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粤教版选修语文《唐宋散文选读》:第14课《后赤壁赋》学案(含答案解析)
《2020版粤教版选修语文《唐宋散文选读》:第14课《后赤壁赋》学案(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粤教版选修语文《唐宋散文选读》:第14课《后赤壁赋》学案(含答案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 14 课 后赤壁赋1.通假字(1)以待子不时之须 同“需” ,需要。(2)反而登舟 同“返” ,返回,回到。(3)俛而不答 同“俯” ,低头。2.古今异义(1)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古义:形容声音响亮悠长。今义:形容声音突然停止。(2)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古义:江山的景象。今义:江河和山岭,多用来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3)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古义:绝壁,陡峭的崖岸。今义:岸边。3.一词多义(1)顾Error!(2)危Error!(3)适Error!4.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行歌相答:唱歌。予乃摄衣而上:上山。掠予舟而西也:向西飞。(2)名词作状语横江东来:向东。(3)意动用法顾而乐之:以
2、为乐。5.文言句式(1)草木震动:被动句。(2)以待子不时之须:省略句。(3)步自雪堂:状语后置句(“ 自”是介词)。6.翻译下列句子(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译文:曾几何时,江山的景象已变得不认识了。(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译文:于是我们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中心,听任它停在哪里就在哪里休息。一、结构图解二、中心主旨这篇赋是苏轼在三个月后再游赤壁所作。前赋着重写水,后赋着重写山;前赋着重写秋景,后赋着重写冬景。在境界上,前赋安谧幽静,在消极中又有一种开阔旷达的胸怀。后赋惊险恐怖、迷离恍惚,特别是通过道士化鹤的幻觉给文章笼罩上了一层缥缈的气氛,反映出作者消极处世的人
3、生态度。1.在复游赤壁之前,诗人写了“夜游黄泥坂”这样一件轻松而富有生活情趣的事情,这件事写得颇有波澜。请找出文中显示情节变化波澜的动词。答:_答案 顾乐叹谋游。2.如何理解道士化鹤这一情节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答:_答案 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理解上的难点,正如金圣叹所说:“前赋是特地发明胸中一段真实了悟,后赋是承上文从现身现境,一一指示此一段真实了悟” “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 ”要读懂此段,应对前后二赋进行一个比较,深入地把握苏轼“外儒内道”的思想境界。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
4、士,皆一梦也。 ”那夜半飞鸣而过的孤鹤,那梦中神情翩然的道士,一为方外之禽,一为方外之人,孰真孰幻?鹤化道士抑或鹤本道士所化?如庄周梦蝶,一片迷离恍惚。见鹤本为生活真实,在为杨道士书帖中,苏轼曾追忆此事:“十月十五日与杨道士泛舟赤壁,饮醉。夜半,有一鹤自西南来,掠余舟而西,不知其为何祥也?”而见道士则在梦幻之中,未必是真,亦未必非真,由实生虚,虚虚实实,营造出一种恍惚奇幻的气氛,含蓄地传达出他企望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隐秘心态。与前赋“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脉相承的。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行歌:即“歌行” ,一种诗体B.曾日月之几何 几何:
5、多少C.予乃摄衣而上 摄衣:提起下衣D.攀栖鹘之危巢 危巢:危险的鸟巢答案 B解析 A 项边走边唱。C 项提起衣襟。D 项筑在高处的鸟巢。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答案 C解析 A 项结构助词,的。B 项跟随。C 项可是/ 回头看。 D 项恰好。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掠予舟而西也 侣鱼虾而友麋鹿 羽衣翩跹A.和相同,和不同B.和不同,和相同C.和相同,和不同D.和不同,和相同答案 C解析 均为方位名词作动词, “攻下” 、 “向西飞” 。“侣” 、
6、 “友”为意动用法, “以为侣”、 “以为友” 。“羽衣”为名词作状语, “穿着羽衣” 。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47 题。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
7、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岁十月之望 望:农历每月初一B.今者薄暮 薄:迫近C.披蒙茸 披:拨开D.攀栖鹘之危巢 危:高答案 A解析 望:农历每月
