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系列二)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系列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系列二)(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搜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2、教学难点: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是奥斯维辛。2、关于奥斯维辛:请看网页上的介绍请
2、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看到这些画面的感受(预设:可怕,惨绝人寰,恐怖等等)刚才是图片给我们带大的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沉重的步伐走进布热金卡,用我们富有良知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血腥的历史,看看这篇文章是否也能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3、写作背景: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二、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感受新闻内容,并思考,作者将主要的笔墨放在哪里?预设:参考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过与感受参观了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2、请找出本
3、文中的导语、主体、结语,并以此为依据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导语(1-3 段)主体(4-1 段)结语(第 16 段)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的新闻报道很多,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成了新闻史上的名作,这是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文本的学习。明确:“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为什么又要写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 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三、细部揣摩:1、
4、文章开头写奥斯维辛集中营所在地“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结尾又这样写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的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明确:在内容上,以集中营周围明快的景物、欢乐的小孩反衬集中营当年的暗无天日、惨绝人寰。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遇难者的怀念:假如他们能活到今天,就能享受现在的一切。现在却物是人亡,悲上加悲;在结构上,使文章更加完整,同时也照应了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没有新闻,乃是愤激之言。首尾写平静的景物,暗示着作者内心汹涌澎湃。2、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照应首段,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 第四 单元 10 新闻 奥斯维辛 没有 什么 教案 系列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6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