拿到银子的本能反应。 (2) “把拳头舒过来,道: “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 ”这是胡屠户违心但尚存一些良知的挣扎,做表面文章。 (3) “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口里说道”这是再次获得机会后的牢牢把控。 (4) “又转头来望着女儿,说道”这是转移视线,寻找下台阶,掩饰贪财的本性。 (5)
8、 “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了头,笑眯眯的去了。 ”这是转身离开后的本性暴露。短短几分钟,吴敬梓先生将之分解为五个步骤,人物的精彩表演令人叹服!下面我们做一个小小的训练:结合生活体验,发挥想象,运用上述人物描写方法,扩写下列片段: 跳绳是我的弱项,此时,在操场上苦练跳绳的我早已精疲力竭。在大家的鼓励下,我坚持着,终于,我成功了!思考一下,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做哪些步骤分解?一开始的感觉?后来感觉发生怎样的变化?周围的同学有怎样的反应?你是如何坚持到最后并取得成功的?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描写(仅仅是动作吗?)?哪些细节是有用的,有个性的?想想我们训练跳绳的经历,把镜头放慢些,在脑海中搜索一下与之相关的
9、细节,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眼前能再现出当时的场景了吗?让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扩写片段:“一、二、三、四”急促的呼吸声伴随着脱口而出的数字在炽热的空气中弥散开来,汗水早已浸湿了衣服。我抓着绳子,在空中划过一个又一个优美的弧线,望了望天上的太阳,亮得刺眼。 “太阳啊!希望啊!”我大声喊道。这已是我第八次练习跳绳了,可每次都跳不到标准数字,这一次,一定,一定要跳到!(这是精疲力竭的我的第一步表现)我咬紧牙关,硬撑着。 “一百八十七,一百八十八,一百八十九”不行了,不行了,我感觉整个人像泄了气的皮球,实在弹不起来了,绳子越甩越慢,在空气中有气无力地晃过。 (这是精疲力竭的我的更进一步的咬牙坚持) “加油!
10、还剩二十秒了!”我加快了甩绳的速度,到了,到了,成功了!将绳子向空中甩出,我瘫坐在地上,眯起眼,望着太阳,擦把汗,幸福地笑了。(这是在同学们鼓励之后的我的夺取成功的表现)累与幸福只有一墙之隔,走过了累,才会走向通往幸福的大门 改写文段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加心理描写,分解了步骤,扣住“累”与“幸福”的关系这一主题,关注了上述方法,人物形象更加充实,渐渐“活”了起来。再看一个片段:唐老师右手捏起一块芝麻烧饼,送到嘴边,小心而又狠力地咬下一口,几乎同时,他伸出左手摊开巴掌,在下巴颏下接着。一个烧饼吃完,芝麻也就铺满了一巴掌。他不慌不忙,将左手的五指向掌心一拢,芝麻便拢在一起,然后,忽地往张开的大嘴
11、巴里一拍,便香香地嚼起来。他又搓了搓手掌,左右开弓抹了两把嘴,推起自行车上班去了。生动的细节写活了唐老师。4.巧用技巧,使文章真实可感。1.五种描写角度穿插使用:“!”我厌恶地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我都这么大了他竟然还喊我的小名,我别过头去,满心不悦。爷爷单薄的身躯在风中缓缓移动,头上的帽子似乎要被风吹走。当他艰难地走到我面前时,凌乱的衣衫早已湿透,他伸出干枯、粗糙的手, “拿着伞,我们回家吧。 ” “你怎么才来?家里没有好伞了吗?”雨伞难看的颜色和爷爷的姗姗来迟让我的不满一下爆发出来,“你自己走吧!”我狠狠打掉爷爷递过来的伞,径直离开。 珍 惜2.将交代性语言变为动作、神态描写:我上前一步,轻轻捧起掉落在地的纸盒。 “你想干嘛?那是我的!”稚嫩的声音伴着圆睁的怒目。“我我只是” 我捧着纸盒慢慢走向她,将纸盒递给她却不知如何解释。 “你?”她一脸不相信的神情。 “我”我冲她淡淡一笑,用力加深嘴角那个美丽的弧度,转身离开。 “谢谢” 我停下脚步,回头望去,甜甜的孩童的微笑在风中漾开,我的笑意更浓了。 不要站在原地如果我们聪明地运用以上方法去写好细节,我们笔下的人物一定会充满魅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63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