8、十五日。5.对下列带“然”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划然长啸 划然:忽然B.予亦悄然而悲 悄然:忧愁的样子C.肃然而恐 肃然:严肃,严正D.戛然长鸣 戛然:形象声音响亮悠长答案 A解析 划然:刀突然破物的声音。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答案 D解析 D 项两个“而”字都是连词,连接状语与中心词。A 项的/代词,他,指道士。B 项“如何”,对怎么办/像。C 项回头看/只不过。7.对前赤壁赋 、 后赤壁赋的比较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赤壁还是那个赤壁,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境界。B.前赤壁赋
9、字字秋色, 后赤壁赋句句冬景,两赋因季节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观。C.后赤壁赋登山情景可惊可怖,与 前赤壁赋风月水光的安谧幽静形成鲜明的对照。D.前赤壁赋是作者以主客对答的形式发表的一篇议论;后赤壁赋则用道士化鹤的故事抒发超脱的情怀。写的都是舟中发生的实事。答案 D解析 后赤壁赋所写并非实事,而是虚幻之境。文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2 题。墨竹赋(宋) 苏辙与可 以墨为竹,视之良竹也。客见而惊焉,曰:“今夫受命于天,赋形于地。涵濡雨露,振荡风气。春而萌芽,夏而解驰。散柯布叶,逮冬而遂。性刚洁而疏直,姿婵娟以闲媚。涉寒暑之徂变,傲冰雪之凌厉。均一气于草木,嗟壤同而性异。信物生之自然,虽造
10、化其能使?今子研青松之煤,运脱兔之毫。睥睨墙堵,振洒缯绡。须臾而成,郁乎萧骚 。曲直横斜,秾纤庳 高,窃造物之潜思,赋生意于崇朝。子岂诚有道者邪?”与可听然而笑曰:“夫予之所好者道也,放乎竹矣。始予隐乎崇山之阳,庐乎修竹之林。视听漠然无概乎予心朝与竹乎为游莫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观竹之变也多矣。若夫风止雨霁,山空日出。猗猗 其长,森乎满谷。叶如翠羽,筠如苍玉。澹乎自持,凄兮欲滴。蝉鸣鸟噪,人响寂历。忽依风而长啸,眇掩冉 以终日。笋含箨 而将坠,根得土而横逸。绝涧谷而蔓延,散子孙乎千亿。 ”“至若丛薄之馀,斤斧所施。山石荦埆 ,荆棘生之。蹇将抽而莫达,纷既折而犹持。气虽伤而益壮,身已病而
11、增奇。凄风号怒乎隙穴,飞雪凝冱 乎陂池;悲众木之无赖,虽百围而莫支。犹复苍然于既寒之后,凛乎无可怜之姿;追松柏以自偶,窃仁人之所为,此则竹之所以为竹也。始也余见而悦之,今也悦之而不自知也。忽乎忘笔之在手,与纸之在前,勃然而兴,而修竹森然。虽天造之无朕 ,亦何以异于兹焉?”客曰:“盖予闻之,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万物一理也,其所从为之者异尔。况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与可曰:“唯唯!”(有删改 )注 与可:文与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萧骚:风吹动树木的声音。庳(bi) :低。猗猗(y y):美盛的样子。掩冉:草丛被风吹拂的样子。箨(tu)
12、:笋皮。荦埆(lu qu):山石大而多的样子。冱(h):寒冷凝结。朕:征兆、形迹。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物生之自然 信:诚然,确实B.庐乎修竹之林 庐:搭建茅庐C.绝涧谷而蔓延 绝:横穿D.蹇将抽而莫达 达:达到答案 D解析 达:幼苗出土。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Error!B.Error!C.Error!D.Error!答案 B解析 B 项两个“以”均为介词,意为 “用、拿” 。A 项连词,表转折关系/连词,表承接关系。C项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 ”/介词,可译为“比” 。 D 项代词/助词,用在时间词后面,没有实在的
13、意义。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竹赋是以对话体结构全篇的一篇赋作。赋中借客之口赞美竹子,将竹子的禀赋与道德人格结合起来写,既表现了竹子的特性,又展示了个人的胸襟。B.与可指出画竹必须心随竹转,情与竹游,发掘竹的深层次的美韵。这段文字既是展示竹的神韵的美,也是表现画家胸襟的美,同时又是表现艺术构思的过程,情、理、物象结合得天衣无缝。C.爱竹的与可留心观察竹子的变化,熟悉竹子的各种姿态,将求道之心、好道之心全放置于竹子。D.文末借客人之口,用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这两个典故,把题旨升华到了“万物一理”这个社会生活根本原则上。答案 C解析 “全放置于”错,应该是“不
14、仅仅放置于竹子” 。1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视 听 漠 然 无 概 乎 予 心 朝 与 竹 乎 为 游 莫 与 竹 乎 为 朋 饮 食 乎 竹 间 偃 息 乎 竹 阴 观 竹 之 变 也 多 矣答案 视听漠然/无概乎予心/朝与竹乎为游/ 莫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 偃息乎竹阴/观竹之变也多矣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若夫风止雨霁,山空日出。译文:每当风住、雨停的时候,太阳出来,山色空明。(2)虽天造之无朕,亦何以异于兹焉?译文:即使上天创造竹子的时候没有痕迹,可是这与我画墨竹又有什么不同呢?参考译文文与可擅长画墨竹,画出的竹子看起来和真的一样。客人见到他画的竹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版粤教版 选修 语文 唐宋 散文 选读 14 课后 赤壁赋 学案含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65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