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系列一)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系列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系列一)(1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课题名称 烛之武退秦师三维目标 1、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下列十五个词语: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若、夫、微、之。归纳若、夫、微、之四个词语的义项,积累文言词语知识,培养阅读能力。2弄清楚课文所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4赏析作者刻画和表现烛之武思想性格的艺术手法。重点目标 目标 1 难点目标 目标 2导入示标 目标三导 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 假如有人在办喜事,你只知道在那里张灯结彩,人们忙忙碌碌,而有一幅对联的横批是“秦晋之好” 。你能判断是办什么喜事么? 二 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鲁僖公三十年)
2、。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 632 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 632 年 5 月, “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 。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 632 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
3、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三、学做思一:熟读课文1、默读课文,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n)南 佚(y)之狐 夜缒(zhu )而出 逢(png) 孙 亡郑以陪(be )邻 共(gng)其乏困 阙(ju) 秦 秦伯说(yu) 2、听录音,注意准节奏。 3、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要连贯。 四、学法指津 学习这篇课文,可用五个字来概括,这就是:读、解、辨、理、诵。 读:朗读课文,这是最基本的一步。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可多读几遍,把文章读流畅,并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
4、了解。 解:理解词语,可与读同步进行。要认真查看课文注释,必要时还应翻阅有关字(词)典,以准确把握有关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辨:分辨词义。要利用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具体语境,认真分析比较,对文中的一些多义词作义项归纳。 理:梳理课文。根据本文主要人物和事件,依据文章顺序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2主要人物(烛之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 3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 4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退兵呢? 5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呢?赏:欣赏特色。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处就是描写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师的那段话,为此,可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这说明
5、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达到了什么水平? 点拨: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 这段说辞,只有 125 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
6、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这说明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诵:朗诵全文。朗诵既是学习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之一。通过背诵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包括字词句和内容特点等) ,同时也可增强文言文语感和积累文言文素材,为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础。要注意,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诵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五、课文研读 (一)第一段。1、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7、且贰于楚也。( ) 秦军汜( )南(2)解释下面加点词。 以其无礼于晋因为。 ( ) ( )且贰于楚也( ) 晋军函陵( )(3)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什么句式? 答: 2、课文分析。这一段写秦、晋围郑。共有五个分句,语言简练,从情节发展上看,从两个方面为下文作了铺垫。这两方面的情况是:这次围郑,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没有多大利害关系,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两国军队没有驻扎在一起,也就为烛之武的说服分化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课时 一、学做思一:课文研读第二、三、四段。(一)第二段。1、 基础知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2)解释下面加点词。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
8、是哉(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若毒之乎(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 ( ) ( )(3)翻译下面句子。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2、课文分析。这段写烛之武同意“见秦君”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 ” 请说明这一段如何写得波澜起伏,曲折生动的。 (字数不超过 150 个字)秦晋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说服秦军,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推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感动了烛之武,他终于以国家利益为重,答应“见秦军” 。(二)第三段。1、基础知识。(1)给
9、下面加点字注音。 夜缒而出(zhu)(2)解释下面加点词。夫晋,何厌之有( )遂子孙荷担者三夫(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朝济而夕设版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 )(3)说明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特点。越国以鄙远。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2、课文分析。(1)烛之武为什么一见到秦伯就说“郑既知亡矣”?烛之武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办法。一开始,烛之武使秦伯认为烛之武完全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这就引起秦伯对烛之武的好感,愿意听烛之武把话说完,这就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2)烛之武说服秦退兵最
10、重要的理由是什么?请予以概括。 (不超过 20 个字)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3)除上述理由之外,烛之武说服秦退兵的理由还有什么?请予以归纳。保全郑国有利于秦,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晋国曾对秦国忘恩负义,过河拆桥。(四)第四段。、基础知识。(1)解释下面加点词。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以乱易整,不武。 (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 ) ( )吾其还也( )2、课文分析。晋文公为什么不愿进攻秦军?晋文公是一个讲恩情、讲仁义、讲智谋的人。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 第二 单元 武退秦师 教案 系列
文档标签
- 高中语文
- 武退秦师
- 烛之武退秦师-高中语文必修一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系列四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课件系列二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系列一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系列二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系列五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课件系列五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课件系列四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全集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课件系列一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课件系列三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系列三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6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