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教学】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4.4民俗与旅游》教案
《【精准教学】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4.4民俗与旅游》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教学】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上《4.4民俗与旅游》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4.4 民俗与旅游一、教学目标1.理解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与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的关系。2.理解旅游资源与文化的关系。3.理解文化遗产的保护。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与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环境的关系。三、课时安排3 课时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我想到了一句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地形、气候复杂多样,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们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灿烂文化,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民俗) (旅游)讲授新课1.民俗的概念(1)民:全民(2)俗:简单说,俗就是知识和学问。是以口头、物质、风俗或行为等非正式和非官方的形式创造和传
2、播的文化现象。(3)民俗: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2.民俗的分类按内容划分为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1)经济民俗: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中所形成的民俗。包括:生产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等。(2)社会民俗: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关涉的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包括:家庭乡里民俗、人际交往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等。3.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包括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两个部分。两者由于接待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其性质和作用是基本一致的。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通过旅游使人们
3、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尽管当前面临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但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没有发生逆转,我国旅游业发展仍属于上升期。基于以上分析,中国旅游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呈现一系列鲜明的特征:市场持续增长、对外开放加快、多元化发展、相关设施需求明显增长、旅游效益显现。4.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准 教学 粤教版 地理 年级 4.4 民俗 旅游 教案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66586.html